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常规的想象中,如何去写一个关于听障家庭和生长于其中的健康女孩的故事?这个故事还要关于梦想,关于青春,关于爱。我能想到的都是一些非常俗套的结局,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健听女孩是个很套路的故事。但是无论是编剧还是观众,我们永远只能站在门外观察他们,无论是多么温柔的笔触,对他们来说都更倾向于同情,而他们中的所有人都已经是生活的勇者,对于他们来说,我想最不需要的就是同情。

值得一提的就是片中最为高光的部分,我们在那一首歌的时间里曾经短暂地到访过他们的世界。戴锦华教授说过,音乐是纯粹的时间艺术,而电影则是时空艺术。即使他们失去了那个有关声音的世界,但在那首歌的时间里,在那个小小的礼堂里,我们有一刻共享了彼此的世界。

第一秒的紧张和彷徨

当露比在礼堂里穿着妈妈精心为她挑选的红色裙子唱着《you are all i need to get by》的时候,其他观众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但只有露比的家人们露出些许惊慌的表情,他们被音乐隔离在外,只能努力地观察别人的表情从而做出适当的反应——别人鼓掌他们也鼓掌,别人起立他们也起立。然而紧接着下一秒,这种紧张和局促就通过第四面墙的打破,转移到了观众身上。那几十秒的安静让我以为是电脑坏了,直到我调大声音仍然什么也听不到的时候,在我自己的那个房间里,我看着无声的画面,有些局促不安。但我很快意识到,即使失去声音,我还是能在那首歌的时间里,在这个安静又闭塞的空间里感受到电影想要传达的意义。我们永远没有可能与听障人士共情,除非我们成为他们。就像电影中的哥哥说的那样,不必等到他们来与我们交流,我们去尝试理解他们也许是更快进入他们世界的方法。

第二秒的理解与震撼

但电影能做的始终有限,当我们和露比的家人一起走出那个礼堂的时候,声音仍然在我们之间划下了一道巨大的鸿沟,我们无法理解彼此,就像露比的父亲看不懂唇形也不知道女儿在唱什么歌。我觉得这个设定其实很有意思,其实在普通的父女关系中,即使通过语言交流,父亲也常常不能理解女儿在想什么。当父亲问出那句,今天你们唱的歌曲是关于什么的时候,那是他在女孩世界外的敲门声,虽然此刻寂静无声,作为观众我却觉得震耳欲聋。一开始露比唱得很轻,因为她知道父亲听不到,她想尽快结束这首歌,她害怕父亲会觉得局促不安。接着父亲把手放在她的脖子上,用手在感受声带的振动,在感受她歌声的具象化。他让女孩唱得大声一点,而这一刻,虽然没有作任何处理,我却可以忽略到女孩的歌声,真正感受到听障人士的世界,在这一刻,即使我是非听障人士,我都好像能真正地感受到作为听障人士的父亲用手感受着声带的振动,从而感受到了女孩的歌声。我想,那一刻他听到的不仅仅是女孩的歌声,还有她的心声。这一定比我们能听到的音乐更美妙。

第三秒的感动与治愈

当露比最终在家人的陪伴下去参加选拔的时候,我感觉已经预料到了结局,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她有愿意帮助她的老师,也有爱她的家人,一定是圆满的结局。但当露比唱起《both sides now》,她为了后排观看的家人使用手语的时候,配合歌词:我想我一点也不了解云,即使我从两面看过云的样子。但云也会成为雨和雷,也会挡住我的去路。尽管露比唱的一直是我一点也不了解云,这是我们和听障人士之间永远无法跨越的障碍,即使爱也无法跨越一切,我们也许用云无法了解生活的真谛,但是生活一定会因为爱而继续。不需要这是个多么完美的结局,不需要家人一定是非常真诚温柔又强大的,不需要我们洞悉生活的真谛,但我们仍然跌跌撞撞地前行,这就是生活的意义。

通过这首歌,通过这部电影,我们曾短暂地到访过他们的世界,也许这条我们和他们之间横亘着的鸿沟不会消失,但这是我们向对方跨出的第一步,而每个观众都参与其中共同创造了这部作品,我想这就是电影的意义所在。


健听女孩的影评

Amélie
Amélie • 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