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开头,是个小女孩以好奇地态度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父母在厨房的亲密行为,妹妹的爱美举动,教堂里牧师的说辞和与教徒的暧昧,这些幼年的回忆都深刻生动地印在女主角的脑海里,并且对她的人生观、世界观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女主角的母亲意外流产了,然后跟丈夫离婚了。(这里没看懂,难道是因为丈夫没照顾好自己,所以把流产怪罪到丈夫头上?)
茫然无措的女主角来到了教堂。因为好奇,所以她举手示意听见了上帝的呼声,加入了信徒的行列。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宗教。
宗教对于人类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这是女主角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幼年期的孩子,意识萌芽还停留在对外界的探索。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小女孩时期的女主角去借了一本成人读物,但是图书管理员不允许。这种对性的困惑一直埋在女主角心里。(传统的错误的教育观认为人类的性意识开始于青春期,很大一部分中国人都这样认为。)
到了青春期,女主角终于如愿以偿得借到了成人读物,并开始注意到异性的魅力,坠入了爱河。
这个时期的她,远离宗教信仰,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形成并发展。
意外怀孕的女主角,步入结婚礼堂,成为了家庭主妇。每天带孩子,顾着家庭,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写作理想。在一次车祸中,他们一家幸免于难,于是他们相信这是神的眷顾。
就是这次事件,使她和她的丈夫成为了虔诚的信教徒,经常与其他教徒聚在一起祷告、聚餐。他们开始学习经书的教义,企图能与上帝沟通。
这样平静的日子,确实给这个家庭带来了许多欢乐。
中青年时的意识就是服从权威与社会规则。
基督教大多如此,初加入的时候感觉很温馨,感觉自己多了很多朋友。等时间久了,你就不甘心受教条的束缚,并对教义产生怀疑和厌烦。
基督教的传播者,约束你的服装,你的言行,甚至连夫妻间的性生活也得按步骤来。于是女主角跟她的好友有了一些叛逆的举动,并以此为乐。有时候女主角脑海里总是浮现离经叛道的性画面,这是反抗教义的表现,按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想要让灵魂变坏的冲动。
她的好友后来得了脑癌,她不断地祈求上帝,却得不到上帝的回应。她的信仰开始动摇,并坍塌。这种不真实的信仰并她所抛弃。
只是不想信教了,然后牧师和朋友都开始把女主角赶出这个圈子,丈夫也与她分离。因为怀疑上帝是不被允许的。
独自居住的女主角,邂逅了邮递员,外遇的心思就此展开,她认为自己摆托了宗教,心灵得到了自由。这个时候的意识是挑战权威与传统。
可惜这个外遇被导演扼杀在萌芽中。女主角看见邮递员与别的女人在一起,于是她想到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想要重回自己的家。
她对教徒说,自己是被撒旦迷惑了,现在迷途知返,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原谅。但是大家对她的表现,表现得很冷淡,毕竟你离教过嘛。
作为一名无宗教信仰的人士,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拍得很真实,属于小清新的类型。它留给我的思索是:人类需不需要宗教信仰?当人们遇到无所解决的事情时,总是想寻求神的帮助。但是神并不存在,该发生的困难还是会发生。最后女主角还是重拾信仰,因为她从一开始只知道怎么信教,到现在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信教。
为了不做坏事,为了重新和家人在一起,为了拥有朋友。这就是我理解的更高境界。为了让神帮你解决困难,那种境界是肤浅的。利用神的名义获得幸福才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