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去看了一下伯顿在81年时登台演唱《卡米洛特》时的视频,意外地发现他的歌喉和61年首演《卡米洛特》时没有任何变化,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声音。如果不是看到视频里他那张已经衰老残败了的脸,只听声音的话,我完全不会想到这竟然是他在55岁的晚年时在唱这首歌。

我现在感觉我错怪伯顿的嗓音了,别人说得对,他的嗓音其实一直没有变。我所不太喜欢的那种浑浊雄壮的枭雄音其实在60年代就有的,感觉他是在有意控制自己的嗓音,根据不同环境不同需要,能够用不同的声线和音色来应对。

枭雄音其实是他在单独接受采访时习惯性使用的,大概是他最常用的声音。而我最喜欢的柔美优雅,像小提琴演奏着小夜曲一样,娓娓道来的嗓音,则是和泰勒一起时使用的。

至于在银幕上,他还有音域辽阔,极为圆润的朗诵音,如他所说“像加了爱尔兰奶油的薄荷咖啡”一样的旁白音,甚至在扮演同性恋时会有那种酥软迷人的小受音,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了。

59年时,当丘吉尔的生平纪录片《勇敢的岁月》在BBC刚刚开始策划时,有人去见了丘吉尔,问他想让哪个演员来模仿他的声音,朗读他的《战时回忆录》,他回答说:“把那个男孩从老维克那里弄来。”

伯顿听说后很高兴,“如果没有情节剧来表达出这位老人的伟大,单纯用声音叙述,就把老人的本质表现出来,那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他对丘吉尔演讲的诠释是第一无二的,他并不是单纯地模仿丘吉尔的声音,尽可能地接近丘吉尔的音色,把它变成一场惟妙惟肖的模仿秀,而是用他自己的音色,把这个伟人变成他自己。

因为制片人杰克勒维恩要求他提供“一种丘吉尔式的声音。”

因此,他用自己的叙事技巧来暗示丘吉尔的风格,同时又坚持众所周知的丘吉尔式节奏,恰到好处的停顿和多变的感染力。
他成功了。

作为叙述者,伯顿根本没有出现在屏幕上,但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表演,得到了大西洋两岸的观众的共同赞扬和认可。

伯顿说:“演员和政治家有很多共同点,我和丘吉尔之所以相处得很成功,那是因为我知道他的秘密——他是他们中最伟大的演员。”

《勇敢的岁月》在美国ABC的收视率很高,就像在英国BBC一样。

这段74年《帕金森秀》上他朗诵的正是1940年丘吉尔首次以首相身份在下议院会议上发表的著名讲话,“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其中包括"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这个名句。

这时候他刚刚和泰勒第一次离婚,处于大病初愈的阶段,人很瘦,脸也苍老了不少,但声音依旧雄壮有力,充满了伟人的气魄。 https://m.weibo.cn/5451102301/4234305175634251

暴风前夕The Gathering Storm(1974)

上映日期:1974-11-29(美国)片长:75分钟

主演:理查德·伯顿 弗吉尼亚·麦肯娜 罗伯特·哈迪 伊安·邦纳 

导演:Herbert Wise / 编剧:丘吉尔 Winston Churchill/Colin Mor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