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重看电影中,找一些bonus。

1. 片头结束后asha夫妇首次出现,此时二人爱情火焰正旺盛,可以看到asha的吉祥痣是晕开在额头上的。恰与影片后面比诺蒂尼偷情后的额头呼应。

2. 比诺蒂尼清楚记得哪天是asha夫妇的结婚纪念日,这个细节也证实了她异常的变态的对于夫妻相关的一切事物的窥私癖。

再次更新。关于书中提及多次的《毒树》。

对比一下梗概,可以看出泰戈尔虽然依然有着思想局限性(比如对夫为妻纲心态的赞美等等),但无疑对寡妇更加同情,更加人道主义。

(关于童婚,电影里没有涉及批判,小说里有提及媒人在十岁出头就成了寡妇。这也是当时很普遍的。《毒树》作者般吉姆十岁时同一五岁女孩结婚,该女孩在十六岁时病逝,一年后他又与一十四岁女孩结婚。笑。)

近日终于找到了中文版本的原著小说,于是来补长评。

小说和电影同样讲述了一位美貌寡妇入侵并腐蚀掉一个完美家庭的故事。当然这很不道德,但道德与否并不是电影和小说讨论的重点。泰戈尔毫无疑问没有把比诺蒂尼当作负面人物描写:看过小说的人都会深刻记住她的聪慧机灵与勤劳美丽。但泰戈尔同时绝不否认她的贪欲和傲慢。这正是作品的重点——她是极其具有生命力的、有喜有怒、既恶毒又高尚的一个饱满的“人”。

“难道我就只有痛苦没有幸福吗?”

在传统社会,尤其是南亚传统社会中,女人是男人的私产。寡妇自焚习俗屡禁不止,寡妇改嫁从阿克巴时代被允许,但依然是少数中的少数。女性的一切世俗欲望都是不被考虑不被允许的。而比诺蒂尼,一半是这些欲望的集合体和表现物,另一半则是可以为自证清白而跳进烈火的传统女性悉多。作为一个寡妇,她不能有情感伴侣,在社会上无法拥有立足之地。她只能在丈夫贫穷的村落里一个人生活,至老至死。无望的未来诱发绝望,压抑的现实滋生孤独和欲望。而当她来到asha丈夫富贵又充满夫妇恩爱的家庭,孤独、嫉妒、虚荣、贪欲和爱欲全部都爆发了。最主要的还是对世界的不满与憎恨。“她丧失了…的机会,现在她要对世界举起箭了。”这丰沛的情绪以及单恋比哈里的痛苦使她勾引(我讨厌这个词,但不知道还可以用什么)asha丈夫。

asha是天真的稚嫩的纯洁的,当然也是愚蠢的。小说中她更加的…单纯稚嫩些。男主角最初当然陶醉于这理想的婚姻。就像每一个传统的男性,妻子天真可爱顺从,又一切都以他为中心,更何况在旧社会背景下,这是他首次合情合理光明正大地与女性亲昵。他是坚信“虽然是父母安排,但我的妻子就是我一生的爱人”这样传统又(试图)恪守道德的人。所以他最初排斥比诺蒂尼这个寡妇。大约无论在哪个文化,都有类似于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俗语。顺带一提,这份排斥也侧面描写了比诺蒂尼的困顿处境。

但他渐渐被吸引。不过同时,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他是有道德要求的人。

“莫汉德尔是这样的人。当对一个陌生女人的强烈好奇心吸引着他的时候,他就会变得低下。因此他迫使母亲让比诺蒂尼离开家里。”

电影里艾西瓦娅太美了,我们不自觉地把男主角的变心大部分归功于长相或偷情的特殊诱惑。但实际上,吸引他的是比诺蒂尼的灵巧和智慧。小说中比诺蒂尼帮助asha构思信件,结果既能让男方清清楚楚明白这封信究竟出自于谁,又让asha丝毫不觉。电影里比诺蒂尼则是那么先锐,能大胆地在联名信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也能果断地穿上西服,教朋友说该说的聪明话。

但总之,这段关系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比诺蒂尼并不爱莫汉德尔。小说中更明确些,她从最初有好感的便是比哈里。她之所以向莫汉德尔抛出诱惑,是因为她想把自己的人生从无趣悲惨中解救出来。这份冲动压倒了她的爱情,也由此毁灭了整个家庭。她并不想要莫汉德尔,却不得不要:莫汉德尔跑去村落里找她臭了她的名声,她连最后一个归处也没有了。二人不得不私奔。私奔后比诺蒂尼对莫汉德尔的百般刁难侮辱在我看来是她最丑陋的一部分。

在这个角色跌入丑陋谷底的时候,泰戈尔立刻让她的另一面出现。这一面与比哈里紧密相连。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比哈里都是高尚圣洁充满道德的。印象中他甚至苦修过。

他初恋般朦胧不自知地憧憬着asha。她的娇羞单纯符合了他对女孩的一切期待。可惜造化弄人,本应是妻子的人成了嫂子。对asha的感情他自己都不知晓,更何况他那么严肃克己。他一点也意识不到自己是为着憧憬的嫂子而排斥入侵者比诺蒂尼,反倒觉得自己是理中客。但他同时作为一个充满同情心的善良之人,他会为了比诺蒂尼的基本权利而说话。他知道她不可以再回到那个会有虎啸的村庄,认为她应该再结婚。这种疏离与关怀并行,无疑吸引着比诺蒂尼。

原著中比诺蒂尼热烈甚至变态地爱着比哈里。有一个情节,比诺蒂尼拒绝莫汉德尔欲离开,莫汉德尔焦急地抱住比诺蒂尼的脚。此时二人并无任何私情。但比哈里误以为自己的担心成真,愤怒推开想要说明情况的比诺蒂尼,却不知给她推伤了。比诺蒂尼坚持不去看医生,到了文章末尾才知道是为了留伤疤作纪念。

比哈里也顺理成章地被比诺蒂尼吸引。在最初他总看比诺蒂尼不顺眼,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爱的表现(笑)。他们俩能够唇枪舌战,彼此阴阳怪气互为对手,而这一切都是asha所远远不能给予的。聪明着实性感,更何况她也很漂亮。

“爱一爱我这个坏女人,多少变坏一点吧。”

然后她真正向比哈里倾诉她热烈的爱情,她亲吻他的脚。他—一个死板非世俗的人类—很轻易地被完全打动了。不再是对asha初恋一样远观着呵护的爱,而是更为痛苦又激烈的情感。但当场毫无发觉的比哈里拒绝了比诺蒂尼的恳求。他不知道那不仅是求爱,也是求生。

被拒绝的比诺蒂尼回到村落,然后莫汉德尔找来,村民排斥比诺蒂尼,她不得已与莫汉德尔私奔,同时对他极尽折磨。最终她还是幸运的。比哈里意识到自己的情感,想要拯救他挣扎在泥泞里丑陋不堪的爱人。

但比诺蒂尼自己把泥泞洗净了,凭着她高尚的爱情。

电影里比诺蒂尼迷雾一样地说不见就不见了。但我当时就很肯定这是因为她对比哈里或asha的良心发现,是愿他们从此不再被毒树缠绕的祝福(《毒树》是另一篇孟加拉语寡妇文学,在原著中经常被提及)。小说——小说处理得很失败,据说泰戈尔自己也十分不满意——明确地说明了原因。比诺蒂尼不希望比哈里的名声被她连累。寡妇再嫁终究是那个社会所鄙夷的。她终于意识到,哪怕自己毫无幸福可言,也绝不希望比哈里承受和自己一样的痛苦。

电影的末尾多么富有诗意啊。美丽又罪恶的女人在男人许诺终身之后突然不见踪影,她曾经的爱人和朋友恢复回从前的夫妻。那位有着共同昵称,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asha,读着比诺蒂尼从孟加拉写的信,朋友,一切都会更好的——然后历史事件出现,告诉你,才怪。

然后说一下小说和电影主要的差异:原著几乎没有提及时代背景矛盾。没有英国茶,没有孟加拉分裂,没有签名上书。比诺蒂尼与比哈里的情感纠葛更为清晰具体。

还有比诺蒂尼的先锋性。电影的比诺蒂尼相当反封建反礼教反传统,而小说中其实相反。小说里相当强调比诺蒂尼作为主妇的能力和对主妇“伺候”丈夫公婆生活的向往。电影里弱化了这部分,而强调她对传统的叛逆。电影中asha问比诺蒂尼,“你和白人学英语不怕被说闲话吗?”比诺蒂尼答曰“当我结婚后发现不能学了才害怕呢。”

还有些琐碎的差异:小说中比诺蒂尼(女主角)的丈夫是死于胃病而非传染病,asha(女主角被绿的朋友)婆婆的戏份非常之重,asha丈夫十分看重和asha的婚姻爱情,比哈里前期对asha的憧憬更加明确,而且为asha丈夫所知,甚至影响到夫妻二人的和睦等等。

最后,几个个人观点:

1电影颜值太高了,四个主角都很好看。

2电影里的比哈里迷死我了,小说里么…

3电影里的比诺蒂尼更加西化,更加大胆。是悲剧色彩浓厚的叛逆者与反抗者。小说里则更虔诚,宗教性和传统性都更重些,过于悉多,体现了泰戈尔在时代背景下难免的保守思想。我认为电影版更迷人。

4小说不如电影优秀。


眼中沙Chokher Bali(2003)

又名:寡妇之恋 / sand in eye

上映日期:2003-08-09片长:167分钟

主演:艾西瓦娅·雷 普罗森吉特· 查特吉 拉伊玛·森 莉莉·查克拉博蒂 Tota Roy Chowdhury Sonali Chakrabarti Sudeshna Roy Mousumi Saha Suchita Ray Chaudhury Zarin Chowdhury Abhishek Bose 芭拉蒂·德维 Charlotte Hayward Shadman Mahtab Mihad Josh Ilah Islam Nitol 

导演:日普帕诺·高仕 / 编剧:日普帕诺·高仕 Rituparno Ghosh/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Rabindranath Tag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