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战后发动战争次数最多的国家,美国也是现代战争电影的最大产出国。借助好莱坞这一最为强大的宣传机器,美国文化和美国式价值观传播到全球每一个角落。

这当然并不是说好莱坞已经沦为美国发动战争的舆论洗白工具,事实上不少战争片有着非常明显的反战倾向。

例如《黑鹰坠落》、《生死狙击》、《拆弹部队》、《美国狙击手》等。

然而不论是对战争本身的反思、美军罪行的揭露、士兵战争创伤的记录,最后始终会回到美国式价值观上的宣扬:爱国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美式自由、平等、美国梦的实现……

米高梅公司出品、盖·里奇导演的《盟约》,讲述了阿富汗战争中,一名美国驻阿富汗中士约翰·金利与当地翻译艾哈迈德,相互信守承诺、互相拯救的故事。

这并不是一部典型的盖·里奇风格的电影,却依然是一部好莱坞主旋律式的美国现代战争片。

战争给当地人和美军士兵带来的创伤、政府的不作为、跨越族群和信仰的情义和信任、虽然迟到但最终必然来临的正义救赎、对美军不负责任撤离阿富汗造成巨大灾难的含蓄批评……

这是一部既宣扬了美国式主旋律,又保障了政治正确,既有紧张刺激观赏性强的战争动作场面,又有热血沸腾的个人英雄主义事迹,同时感人催泪的标准好莱坞战争大片。

只是放在真实的现实背景下,影片所传达出来的个体命运关怀是如此的孱弱、无力,对这场战争的反思和对美国政府背弃信诺的批评,又是如此的克制和小心翼翼。

观影的过程,我的确为两位主人公的命运揪心,但这部片子的力度却让我觉得远远不够,这让其背后传递出来的美国式价值观也显得令人难以信服。

01

《盟约》的叙事模式和故事本身都很简单。

2018年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美国中士约翰·金利和他带领的小队奉命排查塔利班分子隐藏起来的武器和爆炸物。

当地人艾哈迈德作为一名同声传译人员,被招募进来。为美国军队合作的报酬是,根据协议,他们将得到申请移居美国的资格。

在一次行动中,约翰带来的小队遭遇到塔利班武装伏击。其余的小队成员全部遇难,只有约翰和翻译员艾哈迈德得以逃进山区。

在与负责搜捕他们的塔利班武装分子的交火过程中,约翰中枪身受重伤。艾哈迈德从塔利班分子中救出了约翰。

经过在山区一百多公里的艰难跋涉,靠着一辆木轮小推车和一些当地人的帮助,艾哈迈德成功带着约翰返回美军基地附近。

四周后,约翰成功苏醒,三周后,他得以返回到美国洛杉矶家中与家人团聚。

与此同时,艾哈迈德却成为塔利班的头号通缉对象,他不得不带着家人销声匿迹,四处辗转逃亡。

得知艾哈迈德处境的约翰,陷入深深的不安和内疚中。他不停地为艾哈迈德申请来美国的移居签证,却遭遇政府部门的官僚作风和来回踢皮球。

约翰决定亲自动身前往阿富汗拯救自己的救命恩人。他先是动用自己过命交情的关系搞定艾哈迈德一家的签证,又通过一家雇佣兵公司回到阿富汗。

然而雇佣兵公司却因为另外“大人物”的任务,而推迟了拯救艾哈迈德的行动。

约翰孤身一人入虎穴,带着艾哈迈德一家逃往美军撤离点。

就在约翰一行人被塔利班追兵围困、弹尽粮绝之际,美军的火力支持终于天使般降临。在强大的空中火力覆盖下,塔利班武装被摧枯拉朽一般摧毁。

艾哈迈德一家成功移居美国,约翰完成了自己与艾哈迈德的盟约和相互拯救。

简单的线性叙事、简单的人物关系、简单的故事情节,盖·里奇用大量的慢镜头和抒情音乐来渲染情绪,才让本片不至于令人乏味。

整体来说,《盟约》能让人感受到其对于基层美军士官和阿富汗普通人民命运的关怀,对两位主人公肝胆相照、一诺千金的情义的赞美,以及对美国政府官僚作风、背弃盟友的批判。

然而其中仍然难以免俗地充斥着对于美国式正义、美国梦、个人英雄主义等美国式价值观的自鸣得意的宣扬。

这导致片子透着一种自相矛盾和扭曲感。

美国人为推行引以为傲的美国式价值观而发动了这场战争,却同样以典型的美国作风,让这场战争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灾难。

美国人之后便毫不顾忌自己所谓的价值观,抽身而退将盟友和阿富汗人民留在这座满目疮痍的地狱里。

影片里对于艾哈迈德一家的拯救是值得钦佩赞赏的行为,对美国政府的讽刺和批判则有些不痛不痒过于轻飘飘。

难免让人觉得又回归到“美国人民是英雄而伟大的,错都是美国政府犯的,英雄伟大的美国人民,有纠正美国政府错误的权利和能力,这就是伟大的美国,天佑美利坚!”的美国式主旋律陈词滥调里。

02

要理解这部片子,必须要回到现实和历史,去了解阿富汗的历史,了解那场持续二十年的阿富汗战争。

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阿富汗还是一个安宁、开放、高度世俗化的国家,由于经济发达,还有着“东方小瑞士”之称。

这种美好一直持续到1973年,阿富汗当政的查希尔国王在意大利养病的时候,得到国内的消息,他的堂兄、首相达乌德已经发动政变,夺取了查希尔的权位。查希尔随后被迫宣布退位。

达乌德统治没几年也被拉下台,随后政权几经更迭。随着政局的动荡,阿富汗短暂的黄金时代落下帷幕。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反苏的前总统阿明被杀,约有100万人死于战火,600万人流离失所。

苏联人在这片号称“帝国坟场”的土地上并没有讨到好处。历时9年以后,苏联不得不从阿富汗撤军。

战争给阿富汗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同时也孕育出了一个终极怪胎:塔利班。

塔利班诞生于阿富汗难民营中,由难民营里的伊斯兰学校学生组成。

这支诞生于1994年、一开始只有800人的队伍,由于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反对腐败、主张恢复商业,受到了阿富汗老百姓的拥戴,队伍迅速壮大,很快发展到了3万人,并且拥有数十架战斗机、上百辆坦克。

塔利班横扫阿富汗,并且在1995年建立了新的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人民欢欣鼓舞,以为迎来新生,没想到塔利班很快就宣布,国家政教合一,民众必须遵守宗教生活传统。

男人蓄须、女人蒙面,女性不得随意外出,不能接受教育。

为了“发展经济”,塔利班开始制毒,很快将阿富汗变成了全球最大的罂粟基地,是全球最大的毒品供应中心。

塔利班实施极端统治,将那些不遵循教法的人投入监狱。阿富汗回到了神权时代。

同时阿富汗境内还活跃着另一股恐怖分子势力也就是广为世人所知的基地组织。

基地组织的的首领本·拉登,与当时塔利班的领袖奥马尔是亲密战友,两人曾经并肩作战,关系匪浅。塔利班为基地组织提供庇护和支持。

两人甚至互相娶了对方的女人,互为女婿。

2001年,基地组织制造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同年10月,美国对阿富汗宣战,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塔利班政权便宣告覆灭。

然而塔利班组织却并没有被消灭,他们逃往山区跟美军打起了游击战,美国同样步苏联后尘,陷入了“帝国坟场”的战争泥潭里。

正如《盟约》的开头字幕里提到的:

2001年 10月1300名美军部署到阿富汗。

2011年12月98000名美军部署到阿富汗。

5万阿富汗人受雇于美国国防部,根据协议他们将有资格申请移居到美国。

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于2021年8月从阿富汗撤军。

8月15日,塔利班开进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仅仅用了十天的时间,塔利班几乎兵不血刃地重新执掌了阿富汗。

跟塔利班一起回归的,还有当地人的噩梦。

在塔利班到来之前,总统阿什拉夫·加尼已经先一步逃离,将自己治下的子民留给了塔利班。

首都喀布尔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大量民众聚集在喀布尔国际机场,试图搭上一班可以逃离阿富汗的飞机。许多人在机场跑道上追着美国军机跑,试图扒上飞机。

2021年8月30日美军完全撤离阿富汗,一个月后塔利班全面复辟,三百名阿富汗翻译和家人被杀,上千人仍在逃亡。

03

当我们了解了这段历史以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去审视电影中的情节。

片子里,艾哈迈德之所以选择帮助美国人,是因为他希望借此能够获得移居美国的机会。

这仍然是一个“美国梦”驱动的故事开头。

艾哈迈德相信美军进入阿富汗、打击塔利班是正义的行为,相信美国政府能给阿富汗人民带来美好的未来,相信美国就是他最向往的乐土。

片子里也有很多阿富汗人在塔利班的残忍迫害下水深火热,愿意帮助美军和艾哈迈德的情节。

与此同时,对立面的塔利班则把艾哈迈德视作国家、民族、宗教的叛徒。

可以说,多数像艾哈迈德一样的阿富汗人民,也相信美国人许下的愿景,做着一个能让自己未来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美国梦”。

正因为如此,当2021年美军无情地背叛阿富汗人,撤离阿富汗时候,无数阿富汗人追着美军运输机奔跑的场景才让人那么揪心。

电影里,艾哈迈德最终在一名美国人个人英雄主义和美军神兵天降一般的空中火力掩护下,成功到达美国,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

电影外,无数阿富汗人的美国梦醒了,继续生活在更加严酷的地狱里。

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场战争,美国是否完全是正义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罪行是否应该由全体阿富汗人来承担?二十年阿富汗战争,美国又给阿富汗人带来了什么?仓促撤离阿富汗,美国又把阿富汗人推向了怎样的境地?

这些问题当然都不会有一个简单而肯定的答案。

虽然看得出来《盟约》试图给出一部分自己的回答。然而这答案太过简单、流于表面。

最后能让观众感动流涕的,依然是代表着美国精神的美国式英雄,拯救了一个阿富汗人。

对美国政府的讽刺、批判留在了轻飘飘的几条字幕,和一些政府部门官僚作风的情节里。

相比起这种审慎、讨巧的批判,三千多万阿富汗人的悲剧、三百名与美国人合作翻译的牺牲、上千仍在流亡逃命的美军阿富汗盟友,他们的悲剧和血泪,只停留在衬托一个美国人壮举的背景故事和字幕里。

真正核心的命题远远没有触及。

“一则承诺,一个誓言,一条纽带。”

这样的标语,也不过只是几句煽情动听的口号而已。


盟约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