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言:从电影反励志的概念来讲,2019上映的美国电影《浪潮》算是另一个版本的《爆裂鼓手》了——它们上来都是先使用一股鸡血般的斗志来刺激主人公,让他咬着牙一个劲儿往前冲,直到撞得头破血流,梦想破灭为止。然而,《浪潮》不同于《爆裂鼓手》之处在于:这些励志、奋斗乃至奋斗瓦解的戏份只占了电影的一半时长——开篇男主人公在梦想破灭后竟退出了电影主角的位置成了配角。那么电影另一半演了什么呢——显然,那是“美国梦”破碎后所带来的后遗症…

本文不是以分析剧情为主,因为相比电影情节,那些阐述剧情的“电影手法”似乎更加值得我们学习研究!怎么说呢,这些手法让这部老生常谈的反励志青春类电影显得更加有魅力、上档次了!

(注:本文属纯分析文章,未看电影先行阅读会严重影响您的思考力以及观影乐趣)

一、两个角色+两个颜色

从剧本的角度来讲,《浪潮》分别讲了一个男孩儿和一个女孩儿的故事(电影的两个主角,刚满十八岁的样子)。

注意我们这里提到了“分别”的字眼,也就是说整部电影并没有像传统商业片那样以某一个主角为轴心演到底,而是将电影拆分成了前后两部分——

前半部分演哥哥在爱情、理想面前迷失方向,最后坠入深渊;

后半部分演妹妹在家庭变故的挫折中收获爱情,找回人生…

以上是电影作为故事在横向时间线上的设置。然而,在纵向上,从视觉故事的角度来讲,电影同样存在两个主角,这两个角色毫不亚于两位人物表演的风采与出镜率,没错,这两个主角就是:红色和蓝色(或者说偏红色系与偏蓝色系)。

先来看下面一组图:

电影几乎每个镜头都由红蓝色系构成,并时刻体现出了红与蓝的对抗性

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两种颜色对观影情绪所起的作用,便也不难察觉它们在全片中无间断地贯穿出演了!毫不夸张的说,这两位“颜色主角”(红色和蓝色)所讲的故事比两位人物主角的表演以及经历更精彩!

那么到底两个颜色又讲了个什么故事,其实很简单,总结一个词,那就是“青春”。

换句话说,电影导演把“青春”分成了一个红色和一个蓝色——

前半部分,红色伴随着哥哥那些斗志、激情、荷尔蒙、冲动。蓝色则是附着在红色旁,伴随着失落、迷惘、颓废、忧郁而存在;

后半部分,同样两个颜色在妹妹身上也出现了,只不过这时那个“蓝色”俨然成了主导,它充斥着女孩儿的整个人生(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爱情生活)。这时的红色很有意思,它没有消失,它像褪了色一般附着在妹妹身上,给人的感觉也不再是那种“鸡血红”了,而是偏向了温暖、活泼…

就这样,一主一次,一前一后,两个颜色交融着、穿插着、对称着演完了这部电影,表达出了青春的主题——激情、忧郁、冲动、迷惘…

好一个简单直接的视觉表述,它直接触动了观者的意识,使之产生共鸣。

当然,参与视觉叙事的不止一个颜色,另一个手法更让笔者倍感稀奇——

二、三个画框,四次变化

电影画框就是电影银幕的长宽比,比如说16:9,2.35:1,4:3这些数字都是用来描述电影画框大小的。通常一部电影会有一个固定的画框尺寸,可大家注意到了吗(通过前文那些视频截图就不难看出):《浪潮》这部电影竟变了四次画框尺寸,用到了三个画框规格。

显然,导演在画框上做了不少文章。至于这些“文章”里藏着导演怎样的用意,很难说,看每个人的理解偏好了。我们来看几次变化时伴随的电影情节:

▼第一次变化:

电影以大概接近 16:9 的那个尺寸开篇,向我们展示出了那个斗志昂扬,激情四射、健康健壮的黑人小伙儿(男主)。

而当我们的男主角被检查出肩轴(肱二头肌腱)有问题,被宣告无法参加自己梦寐以求的职业联赛时,我们的男主角的状态开始变化了——

注意此时颜色上的冲突:没错,蓝色的忧伤开始逐渐替代了红色的激情,占据了上风,

那场男主在屋子里打飞机的画面再好不过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注:大面积的墙皮蓝包围住了那些红色的奖牌和相框

再之后,男主在浴室洗澡吃汉堡,一觉睡了过去,再次醒来,屏幕神不知鬼不觉地变了尺寸(大概是比 2.35:1 还宽的尺寸),变得比之前的更扁了!

第二次变化:

祸不单行,在遭受赛场失败后,男主接着又遭遇了分手失恋,随之,在红色愤怒和蓝色忧伤的双重刺激下,男主径直冲向了前女友所在地,两人争执,男主将前女友一拳打到。

接下来,屏幕变成了接近4:3的比例,整个电影世界仿佛翻了个个。

再之后,悲剧来临——前女友抢救无效死亡,男主被判终身监禁。至此,电影上半部分结束。

▼第三次变化:

当电影进入下半部分,男主的妹妹开始从之前的配角变为主角之时,此时的电影尺寸还停留在4:3的比例上,很简单,此时一家人还沉浸在哥哥所酿成的那个悲剧的伤痛以及后遗症影响之中。

直到妹妹碰上了那个追求自己的男生,两人开始相爱,荧幕尺寸再次变了,变回了 2.35:1。

注意,这个尺寸不是电影开端的尺寸,而是第一次变化后,哥哥从浴室醒来后的那个尺寸。

▼第四次变化:

第三次尺寸变化后,电影自然演的是妹妹和新男友相处恋爱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氛围还算不错,看了让人能从之前的悲剧中稍稍缓口气。但要知道,仅仅是缓口气,女孩儿的心结以及她爸爸妈妈的心结始终隐藏在心里,也隐藏在电影中

自然这个心结还是源自失去哥哥打死女友那个伤痛阴影中。

这个心结在另一个突如其来的情节中出现了转机——妹妹在得知男友的那个曾抛弃自己的亲爹患了癌症后,毅然决定陪同男友去看望其父亲。而就在两人驱车去父亲所在医院的路上,那个屏幕尺寸再次神不知鬼不觉的变了,这次是向电影开端那个尺寸变的。

不光尺寸变回了原样,连镜头运动都跟开端的吻合了!

好啦,我们来快速总结一下这四次屏幕尺寸变化:

◤第一次变化,屏幕横向变窄,男主由健康、激情开始走向忧郁、自甘堕落;

◤第二次变化,屏幕横竖反转,悲剧发生;

◤第三次变化,屏幕回到横向变窄的那个尺寸,伤痛有所缓和,心结依在;

◤第四次变化,屏幕回到开头的正常尺寸,一切心结化解。

讲到此,大家能领会到这个画框变化在电影中的节奏、情绪过度、隐喻上的作用了吗!

那么,整部电影用了这么些前卫的视觉表现手法,是不是就为表达个青春期的故事呢,我看不止,导演还有其更高的用意与观点。

三、“一去一回”隐喻出的创作者观点

注意电影开端、中段、结尾三个容易被忽视的但又对解读此片超级重要的镜头——那是妹妹骑自行车的镜头。他们看似相似却有着天壤之别——

开端是妹妹在逆光下缓慢而吃力地骑着自行车向前行,镜头同样跟随妹妹向前缓慢推移;

中间部分(也就是哥哥悲剧发生后),逆光场景没变,妹妹却调转了方向,改缓慢往回骑了;

结尾的镜头是妹妹在阳光普照下往回骑,神情自若、轻松自如。镜头逐渐拉远,骑行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干脆妹妹双手离把。

镜头此时虽改成了背对人物,但注意,相对于镜头向前运动的速度,妹妹还是在往屏幕近处方向移动靠近。

对于一部反励志电影来说,以上三组镜头再好不过地表达出了导演的用意——一个激情向前冲,一个黯然回头,再一个不前不后怡然自得。

显然他在反对那种鸡血式的努力奋斗,他在反对“美国梦”式的向前冲,正如《云上的日子》里讲的那个笑话:走的太快容易把灵魂落在后面!

四、《浪潮》不止讲了一个青春期

纵观这部美国电影《浪潮》,抛开它的剧情、思想以及演员表演不说,单是从艺术角度,它具备了超强的对称美感——这种对称体现在色彩上,体现在镜头上,也体现在剧本的前后段落上。那些情节也好,演员表演也罢,他们在这些艺术对称的框架上显得越发脱俗感人了,其思想也越发深刻了。

这也便是“电影语言”的魅力所在,它让一个简简单单的青春的故事如此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让我们从这个简简单单的青春故事里得到了更多可思考的东西。《浪潮》作为一部美国八零后导演的作品,值得我们任何导演学习参考的了!

问题来了,我们的电影里,谁又在质疑那些满口“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人呢?

文:wuming
编辑:Mr.Friday
图片:视频截图
【星期五文艺】原创影评,禁止转载。


浪潮的影评

Yvette Z
Yvette Z • WAVES
已注销
已注销 •
李元芳66
李元芳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