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2017年4月。2018年3月1日不知何故被删除,旧文重发,就酱。


我对这个剧的评价是三星,没有因其盛名高分而给五星,也没有出于“保卫”我喜欢的豆瓣为由给一星。非吹非黑,全凭本心。《伪装者》我给了四星,是因为那个片前半段剧情很精彩,高潮场面也动人,角色可爱有血有肉。后半段虽然bug多,但不影响观看,出于娱乐目的可以忽视。而54集的《琅琊榜》看完,却让人觉得如鲠在喉,整部片观感很奇怪。
你说他不严谨吧,它的细节制作又很精细,服装、布景、道具、礼仪的考究有目共睹。你说它质量上乘吧,“智斗权谋”又低幼得不忍直视,剧情硬伤屡屡出现。你说它好看吧,盘综错杂的势力、复杂的人物关系、半文不白的台词、温吞水一般的节奏又让人看得很累,看一集感觉就像上了一节数学课一样。你说它不好看吧……你对得起靖王和飞流小鹿般楚楚可怜的大眼睛么!嗯?

鱼丽:
齐心协力认认真真地演绎一个先天不足的故事,就好像一个生理缺陷的人穿着华丽的衣服、面带超模的表情走T台。
想了很久《琅琊榜》带给我的别扭感觉究竟来源于何处,终于明白了:这是两种不同的叙事类型和审美体系强行融合的结果。
琅琊榜的原罪来自于它的原型为耽美小说。《琅琊榜》一开始原作者写的是bl文,后来写到一半改成了bg向,并顺利完结出书改编影视,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虽然改了性取向,但书的主要人物、整体架构,以及人物间浓浓的基情并没有变。《琅琊榜》中的人物形象也许对于电视剧观众新鲜,但对于资深耽美小说读者来说可谓见得多了,每个主角都是非常典型的耽美小说形象。
病弱腹黑清冷高洁的书生,忠犬执拗一身正气的皇子,鲜衣怒马热烈张扬的少年将军,嬉笑怒骂飞扬洒脱却总是被炮灰的备胎,事事完美但可惜死得早的主角心中“白月光”,每个人物都可以找出几百篇同样人设甚至剧情原案都差不多的耽美文来。甚至不用看原文,我大概都能猜出作者是用哪些句子来描写人物的。这些句子放在小说里还好,电视剧里借演员之口说出“他是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他总是低眉浅笑,算计人心”这种台词就让人起鸡皮疙瘩了。顺便一提,在耽美小说中,“低眉浅笑”的后面接的一般是“婉转承欢”,应该会吓跑很多直男观众吧:)
说到底,带有耽美气息的正剧和带有正剧气息的耽美是不一样的。前者就像《灌篮高手》,后者就像《黑子的篮球》。《琅琊榜》的电视剧努力把重心转移到所谓“权谋”、“算计”、“复仇”、“赤子之心”,甚至不惜让角色反复强调这些词语,生怕观众抓不住中心思想。但《琅琊榜》电视剧用耽美小说的架子,去填充考究的历史细节骨肉,只会让观众觉得细节翔实而全无主干,过于脆弱单薄的人物和剧情撑不起作者想说的煌煌大义,变成了空洞的口号。
如果只是普普通通的“皇子上位记”改编出来,也许《琅琊榜》也只是一部不好不坏的二流电视剧。但因为加入了不自觉的“耽美小说式思维”或者说网文式思维,便在看似很扎实的历史背景里有了堪称科幻的情节:各个权利集团都哭着喊着要一个江湖谋士来指点江山,官场几十年的老狐狸见了男主就智商下线好似脑残粉,王爷间为了男主争风吃醋的场面肉麻到堪比山歌《两个婆娘一个郎》,上到皇帝下到江湖组织无一不知“麒麟才子”“江左梅郎”,并对“得之便得天下”的噱头深信不疑。在等级森严的古代,这样的事情真的合理吗?再想想你们热爱的《人民的名义》中,官员们你来我往的心理战吧,就剧中配角如蒙大统领这样宛若智障的表现,真的能在宫廷中活那么多年?
这些情节放在耽美小说里也许很正常,因为耽美小说跟历史电视剧是不同的审美体系,观众的心理预期也不一样。看多了耽美文或者起点文其实寻求的就是种很模式化的心理快感,你看了简介和人设,就大概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时候该甜什么时候该虐都是可控的。你知道你该付出什么样的期待,会得到什么样的快感,本质上说就跟av一样。被成百上千篇网文训练出来的读者,并不要求更多的东西,也不会责怪你的人物形象太脸谱化、剧情不合理,他们只要有熟悉的、套路化的刺激就够了。
在日本ACGN文化中,有一类作品叫“世界系”作品,意思是把个人命运同世界存亡相连,对于国家和国家机关、社会、以及相关的人几乎没有描写,主人公们的行为与危机感直接关系到与世界的危机。简单来说我们经常看的“普通高中生拯救世界”的动漫游戏作品就是“世界系”,有人批评它们是“自我意识过剩的主人公,对世界和社会没有任何印象,凭直感想像‘世界的完结’的作品”。某种程度上,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读者群的大部分中国网文(不论男性向或女性向)也是“世界系”。在网络小说里,天宫动辄几千年生死但人世间似乎都没什么变化,而神仙们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生观还是像乡镇青少年一样幼稚;古风文里动辄就是几十万兵马生灵涂炭却让人没什么实感,一个国家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人,为了爱恨纠葛便轻易定下国家大事。
《琅琊榜》中赤焰军七万冤魂被反复提起,但你对他们有概念吗?数字换成17万、27万也没什么不妥。五州百姓遭灾需要靖王赈灾,你在片中有看见一个受灾百姓吗?生民涂炭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大梁周围的国家大渝、南楚、夜秦,你有见过它们长什么样吗?即使换成其他名字它们也毫无存在感。整个《琅琊榜》就好像《楚门的世界》,虽然理论上天地广大疆土辽阔,但故事也就发生在皇城里这几个人之间,故事舞台就算是个大型演播室也未可知。
我在这里不是在用《走向共和》的标准来要求《琅琊榜》,我也知道限于时间、金钱不可能把主线之外的情节都拍出来。只是说如果你作为一本耽美小说,那这样“世界系”的YY是毫无问题的;但若要制作成电视剧,一个力图向“正剧”、“传奇史诗”、“大气磅礴”、“细节翔实”方向靠的电视剧,观众对剧情和人物行为逻辑的合理程度要求就高很多,对漏洞硬伤也很挑剔。
拿《琅琊榜》来说,如果是耽美小说,读者不会寻求少年将军一夕变为武林盟主+腹黑谋士的合理性,因为这是常见的主流设置,要的只是你虐我我虐你的快感。而拍成电视剧这些不合理就被放大了,这位原名林殊、现名梅长苏、化名苏哲、号称麒麟才子、身份江左盟主的,梅·杰克·苏先生(不得不说他连名字和介绍都很玛丽苏),身上的种种过往就细思扯蛋了。比如为什么他从悬崖上掉下去不会死呢?又怎么被老阁主恰好捡到呢?如果没路过是不是就全剧终了?一个素以武艺出名的将军是怎么整容后智商暴涨180的?一个走路都费劲的病人又是怎么成江左盟主的?又怎么降服他能力超群的手下的?
他的传奇经历细究起来处处不科学,而剧情细节也没好到哪里去。比如皇帝跟誉王当着那么多人聊自己的妈是谁,谢玉在大街上就写当年的真相,真当路人都是小聋瞎? 人物经常当着婢女仆人的面大声讲自己的秘密,要刺探情报也太简单了,派个眼线去旁听一下就全世界的机密都知道了。梅长苏跟郡主聊、跟静妃聊、跟蒙挚聊、跟手下聊,完全不避讳皇帝或者竞争对手的眼线,那么多的偷听机会我还以为全世界都知道梅长苏的真实身份了呢,心疼“全世界都知道就我最后知道”的萧景琰1s。
所谓“算无遗策”的权谋也很低幼,致使每次梅·杰克·苏装完逼后众人八方点赞的场面都看得人尴尬。什么为了让自己的人上位就在皇宫给郡主下药欲图强x啦,比武招亲场上赢过肉山大魔王的方法是对方其实早就是我的人嘿嘿没想到吧,被围困山上时恰好知道有条艰险的小路啦……讲道理,这样的“智谋”水平即使拿去参加梅菲斯特赏也是会被笑死的好嘛!
如果说撑不起立意的低幼的剧情是《琅琊榜》的缺憾,那么它迎合中国传统文人审美趣味的人设就是让我不舒服的另一个点。

小城鱼太郎:
这种一边弱不禁风扶着丫头的肩膀到后院看几株秋海棠一边帷幄之内纵横捭阖安定寰宇的梦想算是中国人中了几千年的毒吧。
以前老师曾说,古代文人为什么那么推崇诸葛亮,因为这种靠一张嘴便能定国安邦还让领导对自己求贤若渴、三顾都顾不来的YY太他妈爽了!完美地契合了文人各个纬度的心理G点。封建文人们要出世但又自矜清贵,不屑于为了名利去汲汲求营,嘴上说不要心里其实也放不下名利,就渴望主子们主动来求自己,让自己的聪明才智无双智计得以发挥(文人们当然默认自己都是跟诸葛亮一样高智商的),轻轻松松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诸葛亮事无巨细的辛苦操劳就被选择性无视了)。梅长苏不就是这种YY的完美化身?
梅长苏的人设除了腹黑、圆滑、高智商,还有还有个病弱属性。智谋高绝却苍白羸弱的书卷气美少年一向是耽美小说里的经典人物形象,影视剧里也有《雪花女神龙》里的欧阳明月,或者《陆小凤传奇》里花满楼等。这种审美意趣鲁迅说得很毒辣:“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的到阶前去看秋海棠。”毒舌的现当代老师曾打趣说:“为什么是半口血?吐血当然要适可而止才有美感,还要留着半条命才能继续作呢。为什么要两个侍儿扶着?表示清雅高贵生活优渥才有这闲适心情,要是一个人病死街头可一点儿也不美了。”拥炉围裘的梅长苏,是不是又感到膝盖中箭呢?

黄青蕉:
靖王与梅宗主开创了视交这一全新的虐狗姿势,单靠眼神完成了常人钟情牵手接吻定亲结婚生子全套人生历程。
本质上作为一名腐女,虽然对伪正剧不满,但对于片子不遗余力的BL情节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不说卖腐而说BL是因为,里面的男性角色例如靖苏之间,根本就是爱啊!!!森森的爱啊!!!梅长苏和郡主之间,最高的接触仅限于拥抱啊!人家等了你13年,你就光抱抱不进去啊!(咦我在说什么)靖王妃,啊不对太子妃,直到后期另娶我们才知道他是有正妻的啊!只是死特了!从来没上线过!后来的太子妃暨皇后,他们之间有夫妻感情么?没见过面就结婚了啊!封建制度害死人啊!即使后来生了小皇子,心里想的还是小殊啊!太子妃的上线时间加起来有十分钟么?相较起来,萧景琰80%的时间都跟梅长苏黏在一起,平均每集要提5次小殊怎么怎么样,这不是爱我都不信啊!
原案作为耽美小说,在玩耽美文虐梗上是得心应手。整部片我就看到了一部部的书名飞过:《幼驯染养成记》《重生之我做了自己的替身》《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身边你却想着另一个人》……青梅竹马的邻家好友突然去世,虐不虐!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你身边却不能与你相认,虐不虐!我重生后以卑微的姿态站在你面前,却听你说我永远比不上你记忆中的白月光,虐不虐!误会加误会,你亲手斩断铜铃要置我于死地,虐不虐!生离13年,相认后又是死别,虐不虐!妈蛋虐死了!!一整本BL文经典套路大全,宫廷权谋都是锦上添花。如果纯粹从BL感情线角度来看,《琅琊榜》自然是部十分好看但也算不得一流的耽美小说罢了。而这个定义,是我认为最适合的。
不记得是《国语》还是《左传》里讲过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有个王后生了两个儿子,她偏爱小儿子不喜欢大儿子,可大儿子继承了国君之位。在大儿子的多次故意纵容下,被娇纵坏了的小儿子终于起兵谋反,被大儿子一网打尽。王后知道后伤心欲绝,发誓再也不与大儿子见面,撂下狠话“我们黄泉再见。”过了十几年,大儿子思念母亲,便命人挖了条地道,在洞中摇了铃铛,与母亲在地道相见。因地道里挖出了地下水,大儿子说:“这便是黄泉,母亲我们黄泉相见了,不算食言。”双方都有台阶下,皆大欢喜。
我也说不清为什么突然想起这个故事,只是觉得日日地道密会的靖苏二人,跟那对傲娇的地府相见母子,多少有些相似吧:)另外林殊和萧景琰少年时的定情信物是一颗鸽子蛋大小的珍珠,咦我为什么突然污了www

刘康康
宫廷权谋写得还是弱。但整个故事的核心我很喜欢。最高领导人因为猜忌之心,而让七万忠魂丧生、一代贤王被污蔑为逆贼。从此之后,这件事成为了说不得的禁忌,人人闭口不言、明哲保身,朝堂之风急转直下,大臣争相揣测圣意、尔虞我诈。直到有个人愿意站出来,不畏雷霆之怒,还死者以公道。
赤焰军伸冤线虽然bug多多,但放在当下的语境仍然很有意思。“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会”,《琅琊榜》最终仍保持了这一份希望。
这部剧我觉得最出彩最有真实感的人物,是老皇帝萧选。最后几集靖苏二人向皇帝步步施压,逼迫皇帝承认错误下旨昭雪那几集,是全剧最抓人、压迫感最强的。老皇帝也是这个儿戏宫廷中,唯一一个心态和行为逻辑接近真实历史人物的角色。
他在残酷的夺嫡之争中,用了血腥的手段上位(大概类似于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用谋反获得权力的他,一直没有安全感,这辈子最大的心结便是“谋反”。从寒微之时就跟随他、劳苦功高的老臣林燮,即使娶了他的亲妹妹,也会日渐因功高震主而受猜疑。时常顶撞他、以大义之名来压他的皇长子祁王,在朝野在民间威望名声比自己还高,虽然知道他没有反意,但仍虽时时忌惮。承认祁王对,就证明自己错,这不是单纯的是非对错的问题,而涉及到皇帝御人的帝王术。夏江报告的谋反只是一个借口,即使没有梅岭一役,自己也迟早会处理他们。
林燮和祁王死了,便用誉王和太子形成新的制衡。誉王的养母是皇后,太子的生母是自己宠爱的越贵妃,皇帝用种种手段极力平衡二人权势的天平。谁也压不下谁,一直争斗着对自己而言就是最安全的结果。两个人去办事时时有贪腐自己又何尝不知,但富贵养闲人,两个人能满足于名利做一个安乐颓废的王爷,多剥削点民脂民膏又何妨。
太子倒了,誉王反了,老实耿直的靖王上位了。萧选却万万没想到,年迈体弱的自己连权力也被一步步剥夺,看似乖乖仔的靖王也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大灰狼。最终他们按照严密的计划,在自己生日宴逼迫自己重审冤案时,萧选连拒绝的权力都没有,身边没有一兵一卒听信于自己。几十年紧抓权力不放的人生就像一个笑话,连自己的性命都掌握在看似最老实的儿子手里。气极奋力拔剑欲图发泄,却被自己的裙带绊倒在地,匍匐在儿子脚下,皇冠落地。
那一刻萧选知道,自己的人生结束了。自己的时代也结束了。

琅琊榜(2015)

又名:Nirvana in Fire / List of Langya

主演:胡歌 刘涛 王凯 陈龙 黄维德 靳东 高鑫 张棪琰 张龄心 王鸥 周奇奇 吴磊 张晓谦 郑毓芝 丁勇岱 王劲松 刘奕君 刘敏涛 程枫 郭晓然 匡牧野 陈丽娜 宁文彤 杨雨婷 谭希和 方晓莉 张哲瀚 钟卫华 张雨剑 乔欣 王永泉 魏伟 王宏 赵一龙 卢杉 刘冠霖 

导演:孔笙 / 李雪 / 编剧:海宴 Yan Hai

琅琊榜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