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03年的一部瑞典剧情片,改编自一本同名半自传体小说。本片曾获第76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但在国内很少引起注意,是一部被人们忽视的上乘之作。
校园暴力是常见的社会问题,也是不少文艺作品(包括电影)的题材。而该片以一所私立寄宿学校内的制度性暴力作为外在主题,但显而易见,它所映射的是一个更具野心的内在性主题:所有发生在校园内的不公和暴力,只不过是社会(或国家)不公及制度性暴力的一个缩影。
20世纪50年代,15岁的少年埃里克在家里受到继父无端的暴力虐待。尽管埃里克在学校是个学习和体育都非常优秀的学生,但由于存在校园暴力而且受到家庭暴力影响,他经常以暴制暴,参与打架斗殴,以致被学校开除。
埃里克的母亲只好把他送进另一所供富家子弟上学的私立寄宿学校,希望他能改过自新。而埃里克自己也决心绝不再与暴力沾边,全心为升入高中做准备。
然而,根据这所寄宿学校校方特有的不成文教育理念,学生群体在校园内的课外生活拥有高度“自决性”,即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管理彼此的行为。这样在学生中自然形成了一个以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独立王国:学生会骨干欺压普通学生、高年级学生霸凌低年级学生。各种以强凌弱的不公正事件和暴力行为层出不穷,而想要挑战这一制度的后果,轻则为一般性处罚,重则(如暴力反抗)将被学校勒令退学。
面对如此不公正的制度性暴力,埃里克面临两难抉择:为了升学而忍气吞声、承受欺压?还是为了尊严挺身而出、奋起反抗?影片剧情正是以此为焦点而展开。
影片传承了北欧电影惯有的冷峻、内敛风格,一些看似波澜不惊的镜头却照样能深深打动人心。影片结尾处,当埃里克与学校同室好友皮埃尔握手言别,之后骑自行车沿着街道离去。此时,背景音乐响起,主人公则迎面朝镜头缓缓骑行而来,一缕缕阳光打在少年平静而坚毅的脸上,最后,镜头定格。这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瑞典电影《教室别恋》,同是在结尾处,同是主人公形象的定格镜头,同是少年的离别,只为同样一个含义:少年已经长大成人。
(本文为原创,选自作者本人微信公众号:不一般的电影,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