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9-12

舞台春秋:卓别林的人生春秋

卓别林早期电影中有一种悲伤但不悲观的特质。他扮演的流浪汉并不是他自己,而是那些在工业化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典型,卓别林借这个角色表达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寻子遇仙记》里虽然那对父子生活艰辛,但毕竟拥有彼此;《淘金记》里的他虽然生活落魄,但还拥有对爱情的向往;《摩登时代》的结尾是这种态度最为典型的表达:尽管生活充满悲伤,但依然值得活下去。卓别林试图告诉人们,不管多么困难,都要对人生抱有希望。这是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者的观点。

可卓别林心里其实很疑惑。在他看来,只要能多一些好人——像《城市之光》里他所扮演的流浪汉那样的人,整个世界就明明可以变得更好。当看到纳粹上台,他非常愤怒,认定给人们带来痛苦的是正是这种贪婪以及其他无节制的欲望。他试图用自己的电影来对抗这种贪婪,号召更多的人一起反抗独裁者、反抗机器对人的异化。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换来的是被流放、被驱逐——40年代,卓别林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移居瑞典,再也没有回到美国。

卓别林受伤了,也失望了。他的世界观从此发生了转变。卓别林在《凡尔杜先生》和《舞台春秋》里扮演的已不再是角色,而是他本人。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更多的是自己的失望之情——在这两部电影中,他都救下了别人,但就是救不了自己。

和另外一些大师一样,卓别林的后期作品中的台词——尤其是我们看来属于说教的台词——特别多。他似乎并不介意这些台词影响到了电影本身的节奏。卓别林很清楚他的时间快走到尽头,那些完美的无声电影他早就拍过了,于是他的不再追求电影本身的完美平衡,而是尽可能多地表达他对人生的看法。在最后的时间里,他决定只为自己而拍电影。

最后的最后,他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人生不过是些“喧哗和躁动”,毫无意义,同时这个世界永远都不会变好。我们最终看到,乐观最终变成了悲观。

在卓别林的内心深处,他只是一个极度孤独的人,一个渴望得到爱的人。在《舞台春秋》的结尾,他没有掩饰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他选择死在舞台边,死在摄影机前,那是他真正的归宿。

舞台春秋Limelight(1952)

又名:舞台生涯

上映日期:1952-10-16(英国)片长:137分钟

主演:查理·卓别林 巴斯特·基顿 克莱尔·布鲁姆 奈杰尔·布鲁斯 悉尼·卓别林 

导演:查理·卓别林 / 编剧: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舞台春秋的影评

凝
凝 • 皱纹
m
m • 告别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