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源于一个私人恐怖片片单,好奇其中“看过最恐怖的恐怖片”而慕名前往。海报给人一种两个大波美女独身应对丧尸危机的美式血浆片感觉,但事实证明这是一部远比B级还要B级的惊悚片。邪典片一直是恐怖片市场的大份额,邪教也有过不少经典案例和常用手段。但殉难者的邪就邪在宗教以现代公司制度和全然的市场经济对流程进行管理。如果说欺瞒诱骗和用不正当的爱慢慢感化是一般邪典片喜欢的手段,那么殉难者就是以高度暴力的国家机器对人进行填鸭式的输入。流程明确,宗教目标清晰,在市场经济最低成本的理性经济人视角下进行屠宰场式的产出和筛选,由此产生聆听与目睹那最高机密的殉难者,为宗教组织提供支撑和效益。

拍摄中的很少呈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大都是针对暴力行径进行的客观描述。将恐惧内容实体化是恐怖片常有的手法,但殉难者在镜头的呈现上显得更胜一筹。导演在很多细节化的地方也下足了功夫,开篇录像带的描画与比例让我一度以为找错了片源,而后路西逃离路上奔跑时酷似寂静岭的荒凉工业城镇背景,闯入家门时的镜头移动和击杀四人的切换,尤其是对发现安娜试图解救母亲时用锤子施下的暴行(她对母亲所做的实际上是发泄对安娜的不满)与心魔斗争时切肤之痛的真真假假前前后后切换,被拯救出的女人发疯地在墙上摩擦本已经破碎的头皮。特写和整体阴暗的色调与情感让人不禁心上发冷,快慢结合的节奏也是肾上腺素飙升,故意的惊吓多少正合适,不显刻意或赘余。在给出逃女人解开枷锁的时候应该是全片中我最“感同身受”之处,当时想,如果有一天我被这样对待但是却逃了出来,救我的人要徒手拔出嵌在肉里的钉子,我说不如不去了(死了算了×)

至于结尾,与其说自杀是老太太单纯选择结束生命的方式,不如说是失望与崩塌,导演营造如此黑暗之事件之后想必还是留下了一丝希望。选择让一个人去逃避和重新反思(忏悔显然是不可能的)。片子给人最大的震撼一来是视觉和心理上的恐惧和代入感,二来于我来说是对宗教本身的一次再认知,它的复杂程度与历史是一个全然不同的体系,而不为我们日常之所知。唯物与唯心也不是一个看似那么绝对的话题,真的当安娜这样逆来顺受度过长久的时间后又会激发怎样的心理保护机制。如果心理上有了代偿效应,带着不是“因为犯罪而受到惩罚”而是“代替世人承受磨难”的想法,宗教统领和所谓殉难者的意义是否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产生。有人说,安娜行善一生没有什么值得被这样对待的理由,导演为什么要折磨她。如果怀有这样一种德怨分明的态度则是既不现实也不艺术了。

当然以上也都是些纸上谈兵,如果对着这个片子真的能产生共情(区别于理解)也是相当之悲哀与恐怖之事了。但说来又想想,被塑造的圣哲也罢,主动承担起为苍生之责任的圣哲也罢,或许多少都是背负了远多于常人的东西。

忽然想起来一点不那么相干的事。讲卞之琳的窗子其实不是什么美好的情诗,其实表达的是桥上女主角不可避免“被观照”的无奈处境。同样的,圣哲或者说影片中的安娜被或正义或邪恶,又或是客观世界与主观内心共同作用下的“命运”选中时,他就已经不可避免的被捆绑在灯下的轮子上为人所观照。这个时候他就是透明的,他不属于自己,他属于所有人。所以,他被信奉,被称为神。

观照换一句话说,可以称之为绑架,即不因主观意愿可以避免的。你可以说孔子自己选择了心怀苍生,但是封神是颜回和后代朱熹的事;你也可以说悉达多是自己选择受苦与出家,但前提是这个王子用眼睛看到了可以触动他的东西。主观与客观都有一定的选择权,只不过在成神的这个路程中是谁占据了更大的作用。安娜显然是被选择的一个对象,被推搡着走上了神坛,而片子也就是在讲这种被束缚命运下挣扎却又失败的故事,最可怕的是当习惯了失败和被摧残,又会在空洞时产生一些熟悉的归属感。有点像《仲夏夜惊魂》,但不同的是那里面的女主角是被温柔地在阳光下剥离掉,这里面显得更加残暴吧。当然,一个邪教活在光明之中自诩正义,一个带着导演的批判色彩藏匿于地下。

还有一处觉得片子处理特别好的地方,是关于社会的关系。从录像和心理医生入手仿佛已经从阴影中走出,重新步入一个社交氛围良好的社会。十五年后的开始也是一家四口谈论着日常的话题,直到主人公只身闯入,观影者代入了这个孤独的视角,把一家四口作为反面的攻击对象之时不由自主地缩小了自己的社交范围,而后加入安娜,也依旧是两人团。随着在房子结构中愈加深入,故事的进展越来越“暴风雪山庄”,和日常所熟悉的现实社会之剥离感也是恐惧很大的来源之一。(一般恐怖片都以家庭为单位并且孤身奋战占少数)房子和地下室像是母体与子宫的关系,越向下走越是未知。后面老年富豪们鱼贯而入之时才重新让这个异教团体浮出水面,但此时还只是一个团体内部的小社会,依旧是封闭的故事。(话说打字的时候像异教这种明明常见且不难识别的词组总是不能自动放在备选项里,非要手动选定,就这么防备吗,不必吧)

宗教算是很大的一个知识盲区,而且多少是好奇带着畏惧在一起的,到底有没有正教和异教之分,我私以为是没有的。或许以后有更多知识后会重新看待这个问题。像《万能钥匙》那样说着说着I don't believe就变成了believe也不是不可能,想想有些奇妙(但好奇心终究害死猫)

再随便叨叨两句

没想到法国人也会、也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出乎意料。是我之前狭隘了

看之前在热评里说,把法语换成阿拉伯语更合适,心里默说这怕是对阿拉伯和中东文化误解太深,后来又看了看资料,觉得并不那么过分了。阿拉伯确实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值得以研究中国文化的热情和耐心去探索

最后转两篇感觉别人写的不错的文章,一篇影评、一篇科普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600895/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406619?group_id=818547102996119552

更新一点点

看到一个说法,宣扬宗教,宣扬通过意识的延续而达到永生。这不同于延长寿命,意识永生是每个人可以做到的,相对讲占据更少的社会资源。或许是一种减轻无止境社会剥削的途径?或许是一种虚伪的骗局?或许是一种先验的说法?我一直以为人死后到底会怎样是不清楚的,然而面对这样一件没有人知道的事情,大多数人和政党都秉持着他们坚定的(盲目的)信仰。

但是,与此同时,宗教的消亡是一种趋势,只有文明的愚昧时代才需要精神偶像,当社会历史发展从起源到经过结果被毫无保留的展现在面前之时,神话的幼稚和思维模式上的欠缺自然消亡了。

宗教与核心价值是否可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融合(不是现在所讲的简单的共存和互不干涉、不鼓励不反对)当原始的宗教消失了,会产生更科学的宗教吗?如果科学这个形容词可以对其限制到一定程度,那么科学就走下了宗教的对立面,那时候它所反对的、或者说它所弥补不足的来源是什么呢。

(2021.3.3)听课又听到了一些新的东西,人心真的是世界上最精巧的东西

快速的剥离与冲进怀抱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情,真的,人一旦想通很快思想上就无牵无挂了


殉难者Martyrs(2008)

又名:极限:残杀炼狱(台) / 殉道者 / 烈士

上映日期:2008-09-03片长:99分钟

主演:莫贾娜·埃尔阿劳维 米兰妮·让帕诺米 Catherine Bégin Robert Toupin 帕翠西卡·图拉斯内 朱丽叶特·高斯林 泽维尔·多兰 Louise Boisvert Jean-Marie Moncelet Jessie Pham Hervé Desbois 

导演:巴斯卡·劳吉哈 / 编剧:巴斯卡·劳吉哈 Pascal Laugier

殉难者的影评

币
币 • 殉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