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
音乐和歌舞的精华集中在剧中的芭蕾舞《红舞鞋》表演中,大约15分钟。音乐、表演、构思都展现了芭蕾舞的美妙。穿上红鞋子的佩吉双脚真的像有了魔力,一刻不停地跳着,美丽极了。但其他场景的就是普通的故事片模式了,并没有太大亮色,所以给分略低。
而且,就画面来说,可能是红舞鞋的故事本身暗含恐怖意味,片子的大部分场景都掩盖在黑暗中。尤其是莱蒙托夫独自一人在房间里时,都是关闭了所有的灯。听到有人敲门时,再以此把灯打开后让别人进来。舞台上的小丑神情诡异、伴着音乐也着实让人毛骨悚然。

【人物】
莱蒙托夫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也是经验老道的艺术家。他善于发现人才,重视艺术才华。
对权贵他不阿谀奉承,认为伯爵夫人的主动献艺是对艺术的亵渎。“如果那个胖女人唱歌,我就走。因为我受不了业余者。”
虽然朱利安是个上门讨教的小人物,他听了简单的钢琴伴奏后就聘用他做乐团教习。对于富有天分的佩吉,也摒弃前嫌,果断重用。
另一方面,他鄙视人的情感,不允许任何对艺术不尊重的人和行为,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哪怕前一天的热切承诺还在耳边,今天也会对你冷眼相对。所以看到朱利安对舞台上的佩吉飞吻,他绝对不能容忍看,“看她跳得像个外行参加义演一样”;对准备结婚的台柱子看都不看一眼,哪怕是跳得非常生动的告别演出也吝惜任何一个赞美的字眼。
最后佩吉选择死亡,也让他无比痛惜,上演一出没有舞者的《红菱艳》。
如果说佩吉和朱利安都像脆弱孩子,是在魔鬼面前狼狈逃跑。而莱蒙托夫足够坚定、疯狂,他扼住了魔鬼的喉咙,最后他化身为魔鬼,一个迷人的怪物。

另一方面,男女主角则像两个小孩子,贪心又害怕后果、有天分又无比任性。但爱情是真挚的,尤其是公演结束的那天,他们偷偷溜出去。走在地中海岸边的小路上,他们躺在马车上享受着平静而温暖的二人世界。“等我老的时候,我回忆过去。一定记得我最快乐的时刻,就是和一个叫做佩吉的舞者热烈地恋爱过”。但整体来说,人物塑造我并不喜欢。

【剧情】
只有一条主线的故事并不复杂,但电影却用了两个多小时,的确有点儿拖沓。而且有些剧情没有表现出来,比如之前的台柱子——舞团的前女主角为什么突然去结婚?她退出舞团后受到的冷遇让佩吉十分震动,可为何佩吉还是选择结婚了呢?二人本应该可以很好对比,但电影没有展现出来。
前半部分拖沓,后半部分则发展迅速,有些人物没有交代清楚。比如佩吉为什么突然下定决心与朱利安结婚,而婚后的佩吉为什么不能继续跳舞?二人结婚后发生了什么?等等。如果让现代电影来,肯定用快剪的形式带出一些典型镜头。但70年前,这些叙事方式好像还不流行。
因为这些故事线的终端,让剧情进展不够连贯,转折突兀,逻辑也不够严密。

【主题】
我认为结尾并非在提倡回归家庭,而是放大了艺术与现实的矛盾,给观众留下了问题。
在童话故事中,小女孩因为不停歇的红舞鞋筋疲力竭死去,临终前的她是后悔的,希望重新回归家庭。电影中佩吉的选择其实是红舞鞋的现实版。但二人还有不同,那就是——佩吉的死不是意外。她从露台上下去,最后她没有选择家庭。她只是害怕,矛盾,不知道如何抉择。所以像红舞鞋的女主角一样,只有肉身死亡,才能逃脱这种选择。只有死亡前,才能解脱,轻轻脱下夺命红舞鞋。

【关于艺术】
电影的开头,男女主人公聚集在剧场看舞剧。一个关注舞者,一个关注音乐,一个因见到偶像而开心,一个则因曲子被抄袭愤怒。这样两个本来素不相识的人都因莱蒙托夫而有了交集。而电影开头的莱蒙托夫一直躲在了帘子后面,就像一个隐喻——这个舞台上,无论编曲还是舞者都受到操控。
另一方面,我也在怀疑,之所以天才成为天才是不是都要受到这样操控。比如齐如山对梅兰芳,佳吉列夫对尼金斯基。一个完美的伯乐一定要给天才做一个创作的囚笼,才能创作伟大的作品,最后却要以悲剧收场。
齐如山写给梅兰芳——
“我从民国二年冬天给您写信,至今已20年了。……我大部分的工夫,都用在您的身上。……您自今以前,艺术日有进步;自今之后,算是停止住了。”
读完后眼前不仅浮现齐大师那张凄楚伤感又骄傲倔强的脸。

尼金斯基写给伯乐佳吉列夫——
“我不想同你一起工作,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很努力地在工作,我并没死掉,我活得好好的,神在我身上活着,我也活在神的身上。神在我身上活着,我努力在舞蹈方面取得进步,我的舞蹈已经进步了很多。”
充满孩子气、又一片赤诚。
可能这就是伯乐与天才之间的矛盾吧。天才遇到了伯乐不一定是happy ending。

红菱艳The Red Shoes(1948)

上映日期:1948-09-06(英国)片长:135分钟

主演:莫伊拉·希勒 安东·沃尔布鲁克 Anton Walbrook 马留斯·戈尔林 

导演:迈克尔·鲍威尔 / 埃默里克·普雷斯伯格 / 编剧:艾默力·皮斯伯格 Emeric Pressburger/安徒生 Hans Christian Andersen/Keith Winter

红菱艳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