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创世纪》中,上帝看到被逐出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的后代布满了大地,他们贪婪暴虐,为了自己的生存和欲望捕杀动物、破坏生态,令大地满目疮痍,痛心的上帝决定引发洪水清除一切,但在准备清洗之前他又心生慈悲,决定把这个灭世预言告诉善良的普通人诺亚,并把存活下去的方法也告诉了他。诺亚依据上帝的指示在洪水来临前修建了诺亚方舟,并把所有的动物物种带上了方舟,最后洪水来临,大地被洪水淹没,诺亚一家通过诺亚方舟逃过一劫。
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现代,那引发洪水的就不是上帝,而是我们人类;被淹没的也不是全部大地,而是我们最喜欢的百货商场和贸易码头;能登上方舟的也不是心地善良的诺亚和物种,而是极具权势的政客和资本家和他们所需要的一切。而我们能做的,只有想办法进化出腮和鳍。
为什么我们会引发洪水?直接原因是打破了地球的碳平衡。因为我们排放的温室气体太多而吸收的温室气体太少,留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太多令大气升温从而溶解冰川,引发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和岛屿。为什么我们要打破碳平衡?因为我们为了启动空调的电能而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为了吃鲜嫩的牛肉而把绿地变成养殖场;为了生产棕榈油而热带雨林变成种植园。
作为联合国环境保护大使,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花两年多时间走访全球,身体力行去见证全球变暖的变化和拜访社会各界人士,上至基督教教皇下至印度普通民众,寻访他们对全球变暖的看法。纪录片以冰川消融为开头,见到了人类为了开发放火烧林的景象,见到了因全球变暖而死亡的珊瑚的景象,见到了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对使用化石燃料的态度,了解了支持化石燃料背后的资本集团和其惯用伎俩,了解了全球变暖对我们环境会造成的具体和预测影响,了解了征收碳税和新能源是走出目前困境最切实可靠的方法,纪录片到了高潮:教皇出来呼吁教徒们关注气候问题;瑞典作为发达国家通过国民自下而上的提案最终决定放弃所有化石燃料;100多个国家最终经过激烈的商讨达成巴黎协议。结尾处莱昂纳多回到影片开头的演讲台,他站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演讲台上,作为联合国环境保护大使就已经达成的巴黎协议发表演讲,最后鼓励人们每个人身体力行去为全球变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电影来说这是个完美的结局,但不幸的是现实并没有结局,随着美国撕毁巴黎协议,这场声势浩大、众志成城的运动被当头一棒,前途蒙上了一层阴霾。
打破地球碳平衡的最主要因素是使用化石燃料,从而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2015年召开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实质是各国领导人商议限制和减少碳排放,就不同国家制定不同的减碳目标达成一致协议。对目前这个以化石燃料为主体的能源框架的世界来说,减碳意味着什么?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意味着强制改变能源结构,基础建设和GDP增长速度放慢;对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意味着降低生活质量和经济复苏延缓;对特朗普来说,意味着一点也不American first。所以特朗普上任半年后就退出了巴黎协议。
虽然支持全球变暖这个结论有超过70%的科学家,纪录片中也表达了支持全球变暖的观点,但现实中还有30%的科学家反对,我们还要倾听反对者的观点。纪录片中提醒我们要注意反全球变暖论背后的政治意图,那我们同样要注意全球变化论背后的政治意图。反气候变迁者不认为我们的地球在变暖,或者即使地球在变暖,也不认为是我们的碳排放导致的,他们的理由是地球曾经有过间冰期和暖期,这一点点的气温变化根本不足为奇。确实如此,46亿年前的地球表面还是翻滚的岩浆热汤,地球也有过表面被冰覆盖的冰河时期,地球并不是一直都像现在这样适宜我们生存。如果全球变暖不受我们的客观行为影响,那我们做什么回天乏术;但如果是我们的行为导致了全球变暖,那我们再不制止我们现在的行为,我们同自杀又有何区别呢?从这个角度看待问题,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制止现在的行为,减少碳排放呢?
那么,我们现在还来得及吗?纪录片给出的答案是:来得及,只要我们(美国人)选一个关心全球变暖的总统;只要我们少吃牛肉或用鸡肉替换牛肉;只要我们少汽车出行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只要我们多投资新能源和减少化石能源补贴。现实是:不行。
一个关心全球变暖的美国总统?你看特朗普像不像。不要以为美国总统只是资本财团的傀儡,他同样是美国人民主要意志的代表人,纪录片中的奥巴马从反对同性婚姻到支持同性婚姻就是美国人民主要意志的体现,所以与其选一个关心全球变暖的总统,还不如让大多数美国人对全球变暖有所了解来的实际。纪录片中美国经济学家曼昆提到:相比起让人们每天开车前都想要自己对气候做了什么这种道德质问的方式,对碳收税是目前最有效的减碳措施,美国企业也被征收各种污染税来支付治理环境的费用且这套体系已相当成熟完善,但企业和全体美国公民是完全不同的利益体,纪录片里面也说了,没有哪个总统推行碳税法案会被通过,更不会有总统候选人会以碳税为参选口号,不管这个碳税是增税还是改税。至于新能源,像特斯拉总裁马斯克说的,只要100座超级太阳能电池厂就能解决永续能源的问题,如果马斯克说的是真的,那能源危机就永久解决了。借用纪录片里面印度科学中心的纳兰教授质问莱昂纳多的一句话:“中国和印度都在为开发新能源做了这么多,人均碳排放量是印度人32倍、中国人10倍的美国人做了什么?”是啊,我们到底做了什么?莱昂纳多在开车回去的路上也在思考这个问题。面对以逐利为本质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没有成熟技术的新能源并不会得到资本的青睐,更别提它的对手是廉价、成熟和稳定的化石燃料。
那么我们从自己开始怎样?本来政治、资本这种东西就不是个人力量可以改变的,我们应该把环境保护教育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让人们自发保护环境。但现实往往是:连法律法规和资本市场规则都难以约束的东西,要求用道德良知来约束根本不现实。如今碳排放在民众里面已经形成囚徒困境:只有所有人成为低排放者才能有可能抑制全球变暖,但其中只要有一部分人继续享受高排放生活那所有人都会完蛋,依据博弈论的观点,所有人最终只会享受高排放生活成为高排放者。
你今天看了这个纪录片,看到了地球的伤疤和人类的丑恶,决定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定决心不再吃牛肉、减少开车出行和节水节电。过两天你就会因为心情不好而去牛肉火锅店大吃特吃;嫌天气太热而开车出行;因加班而在公司吃用一次性塑料盒装的快餐。你刚被那些因开拓棕榈油种植园而焚烧的热带雨林的画面看得揪心,并下定决心不再使用含棕榈油的产品,过两个小时你就会在网上看到最新季的清凉短袖出炉,想着这个短袖和上周买的裤子很搭的你就会动动手指头下单,而制作这件短袖的棉花就是来自因时尚快消品大量生产而原材料紧缺,被喷洒过度农药和生长激素,已经被严重污染的土地。过两天你穿着新买的短袖到街上参加环境保护运动,运动组织人员给你一块写着“拒绝农药,还我净土”的牌子,你举着牌子跟随着游行队伍随波逐流,到了晚上你回到家,在网上发布一条配有今天游行的照片,配上文字:“保护地球”。
地球需要谁保护?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最高峰,人类给爬上珠穆朗玛峰顶端的这种行为起名为征服世界之巅,于是在近几十年来在登上装备和通信设备大力发展下,各种人以各种理由去攀登珠峰,这些人前仆后继的上去,少数人才能活着下来。上去的人大多拥有直面死亡的勇气和挑战极限的欲望,但这些看似崇高的精神只会让珠峰上徒增尸体、粪便和塑料。因为珠峰的低温环境让这些尸体、粪便和塑料几十年的完好如初,当然,病原体也是。到了如今,珠峰已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场和最高的病原体培养地,成为了下游几十亿人的潜在水污染源,迫使尼泊尔人组织名为珠峰清道夫的队伍上山清理垃圾,消除潜在污染源。是珠峰自己成为垃圾场和潜在污染源的吗?是患有崇高精神的人类。清道夫们上去清理尸体和垃圾是为了拯救珠峰吗?是为了拯救人类。珠峰不需要谁来拯救,它甚至没有嫌弃那些有可能夺走人命的病原体;地球也不需要谁来拯救,需要人类拯救的只有人类。
世界上大部分人生活在沿海地区,不是热带雨林的伐木场旁边,也不是受极端天气影响而颗粒无收的印度农民家隔壁,更不是日渐消融的北极冰川之上。我们打开浏览器,会看到一篇关于企业家贿赂政府获得林地开垦权的报道,同时还有无数条娱乐新闻和可爱猫狗的照片;我们周末在家搜索电影,会看到这部由影帝莱昂纳多主演的纪录片《洪水泛滥之前》,同时还有十几部超级英雄的电影。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人会关心全球变暖。现在英国关心的是脱欧,欧洲关心的是难民,美国和中国关心的是中美贸易战,叙利亚关心的是内战,在这些事情面前,环境不是重要的,即使它可能是致命的。没有真正的身临其境且深受其害,人类是不会恐惧的,况且还是已经被消费主义支配了几十年,早已不知道恐惧为何物的人类。

洪水泛滥之前Before the Flood(2016)

又名:洪水来临前(台)/The Turning Point

上映日期:2016-09-09(多伦多电影节) / 2016-10-21(美国) / 2016-10-30片长:93分钟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乔治·布什 比尔·克林顿 理查德·加尔森 

导演:费舍·史蒂芬斯 / 

洪水泛滥之前的影评

昊子
昊子 • 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