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的另一部片子至今是我的最爱——《玛丽和马克思》。他似乎偏爱描述我们通常意义上的那些“怪人”,“失败者”;而我也偏爱他描述的方式。

“怪人”一直是许多电影钟爱的题材,但比起《雨人》《阿甘正传》这类的好莱坞大片,《哈维的人生》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虽然阿甘正传描述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而《哈维》用的是第三人称旁白,但《阿甘正传》显然用了正统的“正常人“的视觉,而哈维,嗯,你深深地感受到了神经病的美好。

神经病的美好,在于看似天马行空,实则去繁除杂,反而触及了一些最本质的问题。
哈维似乎很迟钝的,脑袋缝针了,被雷劈了,变成人体吸铁石了——在他脸上都看不到痛苦的情绪。对外部世界的动荡似乎也不为所动——出生的那年波兰刚经历了一系列内战确立了疆界,父母去世的时候纳粹入侵,逃离移民去了澳洲——所有这些可以烙印成伤痕的变迁,似乎只是他那些小小的"fakts"的背景。

片子开头有段话:
Some are born great
  Some achieve greatness
  Some have greatness thrust upon them ...
  ...and then .... there are others...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这里所说的"others",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蓦然醒悟到自己并没有卓越的天分。但如果卓越是人生的意义的话,那大部分人的人生岂不是无一文不名?于是便有了自我意义的纠结。可我们年幼的时候谁纠结过这个?

当我们关心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战争,金钱,名誉,成就,健康,美貌......——的时候,傻子哈维给了我们另一种答案。他觉得重要的是发现那些小小的美好的"Fakts",比如写圣经的和说地球是平的是同一拨人;比如大象跳不起来,无论多么努力;比如鸵鸟的眼睛比脑子大;比如把橡胶带冰冻一下会更坚韧......哪怕他妻子去世了他自己健康每况愈下,他仍旧能从藏匿室友假牙的恶作剧中得到快乐。

事实是,当我们长成严肃的只关心"重要的事"的大人的时候,我们丢失了最初容易快乐的天性,一种一颗糖果就能喜悦的能力——它的名字叫做天真。天真是你觉得一只小鸟的歌唱并不比你中六合彩不重要,天真是你愿意去看世界最赤裸的样子,天真是你觉得有为每一点小小的美好感到快乐的必要,天真是你爱这个世界多于爱自己,天真是你愿意相信别人对你说的每一句话相信他们的善意。

所以天真很难。天真总是容易受到伤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长大便急于摆脱它。我一直认为,判断一个社会好不好,最直观的方法是看看这个社会天真的人的比例,以及他们的境况。

影片的结尾,哈维裸体坐在公车站等待着永远不会到来的公车,胸前挂着那本厚厚的fakts.字幕打出最后一个fakt:life is like a cigarette, smoke it the the butt.傻子哈维,活过,爱过,感受过。用他最天真的眼睛看到了最清澈的世界。
就像他的座右铭一样:seize the day.

P.S.关于哈维成为裸体主义,我是这么理解的。富裕的人脱下貂裘,权势的人除去制服,就脱去了财富和权力,刨去了那些伪装和象征。裸体的时候,人是最平等的。像哈维对女儿说的:每一个裸露的身体都是美丽的。

裸体哈维闯人生Harvie Krumpet(2003)

又名:哈维的一生

上映日期:2003-10-26(巴利亚多利德电影节) / 2004-03-08(澳大利亚TV首映)片长:23分钟

主演:杰弗里·拉什 约翰·弗劳思 朱莉·福塞斯 卡玛尔 

导演:亚当·艾略特 / 编剧:Adam Elli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