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的剧情倒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个宇航员因为意外事故被对有遗弃在了火星上,然后又被救回地球的故事。涉及到的天体物理学的原理也不复杂——相比起诺兰的片子来说。但对很多很少接触天体物理知识的观众来说,最起码做到了严谨科学,这点远胜于借鉴了本片很多元素但硬伤较多的《流浪月球》。举例来说,月球没空气,火星有空气,这决定了二者在爆炸过程中的声音、飞行碎片的溅射的观感上有很大的不同,失重飞行状态下的角动量控制和变化,前者也比后者更逼真。

至于剧情层面的硬伤那就更大了,我倒不反对搞笑,但最好与常识和人性结合地自然一点,不然迟早是要毁掉观众的常识和审美的。比如被抛弃或者遗忘在一个荒凉的星球上的绝望与挣扎,马特达蒙演的很真实,但这种挣扎和痛苦中还是让观众充满了欢乐,就是一种艺术了。比如,因为他是一个植物学家,他想到了在火星上种马铃薯的办法。为了增加土壤肥力,他不得不去寻找和调制队友们留下来的奥力给,差点被臭味熏倒。灌溉需要的水量巨大,他想到了用液氢燃料制水,但制水过程中却因为计算失误发生了氢气爆炸,由于不知道自己与NASA的对话被全球直播而用了很多三字经怒怼领导等等。这些笑料都是以剧情合乎逻辑发展的方式嵌入进去的,一点做作的痕迹都没有,而后者则很难不让人觉得是在小品中插播科幻。

我唯一觉得,也是很多观众觉得出戏的地方或许是,本片出现了一个中国航天局无私地为火星飞船添加补给,省去其返地补给时间的情节。按理来说,美国可找的帮手很多,有欧洲航天局,日本,甚至俄罗斯也不足为奇——虽然美俄关系一般,但在太空领域的真诚合作却超过了半个世纪,但偏偏选了中国。有人会说,这是老美为了迎合中国市场做出的点缀,我同意有这一考虑。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这也说明美国观众的胸怀真大啊,要是我们拍个航空事故的片子,最后美国人或者其他西方阵营国家施予援手,我们又会作何感想呢?大概是重则痛批导演卖国,轻则用脚投票吧。所以我更愿意用更善意一点的心态去揣测导演的想法,他是个无意遏制中国,甚至欢迎中国崛起的和平主义者,并愿意放低姿态来接受这一现实。当然,这是14年的片子,现在的国际形势大概他们也不敢这么拍了,不禁让人觉得今昔何夕,恍若隔世。

很多观众都习惯性地认为好莱坞拯救片一般就一种叙事逻辑,就是一个或一群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这种确实是最多的,漫威英雄系列几乎全是这个套路,还有西部片、海盗片等等。其实还有另一种叙事逻辑被淹没了,那就是“个人被集体拯救”系列。而马特达蒙就是饰演这种片子的专业户,从《心灵捕手》、《拯救大兵瑞恩》、谍影重重系列,再到本片,共同组成了马特达蒙“受难系列”,他目前至少被好莱坞编剧们“陷害”并拯救了9次,不愧为被好莱坞拯救最多的男人。这种拯救从表面上看付出的人力物力,甚至生命代价看起来都超过了那个人的价值,这就有点违反逻辑。因为牺牲个人去拯救集体的理由似乎总有很多,但牺牲集体去拯救个人却在利益和道义上很容易面临严重责难,即便在个人主义文化盛行的地方也是如此,在集体主义指引下的我们就更不必说。那为什么还拍这玩意儿啊?

我考察了一下,马特达蒙饰演的这些“被拯救”角色,一般都至少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之一:他的死亡或者遗弃,会导致或社会的,或道德的“失衡”。背后其实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牺牲个人是否总是有利于集体,或者说这种牺牲有利于何种集体?囿于文化和政治传统,这是我们很少去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的潜意识已经默认了,所有个人,甚至是几个人的悲惨际遇是不值得“不惜一切代价”去拯救的,而用这一逻辑去补救一大群人的不幸则是理所应当。其实这是一种带有很强的功利主义的叙事,很容易成为官僚机器或者既得利益者推卸责任的接口。在本片中官僚机构就试图放弃拯救马特达蒙,但航天局内部成员的道德觉醒和集体“叛变”使这一拯救行动成为现实。正因为受难的个人是比群体要无助的多,更需要帮助的,我们是很容易感同身受的,抹杀这种感情也将付出间接抹杀了我们对群体的真实感情的代价。而我们又怎么知道任意个人的天赋、能力或表现出的道德情感是不值得珍视的?或许一旦我们选择牺牲或者放弃,对群体带来的损失或伤害可能远远大于拯救他所付出的代价呢?这些现象和问题其实都是值得反思的,对于我们这样的有着长久的压抑个人权利和个性的民族则更是如此吧,这也是马特达蒙受难系列的价值所在吧。


火星救援The Martian(2015)

又名:火星任务(港)/绝地救援(台)/火星人

上映日期:2015-11-25(中国大陆) / 2015-10-02(美国)片长:144分钟

主演:马特·达蒙 杰西卡·查斯坦 克里斯汀·韦格 杰夫·丹尼尔斯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 编剧:德鲁·高达 Drew Goddard/安迪·威尔 Andy We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