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片中的二元对立

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对神话的研究中发现,对神话的研究就是想通过这种研究找到一种对全世界人类普遍有效的原始逻辑或思维原则。这种逻辑和原则之一就是二元对立。作为二十世纪造梦工厂的好莱坞,其大量创作和生产的类型片,就是一种对古老神话的逻辑和原则的现代式演绎。我们试以著名歌舞类型片导演斯坦利·杜能1955年拍摄的影片《七对佳偶》为例,来探究一下这个“神话”中二元对立的世界。

亚当·帕拉蒂和他的六个弟弟生活在一个偏远农场中的小屋里,傍临这个农场的,是一片荒凉的森林旷野。只有到了要进行农作物交易的时候,亚当才会到一个附近的小镇上去,将他们生产出来的农牧产品卖出去,并购置七兄弟必需的生活用品。在这里,帕拉蒂七兄弟所生活的这个偏远的农场就与这个相对富庶和发达的小镇形成了一种二元对立。农场的荒蛮和小镇的文明,就是这种对立的集中体现。从表面上看来,亚当这个蓄着浓密大胡子的男人与小镇上的居民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而除了必要的产品交易,他似乎也并不想与小镇上的居民发生任何联系。可是问题很快来了,这个供七兄弟生活的偏远农场中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而正直青壮年的他们似乎都迫切地需要一个妻子。这个棘手的问题要由作为大哥的亚当来首先解决,而他也只能在这个还不算太遥远的小镇上来觅得他的妻子。幸运的是,小镇上一个温柔贤淑的姑娘米莉很快地和亚当一见钟情了,于是亚当欢天喜地地驾着马车将米莉带回了家。

如果说影片开头中农场与小镇的对立还只是因地域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显得表面化的话,那么当米莉作为一个“文明人”真正生活在了一个“荒蛮”的家庭中,我们才得以看出这种对立在人物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上的显现。米莉在嫁到亚当的偏远的小屋之后,意外地发现亚当还有六个和他一样粗蛮野性的弟弟同他生活在一起。而且他们外表肮脏邋遢,身上的衣服很久也没有换洗过,还时不时地因小事而打架。这些都是在小镇上作为一个端庄淑女的米莉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于是米莉想尽一切办法来改变七兄弟这种糟糕的状况,她命令他们换洗过内衣之后才可以吃早饭,并且教授他们餐桌上的基本礼仪。为了使六个弟弟不要经常打架,米莉告诉他们如何才能表现得像一个绅士,还有如何行事才能迎得小镇上女孩子们的欢心。检验米莉“教学”成果的时刻到了,亚当和米莉带着他们的六个弟弟去小镇上参加了年轻人们的午餐会。开始时农场上的几个小伙子还表现得落落大方,深得姑娘们的欢心,但是很快他们便与小镇上的小伙子们大打出手,使得午餐会最终乱成一团。可以看出,来自文明世界的小镇居民始终对偏远农场中的几个野蛮的兄弟怀有深深的敌意,而这种敌视正是文明与野蛮严重对立的结果。

除了这种文明与野蛮的对立,导演还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两性的对立,这体现在男人和女人对待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上。在影片的开头亚当在带着他的物品与小镇上的商店做交易时,戏谑地说道:“你们这儿的柜台里难道没有老婆么?”亚当之所以要娶一位妻子,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七兄弟的住舍像猪窝,他们食物的味道也不好,亚当觉得找一个老婆很可能会帮助他们改善这种糟糕的环境。可以说,在亚当眼里,妻子更多地是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物件,而不是自己对女人爱情升华后的对象。但是在女人那里,婚姻则明显是纯洁爱情的产物,她们对爱情和之后的婚姻结合都抱有非常浪漫的憧憬。米莉在跟着亚当回家的路上说道:“当我在客栈的时候,听见男人们为晚餐大声嚷嚷的时候,我就想如果只为一个男人烹饪,那该有多美妙。只为一个男人!”正是这种对于婚姻生活的不同期待,使得亚当和米莉在他们的新婚初夜就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米莉认为亚当不是要一个妻子,“而是要一个厨子,一个洗衣妇,一个女仆。”而亚当辩解道:“在旷野里生活艰难,一个男人当然需要一个可以依傍他工作的女人。”亚当和米莉,男人和女人,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是指引他们结合在一起的内在动力却是如此不同。男人渴望婚后的妻子给他们带来各种实惠,而女人则认为婚姻只应该是浪漫爱情的结果。男人和女人的这种对立,其实也是一种实用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


歌舞类型片中二元对立的融合

在斯特劳斯对神话的研究中,他不但提到了神话中二元对立这个基本法则的普遍存在,还提出了神话是如何操纵和利用这种对立法则的。他指出:“神话思维总是从对立意识出发,朝着对立的解决而前进。”也就是说,神话不但要提出问题,还要尽可能地解决问题。

在好莱坞类型片专家托马斯·沙茨的专著《好莱坞类型电影》中,他把众多的好莱坞类型影片分为由男性主导的秩序类型和由女性主导的融合类型。而这部典型的好莱坞歌舞片《七对佳偶》无疑就属于这种由女性主导的融合类型。这种类型“通常有一对(情侣)或者一群(通常是家庭)主角。他们个人和社会的冲突是内化的,被转化为情感语汇,他们人际之间的对抗最终屈服于秩序良好的社区的需要。融合总是通过浪漫爱情来发生。在经过最初的敌对之后,这对人在最终的拥抱中发现了他们自己。”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导演斯坦利·杜能是如何将《七对佳偶》中的二元对立进行融合的。在亚当如实地表达了自己和兄弟们的艰难处境,因而需要一位勤劳肯干的女人来帮助他操持家务之后,他又说到:“如果她有比矢车菊更蓝的眼睛,在阳光下她的头发如小麦般淡黄,他才会认为自己得到了真正的幸福。”也就是说,亚当作为一位奉行实用主义的男性,其实他在内心深处也是对美好的恋爱怀有期待的。寻觅一位勤劳能干并且可以成为自己生活得力助手的妻子的愿望只是亚当作为一个偏远农场主的一种迫于生计的无奈,而每一个男人当然都希望迎娶一个不仅能干还要美丽多情的女子。在这里,一种男性对于爱情的期待(虽然在生计面前,爱情是居于其次的)很好地迎合了女性对于婚姻中柔情丈夫的需要,于是亚当和米莉的矛盾很快就得到了化解。

可是亚当的六个弟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那次以打架收尾的午餐会失败之后,六个弟弟很快就陷入了对小镇姑娘们的相思之中。这时,大哥很真诚地说出了一句关于爱情的箴言:“爸爸说过爱情就像麻疹,往往一生只有一次,而你越年老,就越难得到。”在这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六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对小镇姑娘们的感情是发自真心的。那么,这些粗犷中带点野蛮的小伙子是如何捕获文明小镇中几个温柔淑女的芳心的呢?这时,导演引入了古罗马萨宾女人的典故。萨宾人是居住在阿比奈斯山脉中央的一支古意大利民族,罗马帝国的一位部落领袖罗穆吕斯早就觊觎萨宾女人的财产和美色。于是罗马人在邀请邻邦萨宾人参加自己的宴会时,悄悄地打入萨宾城,抢去了那里年轻美貌的妇女。于是,几个兄弟将这个古老的传说如法炮制,在深夜悄悄地潜入小镇,将六位心上人掠夺到了偏远的农场小屋里。在这里,六兄弟其实采取了一种和他们的身份相适宜的一种野蛮入侵的方式,来对文明的小镇进行了一种非法侵扰。这种侵扰使本来就不融洽的小镇居民和农场兄弟的矛盾对立更加激化了。

在小镇的姑娘们刚刚被掠夺的时候,她们还怀有非常强烈的恐惧和厌烦情绪,可是在与兄弟几个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小镇的姑娘们逐渐爱上了英俊帅气又敦厚淳朴的六个兄弟。这种爱情是青年男女之间基于本能和自然的互相吸引,这种爱情战胜了粗野的小伙子和文静的淑女之间的天然隔阂,完成了一种野蛮与文明之间的相互驯服。可以说,用这种爱情的润滑剂来调和小镇姑娘与六位兄弟的对立的方式,与上文中用爱情来调和亚当的实用和米莉的浪漫的方式如出一辙,是歌舞(喜剧)类型片中融合男女主人公的一种惯用方式。

但是在驯服了小镇的姑娘之后,小伙子们的磨难并没有结束。如果说爱情确实可以化解男性的和女性的之间的对立的话,那么小镇居民文明的生活方式与偏远农场小屋中的几个兄弟对女人的肆意掠夺之间的对立则是更加根深蒂固的。很快,春天到来了,阻挡小镇和农场之间的大雪融化了,小镇中几个女孩的父兄赶到了农场,准备夺回这些本属于文明小镇的女孩。这时女孩子们早已经深爱上了农场上的小伙子们,她们不愿随父兄回到小镇。于是这个关于小镇和农场的尖锐对立的矛盾又一次出现了。正在这时,一个奇迹出现了,米莉刚刚为亚当生下的婴儿大声地哭了出来,所有的父亲似乎都以为这个婴儿可能是自己的女儿所生的孩子。于是他们放弃了将女儿带回小镇,而是请来牧师,为农场的小伙子和小镇的姑娘举行了一场有趣的集体婚礼。化解小镇与农场矛盾的要素居然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而这种在现实中的“不可能”放到好莱坞歌舞(喜剧)类型中,不但可以让观众信以为真,而且观众还会为这种别出心裁的设置感到诙谐有趣。

美国电影评论家莫莉·哈斯基尔曾这样评价过某些情节剧的叙事解决范式:“如此多的大团圆结局,它被迫的热情和灵巧的逃避只是增长了黑暗和绝望将跟随婚姻而来的怀疑,这种女性电影通过细心地矫饰反而所证实的怀疑。”可以说,好莱坞歌舞类型片中将二元对立进行融合的方式,确实显得轻浮讨巧和避重就轻,但是这种类型片从三十年代起就被大量生产和消费,至今依然长盛不衰,足见其借鉴自神话模式的恒久经典的艺术魅力。

七新娘巧配七兄弟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1954)

又名:脂粉七雄(港) / 七对佳偶(台) / 七对佳侣

上映日期:1955-07-21片长:102分钟

主演:简·鲍威尔 霍华德·基尔 拉斯·坦布林 

导演:斯坦利·多南 / 编剧:艾伯特·哈克特 Albert Hackett/Dorothy Kingsley/弗朗西丝·古德里奇 Frances Good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