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我们生活中无法避免的话题,学生需要接受教育,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接受教育,甚至与孩子一起参与教育。对教育的讨论也一直是热点话题。

《他乡的童年》通过走访日本、芬兰、中国等六个国家了解各国幼儿教育的现状,思索教育未来的可能性。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优秀的教育?我们选择了日本、芬兰以及中国三个国家来看看他们对教育的解读。

一、日本:集体主义
在讲述纪录片前先了解一下关于文化价值观的一些知识。 吉尔特·霍夫斯泰德对文化价值观进行过研究,他通过对66个国家(地区)约9万余人进行调查,发现了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强调自我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数(IDV);②、强调权力的权力距离指数(PDI);③强调风险的不确定性规避指数或风险回避指数(UAI);④、强调自信和成就的男性化/女性化指数(MAS)。
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个指标下,芬兰的指数要高于日本,也就是说日本的集体主义更加盛行;而在反映社会是否平等的权力距离指数中,芬兰的数值更低即指芬兰社会的平等意识更高。
日本小学入学率超过98%,国民文盲率为0。观察日本的教育特点就会发现集体主义教育贯穿其中。即使是幼儿教育,学校也早早开始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养成孩子们的集体观念,培养孩子们的集体共振。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之间的分享,可以分享自己的午餐、分享自己的看法等等。这样的做法让孩子们养成了极强的集体观念。
集体还与秩序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会通过基础设施的营造教导孩子们遵守秩序。比如进门时鞋子需要摆放在固定的地方;如果不及时关掉水龙头就会打湿自己的鞋子等,都培养了学生强烈的规范意识。



日本这种过于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的倾向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集体主义让日本人都特别在意他人的感受而压抑自己的情感,给自己造成了特别大的精神压力。很多成年人不知道如何去释放自己,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允许他们哭泣。另外日本有非常严重的霸凌行为包括校园霸凌以及网络霸凌等。



现在日本也在反思“人与人之间的集团和同质化”,并开始鼓励展示和包容不同的个性。


二、芬兰:一切平等
芬兰是世界上公认的孩子成绩好、创意强、无压力的国家。相比日本盛行的集体主义,芬兰在教育中显示的更多是平等。

芬兰的平等主要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平等。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体现在学校老师不会去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也不会在意学生的民族背景,每个学生在学校享受的待遇都是一样的。
平等还体现为对学生创造力的激发上。老师不会给学生加上标签、不会去贬低学生。在被问到如何教育数学不好的学生时,老师的回答是要将数学引进孩子感兴趣的事物里,让孩子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必陷入自我怀疑,充满自信地投入学习。



让人特别感动的是教师组织孩子们去康复服务中心与老人们一起画画,用画画来表达自我。当老师说“每个人都可以画因为这些画不是用来彼此竞争”时,记者刘轶君忍不住眼眶湿润。她说“我们总是被说这个不行那个做不好”。确实如此,在中国的教育过程中充斥着对学生的否定与质疑。慢慢地我们没有了可以喜欢的事物。



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喜欢的权利,而不是按照家长或者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当你的人生中有一项爱好,你永远不会孤单、不会绝望”。



家长与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家长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有趣的是,芬兰的家长并不像美国那样认为要和孩子成为朋友,而是认为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也需要规矩和边界。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在社会中生存。
如果问芬兰最好的学校是哪一所?



不论是芬兰的首都还是芬兰的边远地区,芬兰的学校都享有相同的教育资源,不同的只是学校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创设不同的特色课程。
芬兰教育也非常关注自然。老师会带着学生到森林中进行学习,老师会先给孩子们发放色卡,让孩子们到森林中寻找与色卡相同颜色的事物;也会让孩子们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来描述森林中树枝的味道。这样的教育让学生的学习场所不局限于校园,而是在更广阔的场景里认识世界。



最后片中提到了芬兰也有学校在学习中文,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理念与芬兰的教育理念有相似之处。

三、中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对于中国的教育,纪录片选择了以传统文化为立足点来探讨中国教育现在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纪录片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这一主题的探讨,选择了绘画、印刷、音乐、运动、文化融合与冲突、语言、批判思维、通识教育等方面来阐述。



相比其他国家教育情景的呈现,对于中国教育的描绘就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在视频播放过程中,不时能看到弹幕的批判:“太不真实了”“无法引起共鸣”……
一方面是因为观众对纪录片的理解与把握是基于自己曾接受的教育,而纪录片讲述的是现在的一些教育情景,并想探索未来中国的教育模式。
大部分观众在接受完教育体系后,对教育的了解是中断的、不持续的,对纪录片展现的情景当然非常陌生。更何况观众过去接受的教育也千差万别,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全国卷地区、单独命题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这诸多差别都导致了观众对于教育的理解小到能否带手机进学校大到考试模式都是截然不同的。
另一方面是因为选题的“不接地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是正确的,但如何与现代教育融合呢?目前中国的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占据主流,而纪录片中更多地关注兴趣班、夏令营、课外辅导班之类,并且并没有展现更多的启发性,观众感到没有共鸣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价值。但是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实践。但可以明确的是,如果只是不假思索地添加传统文化元素或者照搬外国教育,只会对我们的教育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中国的教育改革最重要的还是符合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及需求。

他乡的童年(2019)

主演:周轶君 

导演:周轶君 / 

他乡的童年的影评

Townwen
Townwen • 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