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见过的套路有些多了,观影时就少了许多乐趣。故事讲到十来分钟就猜到结局远不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既不能说明智力上高人一等,也不能说明洞察力上胜人一筹,反倒是逼出了那个被世俗的机巧诡诈和人性的阴暗潮湿面侵蚀的自己。
本片开头几分钟气质很是不俗,陌生感、奇异感雕琢得十分到位,激趣效果强烈。然而突然放慢节奏并裹挟着一股扑面而来的闷片气息令人很不适应,既失去了原著人称交替叙事所产生的悬疑效果,也失去了原著细节描写所营造的恐怖氛围。好像武林大会上跳出一位挑战者,乍看其起手式,浑然一副宗师风范,以为是绝世高手,谁知交手两三个回合便被人掀下台去,令人大跌眼镜。
这么说未免刻薄,故事本身确实是个好故事。或许正是因为原著光芒太过耀眼,文字完成度太高,才使得在视觉呈现时难以拿捏,以至于本片的价值实现最终只停留于对“代理型孟乔森氏综合症”的科普,而无力如原著那般引领受众对人生、人性作深入的思考。
正如罗丹的雕刻所昭示的生命全景,莉兹·阎森拒绝了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把眼光从生命的凯旋门转向地狱之门,探求人性深海之中的隐秘领域以及人性的非常规或隐性驱动机制。这一机制,我们暂且称之为“病态”,并且不应带任何歧视和排斥。
小男孩路易斯和美女娜塔莉,用现今时髦的词汇来说,是一对相爱相杀的母子。深挚的爱与残酷的杀这两个完全对立的元素竟然在这对母子身上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母亲用各种手段残害孩子,却又从来不希望他死去;孩子洞悉母亲的行为动机,竭力配合母亲行使她对自己的“处置权”。于是,孩子一次次被母亲逼向死亡的深渊,又在一次次濒临死亡时被母亲拯救,然后再次被母亲推向死神......
进化心理学对人类的杀婴现象做过细致的探讨,一般认为杀婴是亲缘投资和基因筛选行为,似乎没有指出杀婴也是女性的自我增值策略。欧里庇得斯笔下的美狄亚弑兄弑夫弑子,实质上都是一种自我增值,尤其是自我信念的增值。娜塔莉面临着作为女性所独有的生存困境发展出的这一策略使她欲罢不能,造就了她与路易斯之间奇特的刺眼的人伦悲剧。
与此同时,娜塔莉还发现了另一种更高效的策略:示弱。《哈姆莱特》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柔弱,你的名字是女人!柔弱的女人更容易激发男性的保护欲,女人越是柔弱,越是衬托出男性的伟岸与强大,因而女性的柔弱便从先天的劣势变成了后天求偶竞争的优势,成为女性生存策略中最为锐利的武器。譬如,女性更擅长描述自身的悲惨遭遇,更容易让人相信她在一段失败的两性关系中属于被伤害、值得同情的一方。娜塔莉利用自己在儿子生命垂危时表现出的孤独无助成功为他博取了男性的同情,获得了生存所必需的安全感。但这种本无可厚非的策略在残酷的前提之下显得异常卑劣,从而产生一种荒诞与虚无之感,使得女性生命的深层悲剧性昭然若揭。
遗憾的是,本片对于娜塔莉的塑造完全浮于表面,人们很难透过她美艳的外表审视她内心的痛苦,所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最毒妇人心”和“绿茶婊”之类的了。

路易·德拉克斯的第九条命The 9th Life of Louis Drax(2016)

又名:路易的第九条命 / The Ninth Life of Louis Drax

上映日期:2016-09-01(俄罗斯) / 2016-09-02(加拿大/英国/美国)片长:108分钟

主演:詹米·多南 艾登·朗沃斯 莎拉·加顿 迈克尔·亚当思韦特 亚伦·保尔 贝克汉姆·斯科德里 莫莉·帕克 特瑞·陈 戈尔迪·霍夫曼 朱利安·沃德姆 内尔斯·莱纳森 安贾莉·杰 奥利弗·普莱特 丽娜·罗斯勒 卢克·卡米莱 简·迈克格雷格 艾里斯·佩卢莉 芭芭拉·赫希 

导演:亚历山大·阿嘉 / 编剧:麦克思·明格拉 Max Minghella/丽兹·詹森 Liz Jen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