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本片有点像德国版的《色.戒》(Lust, Caution):纠结的情欲,肃杀的时势,一起带来感情与道德上的双重冲击。但不同于《色.戒》,《生死朗读》(The Reader)中“历史”不再是朦胧的背影,而是直接逼近观众,近得迫使每个人扪心自问;相反,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则相对隐晦而绵长,长得令人无法定性。然而,这一切又完美地交融在一起,令人对历史与人性都有了新的认识。
【一】  
 单看影片的开场,根本无法预知影片的核心情节。和一切干脆利落的文学作品一样,影片一开始就让观众投入到一个电影的“存在”中去。一般而言,这种“存在”在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交代任何来历的,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才会发现它是如何融入整体剧情的。这样的设定,既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故事上来,又保持了足够的神秘性或者说悬疑因素——俺的感觉——有这样开场的电影,一般都差不到哪去。   

果然,影片接下来的情节线索,好几次挑战观众的心理预期,并进而挑战观众的道德底线与人性思考,主题“纠结”的程度,足以名列2008好莱坞电影之冠。  
 首先,就男女主角的情欲关系而言,基本上已经触及了好莱坞可以触及题材的极限。因为影片不仅是像《西西里美丽传说》那样以青少年的生理冲动为题材,而是真实直观地以镜头表现这种情欲。说白了,影片中的性爱镜头,虽然没有《色.戒》那么集中而持久,单就暴露程度而言,已足以令影院里保守的美国欧巴桑们不忍卒“睹”了。  
 对于情爱镜头的处理,影片采取的也是欧洲同行们惯用的自然主义风格,没有特别去渲染任何情绪或者气氛,更没有刻意风格化。这种力求还原当时情境下“真实”状况的手法,与影片的开场一样,演绎了以“真实的手法”展现故事的非凡魅力。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真实的手法”,并非指镜头和画面效果看起来像纪录片。如果是那样表现的话,那片中的情欲场面就会近同于毛片的感觉了,事实并非如此。影片情欲镜头所关注的,依然是“情节”,只是它非常隐忍地不透露有关情节的任何信息,只是纯粹展现当时的状态,所有的联想,包括对于剧情发展的猜测,以及对于角色行为的解释,都由观众自己去完成。  
 由于角色行为的突然变动,影片前三分之一关于主角们感情关系的处理,显得悬而未决、没有任何结论——这正是影片的高明之处。一方面,它并非真的什么都没说。至少,观众应当很明白:少年男主角是非常“迷恋”女主角的。但是,这种“迷恋”是否称得上“爱”、而女主角对少年的感情又是怎样的,电影到这里为止都没有给出任何结论性的信息,聪明的观众可以做出自己的猜测,但千万不要期待结果一定会如你所愿。
【二】  
 在一段似乎“无因也无果”的畸形感情关系描绘之后,影片“笔锋”一转,已经是好几年之后了。这时男主角已经成了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少年情事是否在他心里留下痕迹?编导在这个时候一如既往地没有给出明示。从他与女同学眉来眼去的劲头来看,“过去”似乎真的是成为“过眼云烟”了。  
 然而,聪明的观众知道女主角会回来的,但以什么样的方式再入故事,恐怕是多数没看过剧情介绍的人没想到的,至少本人就比较意外。由于对战后德国历史的不熟悉,我根本就没想到在人家那里也有我们熟悉的“清算”问题,而且是在二战结束已久的上世纪六十年代。  
 既然要“清算”,很可能大多数人最先想到、同时也最感兴趣的,是如何看待德国普通民众在纳粹掌权期间的行为。有关二战期间德国民众作为一个集体对犹太人的迫害,要不要追究、怎么追究?无论是在法理学术界,还是在大众舆论层面,这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原著和电影都深知泛泛讨论这个问题的麻烦,所以并没有拘泥于去揭露对与错的问题,而是将视角集中在个体身上,去真实地表现个体的想法;通过对不同个体不同想法、以及在想法支配下不同行为的反映,观众能得到一个比给出简单对错答案更为复杂、同时也更有意义的思考机会。
  具体而言,影片只是通过细节去展示女主角是个怎样的人,并通过她与当年同事的不同表现,来加强观众对她个人的印象。与前一部分她与男主角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关系一样,编导在这一幕当中,也是极力隐忍镜头的“结论性”:影片通过法庭对答的一些细节,其实是非常明确的突出了女主角的个性与隐含的行为动机。但是,这种表述的明确性,并不能让观众轻易对女主角做出同样明确的评价,反而有一种“真实到无法评说”的意味。个人以为,这种意味是本片最宝贵之处。   以往虽然也有不少影片,貌似“将判断权留给了观众”,其实大多还是暗示了可判断方向的,《生死朗读》则杜绝了“过分读解”的可能。表面上看来,可能有些“添堵”,因为似乎没有那种“释然”的感觉。但从把握历史与现实的“真实”而言,这才是最高明的做法。因为世事与人性之复杂,往往是超出人想象的。太复杂了,就难以完整地表现。所以,艺术作品往往都是抽取了“真实”的一部分、通过“善恶”对比、来提升为一种所谓“来自生活、高于生活”的“美感”。这种高妙的“美”欣赏多了之后,我们反而有一种低级渴求:“非艺术化”的生活本身是什么样子呢?其实,“真实”本身就是一种“美”。对于本片的题材与内容而言,还原这种“真”,还比那种“提炼式”的美更有艺术感觉。
【三】   
影片第三幕也许最符合大众观赏心理的,可能主要是因为这段内容在感情基调相对前两幕温和一些,男女主角此时的互动,也更容易让多愁善感人士觉得是在进行真正的心灵交流。
  然而,以个人的看法而论,这第三幕不仅依然秉承了前两幕“不动声色”的叙事特色,甚至还将这种特色推演到近乎“无动于衷”的极端。那些总喜欢借看文艺片来唏嘘几下感想的小资们,面对这样的风格可能会彻底失语。这倒不是说这后三分之一的故事不够唏嘘;其实,这里所能激发的感想,比前面内容更丰富。但是,通过控制情节表现的尺度,导演也就控制了观众能够多愁善感的范围。最关键的,片中人物的结局,还是不能让人有“释然”的放松,反而有种郁结于心的感觉。
  这主要是因为片中人物的命运,有别于一般文艺电影的“终结”套路。对于喜欢把“救赎”挂在嘴上的西方文化而言,那几乎是他们文艺作品的最终目标,因为人人都有“原罪”,所以最后如果没有“救赎”,那就是无法得到解脱,不说可怕吧,至少是件很郁闷的事。而对于熟悉这种文艺调调的影迷而言呢,“救赎”的结局就成为了一种心理定势,看不到的话也会觉得不爽。
  可是,理性思考一下的话,就会觉得这种“救赎”情结固然有心理共性,却缺乏现实基础。或者说,也许因为现实中“救赎”很难实现,所以文艺作品才极力营造让人在现实之外得到解脱。而过于雷同的“解脱”,且不说欺骗大众,至少会令人失去直面真实的勇气。《生死朗读》恰恰就有这种勇气:能说汉娜(Hanna Schmitz)最后是“赎罪”了么?能说迈克(Michael Berg)忘却自己的背叛了么?能说犹太女作家原谅过去的罪行了么?恐怕都不能。
  影片的力量,正在于这种“说不准”的状态。因为唯有营造出这种状态,才可以真正激发各种不同的思考,而不是大家都热泪盈眶地找到同质的安慰。认清了这点之后,就会觉得那种俗套的救赎结局其实是很不必要的;直面真实虽然不那么舒服,但会有另一种“通透”。
【四】   
以表演而论,本片堪称绝佳的“角色性格分析”教材。汉娜这个角色,可以说是近年来罕见的接近生活中最复杂、最微妙的真实人性,简直无法归入任何商业或文艺片人物套路。编导似乎始终没有将这个角色完全剖析给观众,总给人一种很难概括的感觉。可另一方面,观众又会觉得这个角色很有吸引力,对她很有感觉,仿佛很早就熟悉了、而且一直在期盼看到的样子。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个角色的表现,有着很真实的微妙特质,就如同现实中的你我一样,有时候自己都无法认清自己。
  个人觉得温丝莱特(Kate Winslet)在本片中的演出好过《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这里固然有编导角色设定及调教的功劳,温丝莱特的本人的悟性也不可忽视。她在本片中的表演,不仅仅是“洗尽铅华”那么简单。她的演绎没有那种为了表现朴素自然而带有的刻意性,她所带来的角色的魅力,让人觉得不是来自她的“表演”,而是因为角色本身是很典型的“真实”。这种“真实”无意去拷贝与现实之间的“形似”,而是从精神内涵上把握现实的神韵。所以,这种表演的魅力本身,也是很复杂而微妙的,难以尽表;这就好比如果我们当生活中的自己是个演员、会无法回答“自己演得怎样”的问题一样。作为一个银幕形象,能达到这样的层次,真是一种无法言说的高妙了。
  相对于汉娜这个形象的典型性,“迈克”这个角色就比较落入一般文艺片的窠臼了。无论是演青少年迈克的克洛斯(David Cross),还是出演中年版迈克的费恩斯(Ralph Fiennes),不能说演得不好,但还在人们可以预期的所谓“优秀”、甚至“灵气”范围之内,没有惊喜可言。

【五】  
 电影以“朗读”贯穿全片,除了点出汉娜这个角色的一个秘密、而这个秘密又决定她一生的命运之外,“朗读”在影片中,还有契合电影意境的作用。
  像片中表现的那种“朗读”,还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阅读”,后者暗含学习、思考之意,而前者是相当于“伴有零星思考的复述”——在不间断出声朗读的时候,是无法思考得很仔细而缜密的,但朗读的内容,却是和书本完全一致的。真实生活中的人与事,也是这样子的;我们在经历的时候,根本无法像文艺片常描绘的那样有“深入思考”的时机,很多东西都是不经意之间意会到、却无法明说的一种感觉。《生死朗读》这部电影,至少在汉娜这个角色上,就还原出了这种真实的微妙性。
  影片中多次提到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带小狗的女人》,就是凭着一个看似从真实生活中简单截取的一段无头无尾的故事,然后让读者去品味这种真实的韵味,同时也享受自己品味的乐趣。《生死朗读》在其风格与手法中所体现的,也是这种“无法评说”的价值。
部分见《看电影》

原文地址:http://i.mtime.com/hongxiutianfan/blog/1685639/

朗读者The Reader(2008)

又名:为爱朗读(台) / 读爱(港) / 生死朗读

上映日期:2008-12-10(纽约首映) / 2009-01-30(美国) / 2009-02-26(德国)片长:124分钟

主演:凯特·温丝莱特 大卫·克劳斯 拉尔夫·费因斯 詹妮特·海因 苏珊娜·洛塔尔 Alissa Wilms 弗罗里安·巴西奥罗麦 弗里德里克·贝希特 马蒂亚斯·哈比希 Frieder Venus Marie-Anne Fliegel Hendrik Arnst Rainer Sellien 托尔斯滕·米凯利斯 Moritz Grove 

导演:史蒂芬·戴德利 / 编剧:戴维·黑尔 David Hare/本哈德·施林克 Bernhard Schlink

朗读者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