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中的个人悲剧通常都是时代悲剧的缩影,而爱情恐怕是史上描写最多的题材。本片的切入点即是MICHAEL与HANNA的爱情故事,而对汉娜的“审判”无疑是两人感情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片子也因此分为三段:审判前,审判中,审判后。
*****************************************************
审判前:
他对她几乎一无所知,只是以一片少年人的热切与赤诚,“一厢情愿”地爱着她。她叫他朗读,她说爱听他朗读,他便读得比她听得还畅快。那样为之乐而乐的爱情,至纯至真!
15岁少年最最真挚的初次爱,完整、忘我地全情投入,不惜与家庭、同学“划清界线”,一腔热血只为卿————i can't live without u!!!然后一切都好理解了:无论是卖了集邮册与她去旅行,或是在旅行中为了餐厅老板娘的误解而勇敢又淘气地当众吻她,或是看到她在乡村教堂里的哭泣而感动喜悦;或是每次吵架,都会强忍委屈眼泪,乖乖回来承认错误————任由她掌控、摆弄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世界。
汉娜的离开,着实是一记沉重的打击。夏天已经过去,他在空无一人的河边逗留,把衣服一件一件脱掉,仔细折叠好,跳进水中。。。也许是冰冷的河水让他清醒了(小说中说他曾在河边看到汉娜的幻象),自杀并没有进行下去。

(西方文化一向热衷于描写这种俄狄浦斯式的老少配,从名著《红与黑》到现代脍炙人口的经典电影《毕业生》《教室别恋》《蓝丝绒》【进入成熟女性的身体,象征着进入错综复杂光怪陆离责任重重甚至危机四伏的成人世界。宛若一次提前来临且终生难忘的成人礼,从此,与天真作别】)

******************************************************
审判中:他又一次看到自己少年时候不辞而别的狠心恋人,她老了!也许他曾设想过无数次他们的重逢,然而却怎么也想不到会是在这样的情境———无法回避的真相有2个,汉娜是个纳粹战犯,汉娜是个文盲。哪一个更难以接受???

前一个是道德立场,他感到愤怒。后一个是情感立场,他感到不被信任。他感到自己受到了双重的欺骗与背叛。

汉娜对每一样“罪行”供认不讳,且增添了很多不利于自身的细节,以至于同犯的5名看守恼羞成怒,一致把罪名往她身上推————齐声诬陷是她写的报告,而她根本不识字!

文盲是她最大的心病,为了保守这个秘密,她长期离群索居,放弃感情生活,放弃职业前景,现在又要面临被诬陷的命运。虽然可能也是因为文盲且独居,她与外界舆论隔绝,并不知道战后的宣传趋势,才“勇敢”地承认了自己过去的作为,并认为那是理所当然地尽忠职守。
为了继续保守自己最大的秘密,为了保卫自己做人的尊严,汉娜选择了承担本不属于自己的罪责———这才是作为“个人”的汉娜最大的悲剧,与她是不是纳粹看守并无关系,后者只是历史/社会强加于她的悲剧。

而细心的少年发现了她的秘密,却没有为她当庭辩护。

(在对二战的反省态度上,德国与日本截然不同,大多数德国人感到耻辱,特别是战后的一代,他们甚至连对自己的父母都在心底深处充满怨忿。包括后来MICHAEL不愿回乡参加父亲葬礼。“这是一种时代的悲剧,他们所相差的这21岁的年龄,是无法填埋的时代沟壑,一个被纳粹洗脑的缺乏人性认识的一代,与反思纳粹过分补偿人性的一代,这远比两个政党的人,或两种宗教信仰的人的差异大得多。”)

无疑,他像他的同辈人一样痛恨那些纳粹分子,但对HANNA的态度却是爱恨交加,或者说为她感到羞耻比恨更贴切————他甚至不敢承认自己认识她,他去了奥斯维辛试图“理解”她,他告诉教授他有证据但没说是什么,他走在去探视她的路上却又半途而返(因为大雪么?那300人死亡的当天也是大雪纷飞)————MD,他回去的当晚就操了那个喜欢他的女同学(疑似他后来成为检察官的妻子),逃避也好,泄愤也好,反正————他打定注意了,他决定不管她了。
我恨他的优柔和懦弱。他本应当庭说出事实真相————尽管汉娜确实造成了那些无辜者的死,尽管汉娜不愿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尽管汉娜可能并不爱他,只是利用了他————但真相就是真相,没有人该为她未曾犯过的罪承担后果。

*****************************************************
审判后:他为她朗读,寄去录音带;但从不去看她,也不回信。她在狱中自学了读写。
他不曾去看过她一次,也不曾回过她一封信————他无法面对这个女人,原因有三:
一,他不肯原谅或无法“理解”她在战争中犯过的错
他是爱她的,只爱作为初恋的汉娜,不爱作为纳粹的汉娜。他可以接受她不识字的欺骗,可以接受她对他的不够在意,但不能接受她曾经的“罪恶”,还有她的“不肯反思”————正义感作祟,本与爱情无关,但却严重影响了他对她(初恋的汉娜和纳粹的汉娜,偏偏是一个整体的人!)的感情和态度————他一直心存芥蒂,包括没有为她当庭作证,以及后来对狱中的她“层层筛选”的“爱”(或者说是“帮助”)。
二,他对自己没有当庭为她辩解的内疚
他在为自己当年的懦弱买账,他在赎罪:利用业余时间为她朗读,日以继夜地坚持朗读。
当然,也不排除其中有对自己初恋以及青春年少时代的怀念。(或者大胆猜测一把,他在心底仍是热烈地爱着她。)
三,他对那段逝去感情的不确定
无论成年以后的他是否仍然爱着她,那段感情对他的影响都是很深远的:他的婚恋一直不顺,他不曾对周围人敞开心扉,不论妻子、情人,甚至是自己的女儿。

他对她“层层筛选”的“爱意”或“帮助”:
他为她朗读,寄去录音带;但从不去看她,也不回信。
(无疑,他在看到她的第一封来信时,是万分欣喜的——她终于学会写字了!)
他为快要出狱的她找工作、找住处。(往墙上挂油画的小细节,说明他是很用心地在做,并不是敷衍。)但在见面时,却抽回了自己的手,说“离图书馆很近”,在她的自问自答后他默认不会再为她朗读,(他勉强地牵牵嘴角。他早已不是少年时候的毫无保留了)。
他仍旧期望着她的“忏悔”,但她说“我怎么觉得,我怎么想,都没有意义,死者已矣。”。他便自以为她并没有悔过。他便不肯再听她说下去。

正是这样有“太多”保留、不信任、无耐心的态度,促使汉娜选择了自杀————他先是点燃了她的希望,又亲手浇熄了。

(小说中说她读了很多书,包括很多关于集中营的书,其中有那本犹太裔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写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书中所讨论的,恰是汉娜·施密茨所犯下的罪行的特质——即“平庸的恶”(banality of evil),是一种无思(thoughtless)状态:不能把握当下面对的现实,无法进行想象和判断。电影中则选择以她自杀时层层叠叠的书表现“她读了很多书”。)

在听到汉娜遗愿的时候,他才明白过来她所说的“我学会了朗读”的意义,但为时已晚。

骄傲且固执的汉娜并没有希望祈求原谅,她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赎罪————20多年的自由以及微薄的遗产,对比那些死去的人,可能算不上什么,但也是她能做到的最多(尽管“20多年”是她为了维护自尊,“自找的”)。

“这宽恕,我不愿也没有资格给予。” 那位幸存者说。
从汉娜服刑20多年的简陋牢房走出来,带着她辛苦攒下得7000马克;麦克走进了那位幸存者位于美国的奢华居室,却换来一句这样的话。

********************************
电影结束了,时代的悲剧却未必完全结束,留给我们的是这样的迷思————如何面对当年的“战犯”,如何面对他们的孩子(德国人,日本人,还有文革后的我们)。

如果原谅太难,那么尝试去理解:大部分“战犯”们也不过是历史洪流中服从命令或者仗势无恐的单个个体。

一个人如果不论在任何社会形势下都能坚持普世通用的“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并且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地坚持————那么,TA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至少不是一个“社会的人”。TA超越了TA所在的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这样的可以被称为“圣徒”的人,永远也不可能是任何社会的大多数。

另:法律狭隘,法不责众,法官亦曾是罪人,但五步审百千步,尚可。而广义的道德审判,则无人可做审判别人的法官,人人唯须自审。(贵在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宽厚待人,严格律己————说法如此之多,可见委实难做)

朗读者The Reader(2008)

又名:为爱朗读(台) / 读爱(港) / 生死朗读

上映日期:2008-12-10(纽约首映) / 2009-01-30(美国) / 2009-02-26(德国)片长:124分钟

主演:凯特·温丝莱特 大卫·克劳斯 拉尔夫·费因斯 詹妮特·海因 苏珊娜·洛塔尔 Alissa Wilms 弗罗里安·巴西奥罗麦 弗里德里克·贝希特 马蒂亚斯·哈比希 Frieder Venus Marie-Anne Fliegel Hendrik Arnst Rainer Sellien 托尔斯滕·米凯利斯 Moritz Grove 

导演:史蒂芬·戴德利 / 编剧:戴维·黑尔 David Hare/本哈德·施林克 Bernhard Schlink

朗读者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