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宁写于2014年6月3日)
被肆意挥霍的青春很可能开出有毒的花,而在合伙欺负弱小方面,青春则显得出积极主动的一面,墨西哥影片《露西亚之后(After Lucia)》便以一种冷静到冷寂的呈现方式,引领观众一路旁观着发生在校园里的一连串欺凌事件。
无疑,本片导演兼编剧米歇尔·弗兰克带来了一部基调压抑的电影作品,他用固定机位长镜头凌厉地观察着,又以延展空间的纵深度悉心地静观着,还以对光线的出色运用来无情地透视着,却很少以创作者的主观态度来言说,仿佛片中人的人生没有思绪,只有表现形式一般,任由事件肆意地发生、发展到失控,还时而用隐藏事件第一现场的手法,令视听焦灼,让所有观影情绪都仿佛被困在一个憋闷的罐子里,让暴力冲突有了想象中的爆裂和崩坏,同时,在摒弃了配乐的渲染之后,肃静冷峻的画面反而平添了表现张力,影片前半部分略显松散随意,至事件发生后,则明显的节奏适当,该片的张力也主要体现在后半部分。
当事人、少女Alejandra在一连串欺凌事件发生后,却只能以无法诉说默默承受的方式麻木度日,虽然彼时的学校对她而言,已是地狱,但她依旧“按时点卯”上学。很多观众质疑她的懦弱,认为和之前的她性格判若两人,这其实是主创了解青春期心理的表现之一,或许在被欺凌的青少中,性格极端的会选择自杀以求解脱,有条件的会尽快转学以避风头,只是这两条路对Alejandra来说是行不通的,母亲Lucia离世后,父亲带着她搬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刚刚转入目前这个让她逐渐胆战心惊的学校不久,和爱侣隔世的悲痛令父亲Roberto一直没缓过来,他无法承受更多,否则他会发疯,而父亲最终的大爆发也说明了这一点。另外,Alejandra的不反抗也是基于对她那些所谓同学的了解,因为反抗会带来更大更多的伤害,或许,她对于自己之前的行为也感到羞耻,有短处握在别人手里,也就只有沉默的受制于人,以至于越来越麻木。
人们对所谓的有污点者、弱者群起而攻之的做法,似乎是人性中从众心理作祟的一种,只有凌辱了个别人的不堪,才会使得欺凌者觉得自己和大家没有区别,站在了重要的一方。这种从众心理在青少期显得尤为明显,他们一方面急于表达自己是大众的一份子,一方面又想要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只是片中的他们将这种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体现在了欺凌方式的五花八门上。成年人的欺凌或许倾向于使人在精神上感到羞耻和抑郁,而处于青春期的半大小子和半大姑娘们的欺凌,则在精神和肉体上均施暴,过剩的荷尔蒙和不稳定的情绪让他们时常失控失衡又失态。
通常校园暴力欺凌事件中,被欺凌者的父母是最后一个知晓的,这大抵和校园是一个属于学生的社区,这里自有规则,仿佛一个自成体系的社会有关。影片仿佛也在着力构建一个由学生自成体系的社区,故事的构架都集中在学生身上,片中事件,校方没有过多介入,事情都在老师的视线范围之外发生,在这样的一个小体系内,一切都仿佛在内部消化般的轮番上演着,铺排有序,且愈燃愈烈。
起初,刚到新环境时,比起父亲无心工作心不在焉,女儿似乎要适应得多,她很快就结交到了新朋友,一切看似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只是青春期心理是微妙的,它的变化无常直逼更年期,视频的泄露,让Alejandra成为众矢之的,很多年轻人躁动的青春都需要一个醒目的靶子来宣泄,Alejandra恰好在错误的时间不知不觉地成了那个靶子,此后,男生对她失去了最起码的尊重,女生的心理则相对复杂一些,有的心生嫉恨(仿佛抢去她们的心仪对象),有的心生鄙夷,还有的兼而有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我们不能对人性绝望,因为我们自己就是人类。”有时候,看着正在成长起来的一代的行事风格,对此话也感到无语。
(杂志约稿)

露西亚之后Después de Lucía(2012)

又名:露西亚离开之后(台) / 校园欺凌后(港) / After Lucia

上映日期:2012-05-21(戛纳电影节) / 2012-10-03(法国)片长:103分钟

主演:泰莎·依亚 小冈萨洛·维加 塔玛拉·亚兹贝克 埃尔南·门多萨 

导演:米歇尔·弗兰克 / 编剧:米歇尔·弗兰克 Michel Fran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