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革命战争反对的是美国支持的古巴独裁者,反对方由卡斯特罗领导,1959年结束。战争胜利后,卡斯特罗从美国手中收回矿场、制糖业、烟草业为国有,卡斯特罗在建国初期向美国抛去橄榄枝,遭到冷遇。为防止哪天美国下手或者美国再扶植敌对力量,卡斯特罗必须找到一个有实力伙伴对抗美国,那时只有苏联合适,美苏冷战,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苏联也乐得在美国附近有个自己的小弟。卡斯特罗在1960年联合国大会上对美国人说:“是你们促使我们寻求新的市场和新的朋友,他们就是苏联和she会主义世界”。
1962年,美国发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基地,两架美国U2飞机拍摄了大量照片,肯尼迪严词要求苏联撤走古巴进攻性武器,并武装封锁古巴。赫鲁晓夫同意了,并提出美国从土耳其撤出类似武器。古巴方面反对,但并没有话语权。古巴导弹危机曾让人担心美苏动用核武器,但终究没打起来。后来古苏并没有闹掰,毕竟古巴不抱这个大腿又能依靠谁呢,后来苏联方面给了个台阶,给了些援助,双方又你侬我侬了。

1964年,和《我是古巴》同年上映的有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里面美苏核战的灵感肯定与古巴导弹危机有关。
1964年还有几件大事,苏联赫鲁晓夫被赶下台,后由勃列日涅夫接替。美国还在越南进行侵略战争。同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表现抗美援朝电影《英雄儿女》上映。那年在东京举办了奥运会。

这部苏联导演拍摄的电影是送给古巴革命战争的诗。苏联导演拍反对美帝的古巴革命战争,其目的可想而知,它带着些许政治色彩,四段故事都有着对剥削者和资本家的控诉和嘲讽,反应了被压迫民众的苦难和反抗精神。不可否认的是其超凡的摄影至今仍为人们惊叹,每段都有颇有灵性的长镜头,摄影机像被赋予了生命一样,在贫民窟、甘蔗田、城市和乡村间穿行、跳跃、仿佛在游走和呼吸,感知着人的悲愤、热血和希冀。
《我是古巴》真正让观众体会到,电影是商品,也可能是工具,但更是艺术,电影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是极强的。这里不得不提本片摄影谢尔盖·乌鲁谢尔斯基,他跟本片导演还合作了《雁南飞》,成为前苏联唯一获得戛纳金棕榈的影片,故事简单,镜头运用和光影对比绝佳。

《我是古巴》是苏联和古巴合拍片,产生于特定年代历史背景下,它的艺术价值和政治意义哪个更重要,自有后人评说。
估计当时没人想到制糖业仍会成为被美国制裁的主要标靶,困扰古巴至今。


我是古巴Я - Куба(1964)

又名:I Am Cuba / Soy Cuba

上映日期:1964-08(苏联)片长:141分钟

主演:塞吉欧·柯瑞里 Salvador Wood José Gallardo 

导演: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 / 编剧:Enrique Pineda Barnet/Yevgeni Yevtushenko

我是古巴的影评

兰可人
兰可人 • 6.3
ZXL
ZXL • 瞎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