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这么晚,本来想写个简评休息的,有点兴致,更是为了表达清楚,短评的字数估计又不够了。
先只谈《1917》:
最佳摄影当之无愧,不过电影直到窗外闪着无数照明弹的夜景才开始发力,延续到与上校谈话的部分。夜景之前,当然是很有想法的,但之前片中长镜头形式和情绪并不统一,甚至可以说形式大于内容。最后见哥哥的情节安排,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全片聚的情绪。如果是我,会在让主角在众多受伤士兵里找哥哥的过程中直接结束(暗示哥哥战死),这样才和开始部分所表现的,每一位本不是士兵的士兵,他们原本有各自的生活,突然就上了战场,突然就充满带点生涩的勇气和决心。不过这并非最佳选择,我们需要让人物更加饱满,而不是执着于炫技,可以调整,前面不用或者少用长镜头,不过多聚焦于主角,而是侧重环境和背景,小心翼翼地铺垫,让观众感受到这两个士兵背后与整个时代的千丝万缕,让观众强烈地相信他俩是整体大环境下的典型代表,这样才会让观众有更好地代入感。在其中一位士兵死后,另一位士兵独自完成任务,突然用长镜头,这样会让之前铺垫的更多的(调整后)所有情绪瞬间汇聚于此,爆发力感染力几何倍增。
那么如何打败《寄生虫》了?基于这几年的气氛,显然就是要政治正确。
电影经过上面调整以后,将其中一士兵(片中原本职业是牧师?记不太清了,牧师这个初始设定挺好)设定为同性恋,死法也改变一下,不是被敌军捅死,而是救敌军时被炸死,死前向男主表白。
男主继续完成这位是战友、是后辈、是恋人的男儿的任务。
地下室的剧情也调整一下,婴儿设定为被流弹打伤,即将死亡,年轻母亲巾帼不让须眉,加入任务,死在半途,死得其所。
最后结尾可以稍稍调整,男主找到了哥哥,不过是尸体,他给了这位长得很像只是稍微老点的男人(呼应之前死前对男主说的话)一个轻轻的,复杂的吻。结束。
《寄生虫》能得多奖,本身确实优秀,但仍未优秀到《杀人回忆》的程度。只是相对本届奥斯卡而言(其他也一般,天时),本身故事内核就很国际化,评委也不能一直把奖颁给种族或性别问题的电影吧(和我上面讲的并不矛盾,调整后大主题仍是战争,地利),再加上韩国财团野心勃勃的支持(人和),得点奖也不意外吧。
不知道准备和韩国合作做什么大事了,毕竟那边的黑人好兄弟和纯良土著日益暴躁。

1917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