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2019年《网络谜踪》第一部在网上山呼海啸一般的盛况,时过五年的《网络谜踪2》可谓悄无声息,网络上线已经快一个星期过去了,但各方面的宣传和讨论似乎仍然不曾浮现,就像它与第一部片名《Searching》相对应的第二部片名《Missing》一样,电影本身也如同幽灵一般missing在了互联网的深处。不过我相信这电影跃入公众视线只是时间问题,毕竟平心而论,无论是创意还是成片质量,《网络谜踪2》即便不放在这几年创意匮乏的小成本悬疑片题材下,也仍然能够称之为一部颇具亮点的诚意之作。更为可贵的是,它作为一部续集,在完全继承第一部手法和风格的前提下,其叙事节奏的把控甚至更加得心应手与炉火纯青。换句话说,《网络谜踪2》很清醒地找到了一部成功的悬疑片最关键的内核。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小说一样,一切外在表现最终都会归于两个核心元素,故事和手法。故事决定了电影在讲什么,而手法决定了怎么讲出来。普通电影往往在这二者之中需要权衡孰轻孰重,有其中一个足够出色,电影的整体质量就不会太差。而悬疑片对这两者的要求要更加苛刻一些。首先要确保故事足够吸引人,其次是为了实现悬疑效果,避免平铺直叙,而是通过各种手段来吊观众的胃口。说白了,悬疑片制造悬疑的核心要素,就是如何控制观众的信息量。让观众或是有所期待,或是有所担忧。比如观众只能得知部分信息的时候能否对后续剧情的发展保持好奇;或者当观众知道的信息多于主角时,让他们替主角感到担心;又或者让观众先入为主地以为自己是全知的,直到最后才揭露一个与观众的认知完全颠覆的真相来达到反转效果。

如果故事过于低级,比如主角的行为不符合逻辑,就犯了悬疑片的大忌。故事没写好,就会发生“主角明明能够用另一种并不难想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却没有去用”这种在三流悬疑片里经常看到的降智情节,这个时候观众就不会再代入角色,替主角担心,而会跳出电影,嘲讽剧情设计者的愚蠢。而手法不到位则体现在很多时候调整一下叙事的方式、顺序或者节奏,可以把故事讲得更好看。就像很多电影会让人看完以后发出“可惜了一个好创意”的感慨,就是因为手法过于平庸,没有把好剧本发挥出来。

但也有一些剑走偏锋的精彩悬疑片,比如早年间非常经典的《控方证人》或者《十二怒汉》,属于以故事为主,而不太注重手法表达、运镜、场景调度或者叙事顺序却依然大获成功的电影,不过这样的玩法需要故事和表演都非常出色,让人无暇他顾,属于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高度。又或者早几年很风靡的小成本室内悬疑片,全靠几个人在对话来撑起一部电影。这样的电影对剧本和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否则一个优秀的悬疑片在故事和手法这两者上都必须严肃对待。

那么如今的以《网络谜踪》系列为代表的一批电影,则刚好与之相反,形式大于内容,重手法而轻故事。手法上精雕细琢、着重设计,然后配上一个不追求极致颠覆和深刻内核,但又能保证足够完整和足够精巧的故事,算是在悬疑片上另辟蹊径,走出了出一条与前人不同的道路。

电影的最大特点依旧是录屏手法。作为生活在21世纪这个互联网、智能手机和各类app发展到泛滥的城市人群,大家都不要假装没上过网。更何况有第一部铺垫在前,导演虽然换了,但编剧还是第一部的两个编剧,因此在续作中似乎对观众对这类信息的接受能力更加胸有成竹。在几乎没有任何指引的前提下,从第一幕开始就对观众进行了高密度的信息轰炸:上下翻飞的聊天窗口、闪转腾挪的打字输入,以及能用缩写就不用全拼、能用表情就绝不打字的高频聊天方式,都让观众瞬间和女主精神同步,用最简单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观众带入到第一人称的女主视角。仅仅这一个手法,就让那些需要缓慢铺垫而让观众代入的传统叙事电影难以望其项背。这不是能力高低的问题,而是该题材天然自带的表达优势。没有什么比让观众直接看到主角的聊天框更容易代入主角身份的手法了。

而随着剧情的逐渐展开,导演也开始自己的才艺展示:从简单的视频聊天短信聊天到各类网站、软件的无缝切换,不仅把倒车雷达的屏幕都用上了,甚至融入了第一人称智能手表摄像头探险这种在伪纪录片里经常采用的手法,摆明了告诉你:看看我这几年又想到了多少录屏电影的玩法。

当然其效果也肉眼可见的成功。即便我们都知道这是个用手机可以做到一切的时代,却还是不能不感慨其创意之密集,花样之繁复,直到电影结尾,几乎都没有看到什么重复的手法。能看出导演的创意丝毫没有被录屏这个看似单调的题材所限制,反而在这方寸之地中延伸出了无限的可能性。

但以上这些只是手法这个大命题下的一部分,只能叫做拍摄创意,真正让我肃然起敬的,则是电影对悬疑节奏控制之巧妙、观众情绪把握之精准,加之情节反转衔接之流畅、伏笔线索布局之井然,在观众与主角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前提下,配合悬疑感非常强的音效和配乐,有几个镜头当真会给人一种山重水复间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震撼。这就要说到悬疑营造的节奏把控了。

从来没有单纯的节奏控制,好的电影一切都是为了剧情核心服务的,在这部电影里,对于节奏的控制远远不是单一的手法运用,而是从人物设计就开始的。

尽管第二部和第一部的故事是完全独立的,但如果你还能记得第一部的剧情就不难发现,第二部似乎是刻意和第一部形成一种对应的关系,或者说在尝试换做另一个切入点,却来解决同样的问题。第一部讲的是擅长使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女儿失踪了,留下一个几乎对社交网络没什么研究的父亲,求助无门,被迫研究女儿日常在网上的各种资料、发布的帖子、上传的照片,随后抽丝剥茧找到线索。而第二部则刚好相反,是一个连siri都用不明白的母亲突然失踪异国他乡,留下一个对这些对社交网络运用娴熟的女儿,上演了一场足不出户的赛博飓风营救。

尽管只是一个简单的角色互换,但是对电影的节奏影响是深远的,甚至直接改变了电影的叙事基调。第一部的父亲是从对女儿的一无所知开始入手,通过研究她的电脑和主页逐渐了解她的日常、作息、习惯和各种信息,所以电影本身的节奏也是由浅入深,徐徐展开的。而到了第二部,正是因为女主对电脑和现代科技运用得十分自如,才能有文章之前提到的,在电影一开场就给观众劈头盖脸砸来各种信息的叙事方式,也才有了后面当女儿意识到母亲不见了之后,开始从自己擅长的方面入手,打电话、查街景、翻邮箱、搜记录、雇跑腿一系列行云流水的策略,一起手就将海量的信息抛给观众,之后再一个一个深入挖掘。

这就给伏笔的埋设留出了非常大的空间。比如在女儿宿醉过后打开电脑处理各种留言和短信的时候,屏幕上就一闪而过地提到男同学让她帮忙找自己的智能手表,却被女主顺手忽略了。而这个手表在女主的闺蜜找她的时候又一次被提及,说是被猫叼走了,女主又一次没当回事,一直到最终她需要手表的摄像功能,才一下子想起来这个手表的存在,手表也成为了影响后续剧情的重要道具。那么假如之前没有见缝插针地提过几次这个手表,而是女主要用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对了,我家有一个智能手表,于是找出来戴上,然后解决问题,尽管就功能性而言是没区别的,但在叙事的流畅程度上会显得非常突兀,远远不如现在这样很早就将手表这个细节植入电影,却在最关键的是后才拾起这条线索这么巧妙。

同样的手法在电影中俯拾皆是。比如一开始进不去的邮箱密码、比如妈妈的男朋友给自己发来的照片、再比如女主和父亲小时候录的家庭录影,以及在父亲节当日女主发到ins上的合照。与那种不断发现新线索解决问题的电影刚好相反,本片是把所有的线索都在很早期就展示给女主,同时也甩给观众,但是女主却不知道这些信息中隐藏了什么,直到后面与不断发现新信息相结合,再翻回来使用之前就拿到但一直没用到的线索,将一切都连起来,从而实现突破。

像什么?是不是和这几年非常流行的密室逃脱异曲同工?

是的,整部《网络谜踪2》其实就是一个发生在互联网信息茧房的密室逃脱游戏。

在传统的真人游戏中,会把玩家关进一个封闭房间,给你一大堆的线索但是不告诉你怎么用,需要你仔细观察环境,比如发现这里有把锁,然后才去之前给你的信息里去找钥匙。这种用现有资源不断解决新问题的玩法就是密室逃脱的经典策略。而这部电影就是把女主扔进了这样一个由互联网信息组成的密室之中,母亲的邮箱就是一个箱子,她一上来是打不开的,但随着剧情发展,等她收集到足够多其他线索,再翻回来开启箱子,从而获取到一系列全新的关键信息。

这是本片导演玩得最成功的一个手法,也是和其他传统悬疑片最大的区别之处,甚至隐隐开始有本格推理的影子。而这种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路,在此前更为著名的一次应用,不是悬疑片,而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科幻电影,叫做《火星救援》。

《火星救援》的设计思路就是一个标准的不断遇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将上述设计思路运用到极致的典范。主角被孤身一人扔在火星,手里就只有这些资源,并且在一上来就全部给他展示在面前。但他并不是一上来就能用到,只能在逐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回去设法利用这些资源。比如一上来就提到的被拉走埋起来的放射性核电池,就在主角需要跑长途供暖的时候成为了一个精彩的伏笔。类似的设计在电影中数不胜数,而在原著小说中遇到的问题更是要比电影拍出来的更加复杂和曲折,其原著作者安迪威尔就是这方面的设计大师。在他几部长篇小说中都非常娴熟地运用了这样的设计并解决问题的思路。过两年上映的《挽救计划》电影版不出意外的话,一定又是一场精彩的太空求生盛宴和逻辑思维头脑风暴。

看过《火星救援》人应该对马特达蒙不断遇到各种各样新问题然后一个一个解决掉的过程都印象深刻,这也是为什么《网络谜踪2》能做到不断刷新你的注意力的重要原因。因为问题本身是不断刷新的,女主需要找到母亲只是一个宏观的思路,就像马特达蒙要回到地球一样,但具体怎么操作和实施,是一系列非常繁复的过程。导演和编剧最见功力的,就是将这个繁复的过程事无巨细地一点一点拍出来,并且不能有明显的硬伤。之后在这个将计划逐步付诸实际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意外,主角也正是在这种遇到意外、处理意外的过程里,一步一步接近最终目的的。所以观众要面对的,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大命题,而是每个五分钟十分钟就不断蹦出来的新问题,这比任何宏观的大问题都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更进一步,如果导演再让这些问题彼此形成交集,安排主角去并行处理几个不同问题,对观众的吸引力也会成倍地上升。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几年阿加莎风格的封闭空间谋杀案题材的改编作品口碑越来越差,吸引力越来越疲软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推理电影只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主目的,即凶手是谁。而解决的方式也只有把在场的所有人都过一遍筛子这一种手段。缺乏不断刷新问题的刺激感,观众看得越多,其吸引力自然就会减弱得越厉害。

因此才说《网络谜踪2》看似手法新奇剑走偏锋,但其内核却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悬疑片教科书,将线索的埋设与揭露设计得非常巧妙,足可以让这几年萎靡不振的悬疑片市场为之一振。

抛开悬疑片的设计思路,电影提出的就还是五年前第一部的主线命题。那就是现代社会万物互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跳不出的家庭关系。让人在对个人隐私近乎完全透明的互联网时代的恐惧的同时,也让人看到真正互联网发达的社会是个什么样子。邮箱,手机号,社交平台,信用卡,实况直播,街景,卫星定位,行程记录,异地雇佣,以及加密对话,屏幕监视,远程语音助手,所有的东西在各自体系极其发达的同时,又都互相并联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状结构,并且都可以被一个普通人在一天之内利用,让人见识到互联网的真正魅力。这还只是一个熟练运用各种app的普通人就能做到的,若是一个经验老道的黑客,或是手握特殊权限的软件公司的技术员,又或者一个能够获取官方数据的政府职员,恐怕其利用率和利用范围都会翻十倍不止。

最后想说的是,这样的电影是恐怕会再一次让很多人意识到他们又该意识到自己身处的简中局域网是一个多么狭窄逼仄的小坑了。莫说这些万物互联的网络体系,在这个小坑里你发个微博都会404,百度搜相关信息前三页都是广告,登陆网站先让你手机扫码和人脸识别,上个星期的新闻已经凭空从网上消失……若是网络谜踪放在本国,其最为困难之处,大概就是在如此可笑的网络环境下从浩如烟海的垃圾信息中里筛选出那么一点有用的信息吧。

(完)


网络谜踪2的影评

乐儿
乐儿 •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