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6-06

洪水泛滥之前:泛滥之前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人类大量开采石油和煤炭资源,大量消费牛肉,导致CO2和CH4大量产出,全球气温升高,珊瑚礁大量死亡,北极冰川融化,洪水将临。人类要遭受厄运。
整部片子也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的。
第一,化石能源使用的问题,隐约折射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正如片中那位印度女士抨击的,美国人自己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却要印度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推广太阳能风能,这不得不说是在混淆视听。印度人中尚且有30%的人在用牛粪烧火做饭,因为他们用不起国家供给的电。与其去苛责他们使用新能源缓解全球变暖危机,不如多想想美国人是如何消耗能源的,每个美国人可是消耗着平均可供22个印度人使用的能源啊,让美国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才对。

说到底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中国印度这类发展中国家是否使用化石能源的两难问题,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显然这种选择十分现实,在破坏环境跟保障生存之间,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

说点题外话,想起梁启超在《我们究竟要不要爱国》这篇文章中说的,那些先进国家却主张要警惕爱国主义的知识分子,本质担忧的是爱国这一思想被人利用,成为反对共和国的武器;而对于一个弱小的中国来说,如果像他们一样主张反对爱国主义,那无异于白痴呓语,自寻死路,连共和国都没有建立起来,这时候不主张爱国,那国家何来。在本片中,爱国主义就好像对于化石能源的消耗,发展完了的官老爷们自然可以主张去化石能源,但弱小的发展中国家,无疑还要坚持化石能源使用的。

第二,依靠道德去号召人们环保,毕竟不真实。

片中曼昆的采访非常有意思。他说,相比较通过道德号召的方式告诫人们应当低碳生活,征收碳排放税其实是更好的方法。人们当然知道环保的重要性,但转动钥匙打开汽车引擎时,没有几个人会想起低碳生活的理念。人类短视的天性依旧不可能改变。只有把损害具体化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上,才能不断给人刺激,让人想起自己还有拯救环境这样的宏大使命。并且当这种理念真的深入人心时候,大多数人的决定会进一步影响政治人物的态度。虽然问题依旧存在,征收碳排放税的同时,其他税必然会减少,所以这不过是一种税收转移。

插一句,奥观海同志关于同性恋婚姻的看法,真是打脸打的啪啪啪。可惜影响决策的从来就不是理论正确,而有着更多现实的考量,也无外乎被问到为什么现在不征收税时,他说politicians don't do what professors want them to do.

对于温室气体的问题。目前来看依旧是一个囚徒困境。

当大多数人都在走高耗能路线时,对于选择低碳生活的人来说,他们是吃亏的。当大多数人都选择低耗能,有人过高耗能的生活,他们对自我利益的牺牲又成了别人的福利。最后的均衡状态就成了,各方为了不吃亏,都选择了高耗能的生活方式。

一种卑劣的想法是,尽管美国人过着高耗能的生活,从invisible truth到before the flood,他们依旧需要不断鼓捣环保电影了,告诫全人类我们需要节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尽可能将全球变暖问题化解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阶段。这样在别人牺牲时,他们才能获取更多的好处。

就像之前流行的一个段子那样,现在的状态是,一群人一起吃饭,先入座的大鱼大肉吃了起来,后入座的刚吃没几口,先来的就说我们快没钱了,大家节制一点。摆明欺负后入座的,欺负后发展起来的国家。但问题就在于,如果真的不顾全球气候问题继续大量使用化石能源,那么环境恶化又将不可避免的危害全人类。

或许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但这毕竟是一个全人类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

你当然可以说你完全不在意地球的未来,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我似乎也找不出哪怕一条路径来指责这种想法。

但就像奥观海同志说的那样,从总统的角度想他当然可以采纳五角大楼的说法,全球变暖的后果,如果沿海居民开始移民,就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而是国家安全的问题;但或许也可以从这样的思路来想:这个地球是我们从先辈那儿继承过来的,将来我们也将把它交给我们的下一代。我希望人类的后代们能够得到一个至少没有变坏的世界,他们有权利享受人类世界的美好,他们有权利获得这一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这部电影真的能够影响到一些人,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就是有意义的。

洪水泛滥之前观后感
最心酸的是太平洋上已经被淹没的岛国,他们对环境的伤害最小,却收到了最大的伤害,人类无限制碳排放如同杀人的凶器!

最愤怒的是印尼的棕榈油公司为了种植棕榈树烧毁森林。这样利欲熏心的公司,毫无对地球对人类的责任心!

最佩服的是Elon Musk,他说如果有一百座超级太阳能工厂,就可以提供世界上所有的能源。从他的眼神里,我总能看到未来的样子。

最欣慰的是人类在行动了,瑞典和丹麦将成为不使用化石能源的国家。而我也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会减少乃至停止碳的排放。

无论承认与否,环境与气候的变化正在发生,它们相互作用,不断强化。我们真的应当行动起来了,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不要说为了子孙,这是为了我们自己。

洪水泛滥之前观后感
整部片子就是环保片中的美国大片,你可以看到很多的明星大腕。这也奠定了这部片子的意义。

整部片子给人的感觉是小李子信服一个观点,然后找了一大堆的现象和人来证明这个观点。这样明显是不够的,就像证明X<100,1-99试一遍是不行的。例如,科学家被迫害更像一面之词,能源公司贿赂国会议员的金额,也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小李子带我们看到的环境破坏现象,这些问题一定就是全球变暖引起的吗?作为纪录片有足够的自由来提供信服的论据,但却欲言又止,证据不足以支持结论,所以并不能让人信服。从某些角度来看,纪录片中,小李子所看到的或者想呈现的论据,是某些人想要小李子看到的。细思极恐!

当然,我信任科学,也敬佩小李子的责任感和勇气,能跳出好莱坞的浮华来做这样可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真的非常了不起。只是理性来分析,这部纪录片并不是一部好的纪录片,传达了观点,却缺乏更深层次的论据。

看一下这样的纪录片也是有益处的,可以让我们以名人的视角了解世界各地的一些人是如何看待全球变暖这个问题的,其他能影响世界的人又是在做出什么样的努力,不至于把眼光局囿于自己每天的今天吃什么和明天买什么。

这个纪录片倒是让我见识到埃隆马斯克这个家伙的人格魅力。只说了几句话,有实有虚,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实在了不起。

洪水泛滥之前Before the Flood(2016)

又名:洪水来临前(台)/The Turning Point

上映日期:2016-09-09(多伦多电影节) / 2016-10-21(美国) / 2016-10-30片长:93分钟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乔治·布什 比尔·克林顿 理查德·加尔森 

导演:费舍·史蒂芬斯 / 

洪水泛滥之前的影评

昊子
昊子 • 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