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歌》:请爱尔兰人给咱上堂动画课

如何把民族元素融入动画,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今天爱尔兰人给咱认认真真的上了一课。提名奥斯卡的《海洋之歌》姗姗来迟,算是一次迟到的补课,让刚刚被《大鱼海棠》刷屏的国人顿悟:这才是实打实花了六年心血的动画,把神话与现实结合的如此完美,即空灵凝炼,又温馨感人,瑰丽精美如一帧帧插画,丝毫不见那讨好式的“矫情”。

七年前的一部《凯尔经的秘密》,就已彰显了爱尔兰导演汤姆•摩尔对于图案造型的偏爱。《海洋之歌》延续了这种以圆弧为主的几何线条,辅以明亮的纯净色调,装饰化,平面化,摒弃了透视但又不失层次感,貌似简单,却需要对形神具有极高的提炼水平。动画中的这些灵感,来自于爱尔兰传统绘画,壁画,手绘经书等古籍,让人一眼就看出是凯尔特人的文化遗产。即便《海洋之歌》里采用了最新的手绘软件,也只是提高了制作效率,并没有丢失神韵。当年《凯尔经的秘密》亮相时,第一眼就相当惊艳:这不是咱小时候看的《天书奇谭》嘛!老神父的形象与“元公”何其相似,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先哲,同是为保“圣书”奋不顾身,在动画人的改编中殊途同归,果然“民族的即是世界的”。

几十年过去,变得只是工具技巧,不变的是文化传承,迪士尼的那种流水线模式,并未,也不可能统一全球。《牧笛》中的水墨效果,《火童》里的哈尼族蜡染,《九色鹿》里的敦煌壁画,《鱼童》里的剪纸...上美影的老前辈独创了如此多的技法,就是为了把民族元素融入动画之中,哪怕是《天书奇谭》开篇的一段油彩流动,其制作之巧妙,也非CG技术可比的。《大鱼海棠》让我们看到了这种传统上的回归努力,但与《海洋之歌》相比,仍明显感受到预期与实现的差距,简单堆砌的“东方元素”只会显得生硬,与角色,与情感的有效汇合才是关键。当然也并非一提到传统,就局限于二维手绘,《辉夜姬物语》,《艾特熊与塞娜鼠》的淡彩笔触很细腻,《阿祖尔和阿斯玛》的数码建模和贴图里,同样也蕴含着文明的菁华。仔细看《海洋之歌》的场景,公路上的汽车也是三维的,更不用说后期大量的电脑上色和渲染了。更何况,动画里除了画面还有配乐,常常是音乐声一起,民族性就立即凸显出来,譬如《蓝调之歌》,就是这样在爵士乐和印度曲风间无缝转换的。负责《海洋之歌》的配乐的,是曾经打造《放牛班的春天》的法国作曲家布鲁诺•古莱,他抓住了凯尔特音乐中善用人声的特点,充分发挥了海螺的音色与西尔莎的天籁嗓音,与纯净的画面相得益彰。

如同我们依然对《天书奇谭》里的狐狸精、县令、府尹们念念不忘,取自京剧脸谱的鲜明设定栩栩如生,《凯尔经》和《海洋之歌》里的众多角色,也都能在凯尔特人的文化中找到原型。导演莫尔对处女作也十分得意,乃至于《海洋之歌》也偷偷向自己“致敬”——小兄妹乘坐的大巴里,就坐着《凯尔经》中的小精灵“阿诗灵”。片中逃亡的那天是万圣节前夜,正是凯尔特人的“萨温节”传统,催生了今天孩子们扮鬼怪的西方风俗,童话于是便以这种形式与现实连接起来。在本与西尔莎的小小历险记中,他们遭遇了三位滑稽的“仙丘精灵”,躲藏在市中心的“仙堡”中,跌落到祭拜圣母的“仙井”里,偶遇年迈糊涂却又满腹童话的“叙述老人”,最后终于战胜了湖中心的猫头鹰女巫。这些都是爱尔兰人的古老传说,导演把他们都从童话里拣选出来,放在了满是电灯和汽车的现代社会里,目的不仅是讲述一个失去母爱的悲伤故事,更需要的,是成长中的坚强,悲痛后的释然。

即便是孩子们的睡前童话,也并非个个都浪漫可爱,所谓“妈妈变成海豹仙女走了”,其实是爱尔兰妇女难产的悲剧,伤心的父亲不得不用善意的谎言来安慰子女,自己却陷入悲痛中,难以自拔。《海洋之歌》里女儿是母亲生命的延续,西尔莎也具有吹响海螺的魔力,只要披上海豹衣,也会化身为这片海洋的精灵。这种物化人形,与穷小子生儿育女的“套路”,在世界各国的神话体系中都能找到影子,主角可以是仙女,金鱼,田螺,蛇,仙鹤,海豹...最后又免不了被识破,洒泪挥别,以悲剧收场。这既是农耕渔猎时代屌丝男的YY,又可以说是对自由爱情和美满家庭的渴望,总之在并不稳固的家庭环境中,受伤的总是孩子,所以他们更需要童话。《海洋之歌》里对母亲的怀念贯穿始终,但真正歌颂的却是兄长之爱,透着一种擦干眼泪后的坚强。本在解救妹妹的历险中,经历了自己的成长,消除了隔阂与迷茫,这又与《凯尔经》里的小修道士颇为相似。而父亲则是神话中巨人麦克•利尔的比拟,失去妻子后的悲痛欲绝,甚至让他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只剩下悬崖上的孤独,以及对现实的逃避(石化)。

比起父爱的坚守,母爱在动画中的解读更为复杂——强势的奶奶为了抚慰孩子,把他们从海岛故乡带到了大都市;猫头鹰巫婆玛查则把夺走所有人的“负面情绪”,包括儿子利尔,都变成了石头。这是又一次把神话引入现实,导演为她们设计了相似的面容,甚至由同一位女演员来配音,暗示其在家族中的领导地位。这种强烈的控制欲,不同于与海豹仙女的彻底放手,代表着两种极端的母爱,现实中都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深刻的印记。所幸在小兄妹归家路的终点,这两种母爱达到了一种妥协后的均衡,衰竭的妹妹终于得救,孤独的哥哥得以释怀,梦中的母亲重现温暖,就连奶奶(巫婆)也不再强势,海岛上一派融融。对于孩子来说,这是父爱与母爱的回归,对于成年人,则是对现代文明的逃避,对原始生活的乡愁。这不仅仅是一出童话,更是导演摩尔的家园史诗,当海平面上光芒万丈,满天神佛时,《海洋之歌》又能解读承出更宏大的自然主题——对生灵万物的悲悯,唯有像儿童般珍惜,守望。

海洋之歌Song of the Sea(2014)

又名:海洋幻想曲(台) / Le Chant de la Mer

上映日期:2016-08-12(中国大陆) / 2014-09-06(多伦多电影节) / 2015-07-10(爱尔兰)片长:93分钟

主演:大卫·罗尔 布莱丹·格里森 丽莎·汉尼根 菲奥纽拉·弗拉纳根 露西·奥康奈尔 乔·肯尼 帕特·绍特 科姆·Ó·斯诺代格 利亚姆·霍里卡恩 凯文·斯耶斯卡斯 威尔·柯林斯 保罗·杨 

导演:汤姆·摩尔 / 编剧:汤姆·摩尔 Tomm Moore/威尔·柯林斯 Will Collins

海洋之歌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