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太行之脊》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中。

《太行之脊》由张玉中执导,傅建文编剧,杨均柏、史鑫、裴兴雷、李君峰、杨轶然等担纲主演。该剧是一部反映抗战史实、庆祝抗战胜利75周年的献礼剧。讲述了抗战期间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杨均柏 饰)、邓小平(史鑫 饰)等率领下,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山期间的一系列战役战斗,从不同侧面再现了129师将士在太行山战斗、生活的精神风貌。

“我始终认为,在制作过程中既要做到历史节点、历史人物不能丢,也要做到唯剧所需,大胆拿来。在此基础上做好敌我几层人物的有效结合,以历史逻辑、艺术规律为准绳,可以以大带小,也可以以小见大,这样做出来的剧,就有了大家所期待的厚度。”

《太行之脊》是张玉中找到的“兼顾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同时又满足观众需求”的一部作品,在与影视独舌的对话中,他一步步道出了自己在《太行之脊》中的创作经。 导演张玉中正在讲戏

跳出套路,老瓶更要装新酒

在过去的抗日剧中,表现太行山一带战役的作品不在少数。一来,太行是“天下之脊”,自古“得太行者得天下”;二来,太行山对八路军抗战具有重要意义,太行革命根据地更是华北敌后抗战的重要力量。数量繁多,意义重大,《太行之脊》的创作之路并不好走。

“压力很大”,即使执导过颇多历史革命题材剧,但在张玉中看来,《太行之脊》依旧是一次高难度挑战。“你的叙事有没有新颖度?如何避免走老路?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重大历史题材的专家也都说,不要简单地重复以往影片的叙事流程,你的压力就更大了。”

不过,压力归压力,应战归应战。“我给这部剧的定位是革命历史题材正剧,但正剧并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历史。它应当是有创新的,当然这种创新绝不是一句轻易说出来的冠冕堂皇的漂亮话,而是一种贯穿整个摄制过程的行动。”谈起最初,张玉中情绪高涨。

接下项目后,张玉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头到尾梳理剧本的框架结构。

2012年,他拍了《刘伯承元帅》,对刘伯承的生平事迹非常熟悉。《太行之脊》的故事围绕着太行山上的129师展开,129师的师长就是刘伯承。

熟悉意味着游刃有余,更意味着难度激增。说到底,张玉中并不想走自己的“老路”。按照张玉中的想法,他想从之前的味道中跳出来,做一部让观众看了觉得新鲜的剧。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套路,张玉中选择了三个方面来破题。

其一,融入新的东西。包括对史实人物的最新研究成果、新公开的史料,给人一种揭秘感。

其二,要增加虚构人物的悬念感。他们的战斗表现、情感线索以及后续的谍战对弈,都要彰显出人物的命运感。命运感立起来了,故事的张力就凸显出来了,剧就好看了。

其三,要拍好战争的流程。打仗不应该只展现你死我活、狂轰乱战的一面,更要展现战前的精心准备与利弊分析。战争只是战争戏里的结果,只拍战争画面算不得拍好战争戏。

“那时我们装备稀缺,绝不可能贸然开战。指挥员要打一场仗,必须分析各方面的情况,就像刘帅有个著名的‘五行说’:任务、敌情、我情、地点、时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战争有胜有败,但决策的过程是很有意思的,鏖战之外的流程也很有魅力。”

比如,剧中八路军三次设伏七亘村。在同一个地方设伏三次,乃是军家大忌。日本人觉得八路军不会重复用兵,谁料在此处多次遭逢埋伏,场场溃败,逃得颇为狼狈。

再比如,发生在潞城、黎城之间的神头岭伏击战。神头岭是光秃秃的山梁,不适合打伏击战。但刘伯承却认为,伏击战的关键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最终大胜而归。

新的资料融进来了,人物悬念拉出来了,战争之外的魅力也展现了,《太行之脊》的独特味道就充盈了。基于此,一部推陈出新的抗战剧也就自然而然地渐具雏形了。

塑造好人物,是杜绝神剧的关键

张玉中不想拍一部抗日“神剧”。

必须承认,抗战剧霸屏的光景已经过去了。随着抗日“神剧”的频繁出现,观众对描摹这一时期的影视作品也逐渐出现抵触情绪。变着花样打鬼子、一举一动只为耍帅,实则是对创作者和广大观众的共同侮辱。在张玉中看来,好的抗战剧应当是“智商在线”的。

而这种“智商在线”,首先就体现在剧中角色的塑造上。

为什么会出现抗日“神剧”?归根结底在于编剧设置人物时未曾遵循正确的历史观。“从创作的敌我矛盾来说,那个时候是敌强我弱的,你不可能说冲上去就打赢了。你要基于当时的真实背景来创作,打持久战、打游击战,单枪匹马闯荡敌营是不客观的。”

也正是基于历史真实,《太行之脊》按照重量级不同设置了三类人物。

其一是如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多田骏、岗村宁次等重量级人物,他们多坐镇后方,纵贯主线,踩在历史的节点之上;其二是如刘伯承、邓小平、陈赓、日方的川岸文三郎、苫米地等驰骋沙场的指战员,发起战争,击退对手,他门是剧中的枢纽关键;色彩最丰富的则是裴勇、武大存、欧阳春等虚构人物,他们是那个时代小人物的“缩影”,是特定情境中的典型。

“历史是一部厚重的书,既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如将其艺术化、典型化,把这些人物放到太行地区八年抗战的大格局中,也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了。”为了达成史实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平衡,张玉中为他们设计了颇多前史。线性的表达有了,人物就厚实了。

这种厚实,更体现在导演对演员的严格要求上。用张玉中的话说,演员必须先“读懂”角色。这种“读懂”不止要理解剧本,更要理解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比如,饰演刘伯承的杨均柏,就阅读了《刘伯承传》《刘伯承军事文选》等大量关于刘伯承的相关书籍。

把角色“吃进去”不是目的,目的是能轻而易举地“吐出来”。基于此,张玉中为演员设计了很多下意识的“小动作”。于他看来,演员对人物的理解应当融到他惯常的动作之中。

“比如说刘帅,他可能经常处在一种思考状态,喝水、拿笔等很多举动是无意识的。我经常鼓励演员去找这些东西,但要本着生活的逻辑去找,让所有的举动都符合生活的本真。”

除了为角色注入灵魂,张玉中对作品的影像风格也有着高要求。他不认为拍抗战剧就一定要照本宣科,反倒更讲究电影化的视听语言。“摄影在影调和技法上要在艺术美的基础上抹去痕迹,在平实的基础上追求电影感和诗意,《太行之脊》就颇具史诗意蕴。”

必须承认,抗战剧早已不复当年热度。随着流媒体时代的到来,这种看似没有“网感”的产品,或许不再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作品对创作者的要求变低了。我们需要百花齐放的影视环境,也需要更多如《太行之脊》般的正剧。


太行之脊(2020)

主演:杨骏 杨均柏 史鑫 

导演:张玉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