汉娜受审时,坐在被告席上的一众女看守各露出日常的倦怠神态,紧张而不耐烦;她们又有各种小动作,其中一个在织毛衣。原著小说里没有这个细节(其实我觉得此处导演/编剧的改编有点太露骨),这里是在用法国大革命的典,当时断头台是观景地,当台上行刑时,台下的妇女边聊闲话边打毛衣,愉快地大饱眼福,看他人的死。

电影中的法庭正如断头台,是处死的仪式的展开地。现代社会不喜欢直接的血淋淋,把断头台改造成了“文明仪式”,不再给大众观看(中国正在推广注射死刑,官方文件特有意思,说这是“更文明化的死刑”),法官/织毛衣的妇女/汉娜/列席者构成了很有趣的格局,法官自视无罪而质问和审判直接经手屠杀的妇女们,而曾看着集中营中的妇女集体死亡的其他女看守,现在又将汉娜推向死亡。所以正如战争是暴力,审判也是暴力。战后,对德国战争责任的清算,又沦为一场新的恐怖。

有意思的也是,有知识的审判无知的,识字的陷害不识的。一方面,这个格局很露骨地把现代社会的病症当成了知识的失败,人类的“发现之旅”成全了大战,屠杀和原子弹。另一方面,这就把所谓的现代性的病症复杂化了--现代社会中照旧有权力关系,即使大家都遭罪人人都有罪,也还是有人大块喝酒吃肉有人老挨欺负。虽然屠杀是全人类的罪,现代的恶是整体的恶,没人能置身事外,但是片子的审判格局让野蛮的汉娜比识字的看守们更高贵质朴;这样,片子又有一丁点儿卢梭气了。织毛衣的妇女、法庭的格局,这些细节都处理的太直,生怕观者不明白似的。这让电影有点太刻意了,代数般精确几何般完美,反而不容易让看的人engage进去。

这部戏的背景,不是大屠杀,而是对大屠杀的清算;它要求着对德国二战后一代所背负的罪感的再理解。像前面说的,屠杀是全人类的罪,现代病是人类的共同灾难。在战后,活着的的人便是有罪的--迈克尔的同学无法容忍自己的父亲曾为党卫军服务,可是这审判父亲的儿子又如何容忍自己活着的事实?集中营里的犹太母女因为偶然而活下来,母亲在法庭上回答自己和女儿如何偶然得生,其实她获救的同时也就有了罪,因为她的同胞都死了。也因此,片子临近末尾,女儿收下汉娜的储钱罐,这不是女子对汉娜的宽恕,而更像是她终将战争暴力看成屠杀者与被杀者的共同灾难,在那个意义上,大家都成了同路人,也有了相互理解的可能--虽然如此,导演不意图道德相对化,解除屠杀者的责任,因此,才让套着象牙色开衫的她在会面的末尾,精灵般穿过会客室走进一团阳光。

在片头,迈克尔甫出场,就在年青的法学院学生们面前被介绍为“为穷人辩护”的律师,他自谦“当然我不是只干这个。”是电影把他改成了功成名就的律师。原著里,迈克尔放弃了做法官或律师的唾手富贵,自我放逐进了史料堆,成了第三帝国法学史的学者。电影里,为穷人辩护,像是他主业之外的赎罪性玩票;电影的改编是让他去帮助那些现代社会里照旧挨欺负的人,赎大屠杀的罪,也赎财富的罪;这样迈克尔也就每天都在进行自我审判。换句话说,小说里,没人能解救现代世界的麻烦,迈克尔选择的其实是自我弃绝,只有弃绝中的《奥德赛》阅读才可能伴随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现;而他的职业根本是怀疑主义,要求对历史不断作再解释(为免得读者误会他是现代学术工业中的合格螺丝钉,以至于瓦解他的怀疑主义,作者特意说明他做学者也并不成功,是个没风头可出的人)。可是电影让他的职业变成了赎罪的展演。

片尾更被一片低调的光明所笼罩:迈克尔带女儿离开城市到故地——瞧,奥德赛就得自离家开始——在汉娜的墓前开始对女儿讲述:“现在,我要给你讲一个叫汉娜施密茨的人的故事”。这真是个不佳的尾巴:电影的野心太大了,摧毁了原著设的人类自我认识自我解救的限度,也不再把“认识你自己”当成危险的事--原著中人对自我和现代性达成有限度认识的态度(这认识还得是伴着不断的怀疑的),被电影给更改成了迈克尔在自我发现之后,向女儿传递自我的发现;换句话说,对“发现你自己”的信仰,本来是现代性的病根儿,却被电影偷换成了现代性病症的最终解药。小说里的没可能,被电影改编成了有可能;片尾的迈克尔根本是个现代人的范本。我更偏爱原著的怀疑主义态度, Stephen Daldry教人失望,他也成了好莱坞人。幸亏对汉娜自缢的处理,是让她踩着书的。

在片子的朗诵与阅读中,与《奥德赛》几乎同样重要的文本,是使汉娜下决心开始学识字的契诃夫小说《带小狗的女人》。这细节也是电影的原创,汉娜对《女人》的选择将她和迈克尔十数年前那段含糊不清的关系最终定义成了爱情:她被这故事打动了--契诃夫的故事是个短暂交合一不留神变成了真心实意的故事:男主角离开雅尔塔回到莫斯科,以为自己和安娜的艳情即告结束,可他却发现自己其实念念不忘,直到“他们觉得他们的遇合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因为爱情而学会阅读,这几乎是“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只知道爱情!”

电影有段被裁了的镜头(或者没被裁?记不清),是迈克尔在汉娜死后去她的囚房,看到墙上贴着登着自己大学毕业照的剪报。收藏这报纸显然是汉娜离开迈克尔之后,迈克尔为汉娜朗读之前的事——分开后,她没忘记过他。契诃夫的故事像汉娜的自况,当然电影布置汉娜从这部书读起,又是在回应“自我发现”的主题:真正的自我发现,不可能来自于理论,只能来自于体验。换句话说,现代人生活于现代之中,因此现代人有可能对现代的困境以及自身达成有限度的认识,可这种自我认识必须由体验引领,而不可由意志引领。否则,引出现代病的自由意志也就会再次成了幻想中现代困境的出路。也只有由体验引领,自我认识的过程本身在本质上才会也是种体验,因其无法复制也无法化约而不会再堕入现代的沼泽。

正如迈克尔的自我发现从性经验开始,又在对汉娜的离去和对汉娜的罪的体验中不断深入,汉娜的自我发现也从她回顾她的爱情经验开始。一部讲爱的故事让她真正下了学识字的决心,而从这开始,她读了书架上其他的书,包括另一个叫汉娜的女人写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
虽然去年看过原著小说,电影中用来当道具的文本也看过一部分,可是片子太精巧了,我看过以后好像没话可说。这篇评论是看了http://www.douban.com/review/2075323/,图宾根木匠的评论,想到的一些回应。那篇影评用《现代性与大屠杀》解读这个片子。

朗读者The Reader(2008)

又名:为爱朗读(台) / 读爱(港) / 生死朗读

上映日期:2008-12-10(纽约首映) / 2009-01-30(美国) / 2009-02-26(德国)片长:124分钟

主演:凯特·温丝莱特 大卫·克劳斯 拉尔夫·费因斯 詹妮特·海因 苏珊娜·洛塔尔 Alissa Wilms 弗罗里安·巴西奥罗麦 弗里德里克·贝希特 马蒂亚斯·哈比希 Frieder Venus Marie-Anne Fliegel Hendrik Arnst Rainer Sellien 托尔斯滕·米凯利斯 Moritz Grove 

导演:史蒂芬·戴德利 / 编剧:戴维·黑尔 David Hare/本哈德·施林克 Bernhard Schlink

朗读者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