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4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四百击》,下面为大家带来场刊团的评价了!
东耦:
一个个回眸撬开了新浪潮的大门,叩击到心灵的作品。安托万的经历像自己么?谁说像?不像自己么?谁又说不像呢?或多或少能在安托万的童年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僵化的老师,同床异梦的家庭,一切都是四分五裂,唯一的亮光也就只有那个挚友了,透过屏幕都能感觉到安托万的孤独和迷惘,这一次的巴黎,带来的不是浪漫,而是痛苦,安托万孤单迷惘的童年又有谁能理解?父母总是自以为是的认为儿童的痛苦一分不值,确不知童年对一个孩子来说有多重要。结尾安托万不顾一切的跑向大海,却还是找不到自由。
米米:
论集体教育创伤。
灰太猫:
纵然这部电影很优秀,但是多多少少些微是有新浪潮的加成。
小男孩出神入化的表演,导演精彩的调度剪辑,悦耳的音乐。贴近现实却又有明显艺术化的加工,把小男孩的遭遇、情感、痛苦、彷徨,一条条摆上桌来,让他敏感的神经和切身的孤独变得触手可及。长短镜头的合理搭配,还原的是人物和内心、人物和人物、人物和环境直接的交互融合,让观众调动情感,成为影片情感构筑的一部分,更好地体会内容和感情的复杂性。片中人和观众的呼应使情感喷涌而出。片尾的一组关于逃离的长镜头对于一个不经意的表情的定格,堪称经典。童年妙趣与手术刀般的剖析的融合让人印象深刻,从客观的角度去审视一个主观的故事,也应该赞叹特吕弗的勇气与伟大。
尚秀的电影:
少年已识愁滋味。尾收得漂亮,但整体好得有限,四平八稳。
极光vovo:
我们评价一部电影既需要对一部电影的绝对品质进行评价,也需要对它对相对品质进行评价。《四百击》的影史意义在于它是新浪潮的开山之作,是巴赞电影理论的一次伟大实践,这是对它绝对品质的评价。而让《四百击》相比于同年其他电影显得脱颖而出的地方,则是《四百击》独特的气质:大量的实景拍摄带来的质朴气息(有别于同期导演大量棚拍带来的精致的人造美)导演对于现实的忠实纪录,用纯粹的连续影像来完成叙事(而不是通过破碎的意象来拼接出意义)观众自始至终都在思索导演在向我们展现什么,导演想表达什么意思(这种把思辨的空间留给观众的方式在《桃色血案》里也有运用到)而不是单纯地向我们展现东西并从中获得娱乐感,也许从《四百击》开始,电影开始从娱乐产品中脱离出来,变成思辨的工具,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而《四百击》的空间感设计是非常精妙的,它以教室(封闭空间)为开始,以海边(开放空间)为终结。而小男孩安托万在电影中一直追索的就是能够打破封闭空间的舒服进而取得自由,安托万的追索与安托万一次又一次试图打破封闭空间的束缚形成了奇妙的互文。
而情节上,《四百击》不知为何给了我一种给了我《穆谢特》的既视感。安托万与穆谢特的遭遇有着共通点:在学校过得不开心(尽管如此,安托万依然比穆谢特要快乐得多)遭到来自长辈的不公正对待(安托万只是不被大人所理解,而穆谢特则是直接遭受了来自成年人的暴力)片中都有游乐场的戏份(摩天轮与碰碰车)片子的结尾都拥有着极大的影像震撼力(四百击结尾对于安托万迷茫的脸部的定格以及穆谢特滚三次最终滚下水塘走向毁灭)而我们会发现,在人物情节的组织上,布列松与特吕弗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采用摄像机无差别的连续影像纪录进而迸发出情感感召,这是我所感受到的四百击与穆谢特的共通之处。而也正是两部电影共通的人文感召力、影像风格以及小演员精湛的表演使得两部电影都如此伟大。(我也非常赞同四百击拿下天主教人道主义精神奖)
晓风与你残月:
平淡中却有一种暗流在涌动,“被抓到又怎样,至少我过了几天快乐日子,而且我还会跑”,叛逆的新浪潮的开端,也是我新浪潮之旅的开端。有时候在想,如此循规蹈矩度过自己的童年,少年以及终将度过的青年,不是自己没有过那种叛逆,只是太害怕了,害怕脱轨后的每一步。跟拍的长镜头确实蛮赞。
爱乐之城:
第1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吕弗执导的电影《四百击》活获得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
第1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戈达尔执导的电影《精疲力尽》获得银熊奖最佳导演。
四百击和精疲力尽被誉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开山之作,在电影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戈达尔和特吕弗也因此一炮成名。
法国电影新浪潮诞生于50年代末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政治的动荡导致年轻人陷入迷茫,敏锐的艺术家观察到这一现象,将创作的目光集中到了这些人的故事上。以此为基础,巴赞主编的《电影手册》旗下的一些青年影评人,投身到了导演行列,他们反对过去电影僵化的状态,主张拍摄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故事大多数是现代男女的感情问题,取景真实,手法多变,且没有完整剧情。
个人风格浓厚,剧情琐碎,这可能就是戛纳国际电影节更愿意给四百击最佳导演而非金棕榈的原因。
《四百击》的故事和法国文化息息相关,对法国文化的陌生一定程度会阻碍观众深刻理解电影的核心思想,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巴黎席地而坐”。
淘气的孩子必须要挨四百下打,才能变成听话的孩子——这就是四百击的意思,也是特吕弗童年回忆的映射。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对,这就是法国版“黄金条下出孝子”,想通了这一点,就更容易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去看待这部电影。
主人公安托万是一个三观还未成熟的小男孩,这个时候的他正是需要有人关心、理解、谆谆教诲的时候,但是愚昧的家长、冷漠的老师以及残酷的社会忽视了他的心里变化,他们使用最暴力的手段试图让安托万“听话”,造成的后果则是让所有人都惊诧的。
黄金条下并没有出孝子,只是给了一个少年无尽的伤害。
特吕弗以自己年少时的经历,创作成这部电影,无情的戳穿了“四百击”的无耻谎言,对传统的教育观和法国社会中的“权威”做了尖锐的批判。
电影的最后,安托万站在海滩上,前途一片茫然,故事戛然而止,特吕弗将这部电影献给巴赞,是巴赞引领他进入艺术的世界。
一个先驱者,拯救了一批艺术的勇士。
每一次电影运动都是对上一次电影运动遗留下的权威的大胆否定和勇敢反抗,新浪潮,以一部“反抗”电影拉开帷幕,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缘分。
#FIFF4#主竞赛场刊评分详见——本链接

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1959)

又名:四百下 / 胡作非为 / The 400 Blows

上映日期:1959-05-04(戛纳电影节) / 1959-06-03(法国)片长:99分钟

主演:让-皮埃尔·利奥德 克莱尔·莫里耶 阿尔贝·雷米 盖·德孔布勒 乔治·弗拉芒 弗朗索瓦·诺谢 塞尔热·莫阿蒂 Luc Andrieux Christian Brocard 克洛德·芒萨尔 雅克·莫诺 皮埃尔·勒普 亨利·维尔洛热 让-克洛德·布里亚利 让娜·莫罗 菲利普·德·布罗卡 雅克·德米 让·杜歇 让-吕克·戈达尔 Laure Paillette 弗朗索瓦·特吕弗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 编剧: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çois Truffaut/Marcel Moussy

四百击的影评

Ciao
C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