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2-05

他乡的童年:有束光

有一次圆桌派讨论到怎么养育孩子,窦文涛特别问了周轶君,在走访了那么多的国家之后有什么感受。当时周的感慨是,对孩子还是要温柔以待。以前在家里忍不住对孩子大声咆哮,而日后希望家里可以减少妈妈的咆哮声,更加温柔地对待孩子。
这番感慨背后,才发现周轶君是拍摄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走访了近十个国家的幼儿园和学校,为当今父母的育儿提供启发。
第二集讲述的是芬兰的教育。之前网上就有评论说,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之丰厚,对于当下的现实根本没有参照意义。即便带着这样的预设去看这一集的纪录片,而且是漫不经心地在健身房边跑步边看,居然还是被戳中内心。芬兰教育所强调的,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去了解自己是谁,居然让一个远离学校多年的看客为之动容。
画画
她采访了一个学校里,邀请了若干老年人,为孩子画一幅肖像画,周也参与其中,她说这是自己第一次这么正式的画画。周的画笔之下,肖像里的男孩有分明的轮廓,而其他老太太和同学则呈现的是不一样的视角。画者和被画者,呈现的是一个丰富的角色互动。成年以后,我们在意各种来自他人的评论和看法,试图改变自己去迎合外在的标准。而那么简单的一个绘画课,却如此清晰地呈现了来自他人不同的观察和视角。
周采访了身边的一位老太太,问她是不是学过画画。老太太说,我没有学过画画,但是我喜欢。每周都会参加这样的小组,去画一些什么。
学校的老师说,大家画画不是为了去竞争,而是去表达自我,每个人都可以画,在纸上自由地表达自己。学生们毕业之后很可能不记得学校里的知识,但是他们会记得跟这些老人的相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对话,了解自己是谁很重要。
这番话让周一下子忍不住红了眼眶,她说自己从小被评价做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但是在这里,发现学习和爱好,其实是为了生活本身。有了这个连接世界的通道,你永远不会孤单,不会绝望。
这番话突然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作为85后的一代,是在考试和考证成长起来的。读书和兴趣班,从来都是为了获得一个认可的评价和证明,至于自己到底有几分真心热爱,好像也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件事情。
学习画画一直是我内心所向往的事情,所以念了大学终于获得时间上的自由之后,我报名参加了一个素描班。教学的老师很好奇,你都上大学了干嘛还要来学?放眼周围,都是即将参加中考或高考,冲刺艺术特长生的考生们。素描班一次学习就是三个小时,但是这些学生们不能懈怠,因为严格的考级在后面等待他们。而我坐在其中,居然感到一种难得的自由,纯粹发乎兴趣,忠于爱好。虽然整个素描班,像我这样的成人只是零星几个。
当时这种学习画画的强烈动机,来自于郑秀文。那段时间,这位明星正在努力跟抑郁症斗争。期间,她持续通过报纸发表自己的画作。在后来的采访中,她说画画对自己纾解内心有很大的帮助。在画画的时候,可以什么都不想,任由画笔把内心抽象的情绪表达出来。
后来工作之后,就好像再也没有三个小时完整的绘画时间了。于是,这个通道从画画变成跑步。起初是为了减肥,而到后来,每次心情沮丧的时候,跑跑步就觉得纾解很多。于是跑步已经成为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跟减肥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一段安静的自己和自己相处的时光。
什么才是好的?
什么是好的学校,学校的老师说,如果把这个问题抛向家长,大部分人会说里家里最近的那所学校最好。什么是成功的人生,芬兰的小学生给出的回答是,有工作,有个太太,能有一些钱,就是很成功的人生。
什么才是好的?太多脑袋里关于好的标准,都是被塞进去的。而某些单一的标准,会让人削足适履,痛不欲生。当然,在适者生存的环境里,我们可能不得不跟随这些既定的标准。尽管周轶君在芬兰站采访的最后感慨,未来从来不止是一种样子。但前提是,必须掌握选择的能力,才能赋予未来更多的可能性。那么,如何才能掌握选择的能力呢?
如果我的孩子,未来仍不免要参加或大或小各种考试,去适应外在的标准,唯独期待他能找到自己的那条通道。这条通道可能是画画、跑步或者阅读等等,用发乎内心的兴趣,去建立跟这个世界的连接。在高兴的时候可以表达,在别人看不见的情绪幽暗处,更可以借由这个通道,照进一束光。
PS,怎么看着周轶君和马家辉越长越像。不过经历过的岁月都在她的谈吐间可以感受到,眼角的鱼尾纹和突出的颧骨,赋予了她中年女性最本真的模样。终于让荧幕前无数人到中年的老母亲,不再沮丧自己没有活成林志玲的模样了。

今天看完了印度、英国和以色列篇。
印度,这个国度的疑问是,为什么500强企业30%的CEO来自印度,这个看起来混乱且并无秩序的国家。通过采访印度学校的老师、课堂的互动,纪录片给出的答案是,不设限的思辨。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话,提出截然不同的观点。课堂的教学,看起来是在一来一回的互动中推进的。
这跟纪录片中呈现出的以色列的教育风格非常相似,这个被重新定位成创新创业的国家,呈现出的是极高的包容度。创业的失败率高达96%,但是接受采访的老师和学生,大家一致认为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失败而积累的经验恰恰变得更具有价值。包容度之下的多样性,还体现在这里各种细分定位的幼儿园,有的具有宗教属性,有的主打科学教育,全球各地的移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跟自己的孩子高度匹配的一款。
在英国的这一集,重新定位了我对于精英教育的理解。原本我们在国内常见的马术、礼仪课程,我一直好奇形式大于内容的体验,究竟能让人从中获得什么?而片中采访的英国教育研究专家,给出的理解是,精英教育,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培养有能力、有意识,为改变社会做出努力的人。比如马术,老师会教导人和马之间的眼神沟通,去感受和马之间的互动,而不仅仅是在马背上颠簸的骑行。
在台湾被老师认为是过动的孩子,在印度反而发现了自己的创造力;曾经安静内向的妹子,在英国学习马术之后,找到了一种全新的表达自我的方式。无论是芬兰的孩子觉得成功就是拥有普通人的生活,还是以色列的青少年创业家,他乡的童年,所提供的启迪是,用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的发展和教育。这种包容不仅仅来自于课堂教学,也来自于家庭和外在的社会环境。
包容提供了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孩子身上独特的闪光之处才会被看见。
这种包容,对于竞争激烈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来说,实在是稀缺的物品。除非父母条件足够殷实,提供自由选择的保护伞,匹自创一块自由地,不然对于生物适者生存的本性来说,也实在是够呛。
不过周在推荐这篇纪录片的文章里说得好,我的行程重点,或许只是对于你的启迪的开始。
无论现实环境如何,我们反观自己的童年,切身体会各种局限之下逼仄的成长。至少,当我们为人父母,在对待孩子的童年时,我们会打开更加开阔的视角,更加包容地对待自己的孩子,用更加多元的角度去欣赏个体的独特之处。虽然这把保护伞可能很小,但毕竟,人的终极议题始终逃不过如何认识自己,对于世界的感官,也很大程度上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但愿包容可以成为孩子童年世界里的小太阳,足够照亮ta漫长的此生。
毕竟如纪录片里提到的,要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孩子。孩子是大人的父母。

他乡的童年(2019)

主演:周轶君 

导演:周轶君 / 

他乡的童年的影评

Townwen
Townwen • 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