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打开书卷,字里行间,皆是文明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而阅读的前提又是了解其基石——“文字”。

“一字一世界”,文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拆文解字,每个字都有不同的来源故事;咬文嚼字,字的流变也见证着文明的变迁。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系列纪录片《“字”从遇见你》谷雨篇正在热播,节目第一季共25集,分为三个篇章播出,每一集都聚焦一个汉字,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

恰逢世界读书日,谷雨篇最近上新的几集也充满“书卷气”:《文》《笔》《册》《典》,带领观众一起触碰文明的进程,探索神奇的汉字世界。

小切口、轻体量,洞见文字大世界

跨越时间,当代人在摊开数千年前的书册、竹简时,阅读并无太大障碍,这是一种文明的奇迹,也是千年来文化薪火相传的结果。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一个重要根基,就是其最重要的载体——汉字,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未曾中断。而汉字里的中国,恰是一个巨大的文字世界,庞大、悠然、神秘,值得去挖掘其中的诸多文化深意,在蛛丝马迹中寻找文明的延续,以通俗的电视语言传递给更多观众。

《“字”从遇见你》正是以小切口、轻体量,来洞见文字的大世界,通过探究汉字独特魅力,来解读中华文化数千年传承不息的基因密码,极具文化传播价值与年轻语态的影像魅力。

“文”字,在殷商时期的龟甲上的意思是花纹或者文身,随后,文字的意思随着中原文明照向江南,逐渐变成了一种气质、一种文化的体现。“笔”,是一件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品,甲骨文、小篆、隶书中的“笔”字,间接记录下不同时期制作笔材的变化。“册”,是把竹片或木片用绳子系在一起,从商朝到汉末的1700年间,中国人一直使用竹简记录文明。“典”,用来记录古人生活中一个极为庄重的时刻,如祭祀、婚姻等,其本义指的是最重要的文献、书籍。

从一个个汉字入手,融合生动形象的表达,节目以短小精悍的精致体量,讲述了汉字数千年的演变历史。内容上,案例极具典型性,表达极具特色性,尽力浓缩提炼每一个汉字的精华之处,并以年轻语态和多元丰富的视听手段,如三维动画、情景再现、人物采访、声画集合等,用更贴近当下审美的趣味表达,让更多年轻观众主动去了解汉字,走入汉字的浩瀚世界。

博古通今,讲述汉字的起源与流变

文、笔、册、典……是先人制造的光,带领后人走过漫漫长路,也间接塑造着今日中国的气质。 从汉字的溯源出发,《“字”从遇见你》在穿越古今寻觅汉字的故事之中,寻找到文明的传承与当下的连接,以博古通今的视角,为观众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用当下的生动案例,展现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传承发展,具有厚重的现实价值与文化内涵。

比如节目以孔子的故事,讲述“册”字的变化原因。最早的“册”原料是竹子,相传孔子晚年好读《周易》,捆扎竹简的绳子磨断了好几次,“韦编三绝”不仅体现了孔子好读书,更说明竹简极易损耗。正是因为竹简“体重超标”的特点,让古老的中华文明迎来了一场知识记载的革命——印刷术,从雕版到活字,册页的排版更加灵活,印刷的速度和精度大大提升,也让“册”字发生了变化,慢慢演变成线装书等样态。

“线装的每一步都是强迫症患者眼里的绝美瞬间。理料、折页、齐栏,追求近乎苛刻的整齐;包角使得书角不易磨损,纸针和丝线,由内而外为书背提供双保险。”,镜头也对准了一个制作线装书的匠人,为当下的观众生动演绎「册」字的变迁。

“从书中的典章,到庄重的典礼,再到东方美学的典雅。典,早已超脱其形,化成我们的历史、仪式、审美、人格,融入中华文明的根基深处。”

在讲“典”字时,典的不同组合,也延展着该字的不同内涵。与礼仪结合,典礼指的是重大的仪式,如祭祖大典、成人典礼、结婚典礼、拜师典礼等,其背后是延绵千年的典制礼法,现代人熟悉的婚礼、成人礼等也是“典礼”的延续;渗透进美学层面,“典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里极为重要的美学范式之一,让东方之美有了一股庄重高雅、余韵悠长的气质,也是现代人可以感受到的传统之美。

在饱含情感又活泼有趣的讲述中,节目让观众沉浸式地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生发出强烈的文化自豪感,让年轻一代主动拥抱传统文化之美,激发观众的文化自信心,节目也获得了许多网友的点赞。

勾连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字”从遇见你》博古通今地讲述了汉字的起源、流变等,以“一字一世界”微纪录的轻巧视角,为观众打开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的一道道窗口,用生动活泼的年轻化表达,完成与当下观众的对话,让更多人走进汉字的世界,达到“开卷有益”的文化传播效果。


“字”从遇见你(2022)

又名:Meet the Chinese Characters

主演:未知

导演:刘鸿彦 / 杜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