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连着端午假期,我把《玩具总动员》(1~4)回看了一遍。也许这系列电影已经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很多次,有在央视6套看过,有小时候老师看班播放给我们看过,这是第一次集中完整地看下来。
小时候觉得这系列电影在教导我们不要丢弃玩具要爱护玩具,现在看发现它们真是个人成长和自我认同的史诗啊。自我的三个层次——“天生的我”、“潜在的我”和“本来的我”随着四部曲一部一部层层深入。
第一部要探讨的议题相对简单,也是自我的第一层次“天生的我”——我是谁及我是什么。巴斯光年认为自己是“星际超人”,而胡迪的自我认同是玩具,因此两只玩具的自我认同发生冲撞,引出一系列冒险。最后在胡迪的帮助下,巴斯光年接纳天生的我就是一只玩具形成新的自我认同。这让我想到,自我认同很像我们给宠物取名字。一开始叫她“欢欢”也许没反应,而叫多了狗狗就知道自己叫“欢欢”了。每个人也一样,我们慢慢地把别人贴给我们的标签内化成为自我认同,认为自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没什么用”、“总是把事情搞砸”。
第二部要探讨“潜在的我”——我的价值是什么。被冷落的胡迪由于一些波折找到了同系列的玩具,于是思考自己的价值到底是要当一个普通玩具陪着安迪,还是去日本当博物馆藏品世世代代供人参观。这很像一个人青春期的时候,开始质疑上一个阶段别人贴在我们身上的标签,思考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且自己的价值又是什么。

第三部则是探讨社会认同危机——我在群体中到底是什么。“被丢弃的玩具”既是社会给阳光托儿所的玩具们贴的标签,也是这些玩具自我定义的结果,凸显出被主人遗弃的玩具生活或内心漂泊不定的流动状态。巴斯光年等其它玩具由于误会安迪要丢弃它们,引发了群体的“社会认同危机”,和自我认同是“安迪的玩具”的胡迪发生冲撞。紧接着他们又和到了阳光托儿所这样“遗弃玩具群体社会”发生冲撞。这就很像一个人从班级这个社群单位进入到社会这个熔炉中,慢慢的就要和“礼尚往来”、“人情世故”等社会认同的价值发生冲撞,再寻找新的平衡点。

最后一部探讨“本来的我”——内心中那个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当然也可以说是因为和Bo的相遇或者是爱情让胡迪在最后仔细聆听内心的声音(出自分别时巴斯光年对胡迪的建议)。但更多的是胡迪随着对世界的认识更加丰富和深刻开始不局限于成为某人的玩具。最后抱抱龙问巴斯光年:“这意味着胡迪成为丢失的玩具了吗?”胡迪一直都在为主人、为同伴、为玩具而活,这次为自己而活找到了自己的胡迪无论在哪里,再也不会丢失了。

系列电影除了探讨自我的议题以外还有一个核心的母题就是关于陪伴。作为玩具要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是主人的成长,挑战的结果无非是玩具的分合及主人的更替。电影中胡迪送走安迪,送走一大波玩具伙伴让我想到那句话:没有人能永远陪伴你,但每一段都会有人陪伴你。也让我想到《致渐行渐远的朋友》这本书里写到的:尽管说来奇怪,但确实因变化际遇,你得到与失去,加入或被带走反而形塑了你自己的一生。换言之,流动的河流无法映照彼此,回忆的时刻却是一道辰光镜面。


玩具总动员4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