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的、孩童式的爱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艾▪弗洛姆



灰色花园在哪里?

它在美国纽约,东汉普顿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

它是一幢豪宅,靠近海,据说当年知名的建筑师设计了它。女主人风华绝貌,曾是位女歌手,杰奎琳▪肯尼迪是她家的表亲。

让灰色花园被人记住的并不是它的豪华,也并不是它曾多么美丽,也不是因为杰奎琳。而是灰色花园里曾经住着一对母女,她们自从某一天起再没有从这幢屋子中走出,她们拒绝做饭,靠外卖维生,她们一直住,一直住,拒绝走出,拒绝打扫,一直住至房间倒塌,世界大战结束,美人变成肥肿的衰妇,房子被卫生部门评定为“连动物都不适合居住”,到处是猫、浣熊、跳蚤,满地垃圾大便、腐烂食物和霉斑,她们都没有离开。

儿子曾力劝母亲从这幢屋中搬出,女主人没落了却还执拗倔强地坚持风韵,死磕一句:My name is grey garden.

是的,她就是灰色花园,和她的女儿。后来这幢几十年没有打扫的屋子令她们成了那个年代的一桩奇闻,新闻记者纷至沓来,梅索斯兄弟将她们的生活拍成了一部纪录片《灰色花园》,因“直接电影”(Real Movie)闻名于世,此作亦成为纪录片史的一个里程碑,西方人被这样一对奇母女惊得目瞪口呆。

【史上最强宅女】

母亲叫大艾迪,女儿叫小艾迪,我们借由导演迈克尔▪苏克西在2009年重新翻拍的《灰色花园》一片中,得以回忆起这桩旧故事更为隐秘的情绪。

老戏骨杰西卡▪兰格真是太适合这个角色,她总是能把半老徐娘演得腰肢曼妙、风韵犹存,明明已经走向衰亡,却不可遏制地用更加欢乐的纵情去掩饰恐惧的样子,和大艾迪这个人物的性格形象简直如出一辙。德鲁▪巴里摩尔在这里饰演她的女儿,小艾迪。

女儿继承了妈妈的名字,那真是种奇妙的感觉,唤着自己女儿的名字,也是在一遍遍地唤着自己。对于大艾迪这样生性欢快、拥有美貌、喜爱纵情生活的人来说,生活就要像一场盛宴一样永不结束才好,一直有钱,有爱,有歌唱,有美景,一直享受着上天的宠爱,好似一切都理所应该,而这样的女人,大概最害怕的就是盛宴的结束,如果她不是一位内心真正笃定之人。

可是她确实不是这样的内心笃定之人。

当大艾迪的丈夫与她感情日渐疏离,直至分家,她没有争吵,我们看到她依旧身着华服,和情人终日在灰色花园唱歌跳舞,感叹着:“这里是不是很美?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了。”晒着太阳,吹着风,穿着漂亮的衣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样子沉溺着。她总是会把“这个是不是很美”,“那个是不是很美”这样的话挂在口头上,描述她的灰色花园,描述她的女儿,描述她自己的生活。可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的生活其实已经开始千疮百孔了。

当把所有的积蓄挥霍一空,情人最终离开了大艾迪,看着情人收拾整齐下定决心的样子,她也依旧没有挣扎着挽回,大概她内心是知道的,挽回也并没有什么用。整个屋子因为资金短缺,所有的仆人都已辞退,偌大的豪宅只剩下她一个人,灰色花园从生机勃勃的假象开始露出它真实的衰败,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

然后她就把小艾迪叫了回来,强行干涉和结束了小艾迪想在纽约追寻的演艺梦想,对于一个习惯于沉溺在“欢愉”的生命感中的人,生命怎么可以接受空白,停滞,面对真实的自己?于是我们在《灰色花园》这个荒唐而真确的故事里,看到了这样一对最终拒绝走出家门,停止做一切收拾整理,靠着不断缅怀过去,相依为命的母女,从美的雍容华贵的风华正茂,变成与浣熊和跳蚤为伍的如同乞丐的生活。

小艾迪错失了自己成为演员的梦想,也错失了结婚的机会,最终也没有从灰色花园走出,从一个美貌少女变成了一个全身长满橘皮组织、臃肿而走形的中年妇女,她的头发几乎掉光,以至于二十多年来一直包着各种各样的头巾,用一个胸针扎着,然后把一件裙子套在短裤外,像一个可笑而滑稽的潜水运动员,由于她喜欢蹦蹦跳跳,唠唠叨叨,自恋而夸张地沉浸在自己的“美丽”、“能歌善舞”的自恋情绪中不可自拔,这个形象使她成为了美国版的芙蓉姐姐。她在自己的表妹杰奎琳▪肯尼迪听闻这桩震惊的新闻后来拜访她们时,露出极大的醋意和怨恨,对着杰奎琳说,自己早年约会过最有可能成为那时候总统的小约瑟夫▪肯尼迪,如果不是因为小约瑟夫战死沙场,这里根本没有杰奎琳的事。

而那样的事,也都是她幻想出来的。

可是这样醋意十足,让观者看得唾弃的怨恨里,我们分明可以感受那种隐藏在急躁不安的情绪下,酸酸的委屈:没有再继续自己的梦想,没有成功地嫁一个好人家,然后和自己的母亲像被人遗弃的垃圾一样任由在这灰色花园里自生自灭,直至烂掉。那都不是小艾迪愿意的,如果她意志足够坚定,也许她可以走出这里,带着她的母亲,可是她也竟然留了下了。所以人们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是这样的恨,是从何而起的呢?

是怪她有这样一个母亲吗?可是大艾迪的丈夫,一个富商,总是在叨叨,喝令自己的妻子不准唱歌跳舞,放弃她钟爱的唱歌生涯,告诉她“给你女儿找个好人家嫁掉,这是你的任务,是你唯一的责任”的人,不需要大艾迪成为她自己,而是让她成为“妻子”。大艾迪在中止了自己作为歌唱者的“自我身份”角色后,面对无尽空乏、大量无味的家庭生活后,选择了用歌舞升平的沉溺来逃避自我的缺失,就像许多人会做的那样,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到底掩盖了什么,即使是焦虑地知道,也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这件事。无论是能意识到,还是不能意识到,一种无法自控的沉溺,短暂地被欢乐的宠爱包围着,好似永远不会失去和结束,这一刻连着下一刻,自己欺骗着自己。

可当歌舞升平的“享乐”从大艾迪的生命中被强行地“移除”之时,所有空乏的真相赤裸裸地袒露在她的面前,所以这一次,她用女儿来抵挡。

【成人婴儿以及爱的绑架】

大艾迪和小艾迪,两个人都像“未长大成人”的成人,养尊处优的生活如同襁褓一样喂养着她们,从来不缺钱花,被家庭供养着的习性,令生活的困难接踵而至时,她们想到的并不是如何去改善,而是任由处之,也许潜意识里一直保有的概念是,“总会有人来买单的”,“因为我的一生都是如此”……整整一座大豪宅,她们俩的活动地带逐渐缩减至两个乱七八糟的房间,最终缩到两张并置的单人床,像两个大婴儿一样畏缩在被窝里,也像婴儿一样失去了料理自己的能力。身边堆积如山的垃圾,扔的到处都是,几乎令人寸步难行。

小艾迪曾经有多次机会从灰色花园中走出,可是她也最终没有走出,垃圾越堆越高,直至把她埋没。很难想象,曾经用自己的名字为女儿命名的母亲,如今看着老态龙钟、一生未嫁的小艾迪会是种什么样的心情,她是否真的清醒?

也许这个自己也未真正成长的母亲,一辈子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对自己的女儿做了什么。由于自己生命的匮乏,把孩子拿来当做自己内心填补坑洞的事情,在西方并不多见,这大概也是这桩事情会成为奇闻的一个理由,由于西方社会惯常的个体意识,强硬地让孩子去接受自己的期望生活并不常见,这样的事情更多地发生在东方。

在东方,父母要求孩子去成为某一种他们在年轻时未曾成为的模样,去替他们自己完成自己未曾完成的梦想,是非常司空常见的事。

我们有很多用爱的借口包装起来的恐惧,由于自己未达成的欲望,希望由下一代的孩子来完成。父母们甚至常常意识不到,这可能并不是在爱他们的孩子,而是替自己“补洞”。当父母非常自然而然地说出“我觉得你必须得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你还需要做到这个,你还需要做到那个”而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时候,他们往往剥夺了自己的孩子成为他自己,以及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的机会。

大艾迪在片中对着镜头说:“我独居至少30年了,我不介意的。独居必须非常独立,你必须成为一个真正的个体。”

“一个真正的个体”,这是多么的反讽。

一个真正的个体并不是指有离群索居的能力,当然不,真正的个体决然不是与承担孤寂划上等号,真正的个体意味着能够你能够承受生命会出现的一切可能,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坏到糟糕至极。

大艾迪认为自己并没有去依赖自己的婚姻,而当婚姻留给她的最后一点信托基金用完时,也没有依赖自己娘家,她把这种“不依赖”等同成为了“独立”,然后拉着自己的女儿一起往逃避里沉溺,不仅毁掉了自己生命重新开始的可能性,也毁掉了女儿去过上她自己人生的可能性。

“艾迪,那里没有这里得不到的东西,就算走遍全世界,也不会找到这儿这么美的地方了。事情总是在没做之前是最美的,真的做到了,就不想要了。”母亲对着女儿说。

永远不要去做尝试,永远不要去冒险经历,回来吧,和我在家里一起安全的呆着,如果永远不去做,那也永远不会失败。为了再次体验到人生的那种“失败感”,不如永远都不要去开启它。

【何为真正的母亲】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著名的《爱的艺术》中谈到母爱,提到过“乳汁”与“蜂蜜”的关系,他认为大部分的母亲都有能力给予孩子“乳汁”,但并不是所有的母亲都能给予“蜂蜜”。

乳汁指代着生理上养育孩子的能力,而蜂蜜则更多的代表的是在心理上给予孩子的精神滋养。“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恐惧都具有传染性”,一个热爱生活并自信的母亲能将自己面对世界的勇气延续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使其具备独立承担事物的能力,而一个充满时刻充满焦虑、愁云密布的母亲,则很有可能同样产出一个极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她)对同样的压力可能会感到分外敏感和难以克服。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焦虑时常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由于他们是我们学习如何应对焦虑的榜样。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母亲?

“那些热爱丈夫,热爱其他的孩子,热爱陌生人和人类的妇女才能成为真正爱孩子的母亲。在这个意义上,没有能力爱的妇女当她们的孩子幼小时,可以是一个很娇惯孩子的母亲,但永远成不了爱孩子的母亲。检验这一点的试金石是看一个母亲愿意不愿意忍受同孩子的分离,以及在分离能不能继续爱孩子。”

大艾迪或许给予了小艾迪乳汁,但她远远没有给予小艾迪蜂蜜——那种鼓励孩子走向这个美与丑、善与恶、困境与喜悦并置的世界的勇气。包括她自身,她自己都一直依赖着一种孩子气的任性的生活,这一点使她尽管在生理上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却直至老年都没有成为一名真正的母亲。一名真正的母亲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人,这种幸福无关物质,而来自于内心深处的丰沛。即使是一名处于清贫之境的家庭,如果父母不为自己的处境持有自卑,有足够的自尊和独立的价值观,相信这个世界正是由它的丰富多样性而存在,孩子都不会被外界种种世俗的价值观所绑持。

“生活的甘美”是由一位母亲身上流淌至她的孩童身上的,这种蜂蜜般的富足,与金钱无关,它却可以滋养一个个体一生,使他(她)与家庭分离时,完全拥有自己处理好人生中每一件困窘之事的自信。

而一位真正的母亲,也永远不会害怕她与孩子有一天的“分离”,也许会有一点点小小的伤心,但那绝对不是焦虑,她能够豁达地接受生命中会出现的任何一种必然与偶然,而这种大度会将是孩子这一生最好的礼物。

而如果再衍伸开来,一位真正的母亲,绝不仅仅爱的是自己的孩子,她充沛的活力使她的爱能漫延,一种超越于普罗大众的广阔的爱、同情,会使她走到哪儿,都能将这这种爱分享到哪儿,别人家的孩子、陌生的乞丐、需要帮助的弱者、任何一个需要爱的人……她都能将爱给予他人,不狭隘、不市井、不嫉妒、不担心,因为这种爱的能量,取之不尽。而孩子会在这样一位母亲的照耀之下,同样获取爱世界的能力。

【心房】

回到开头,大艾迪对于小艾迪的“爱”,其实是一种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对方好似是为了填补自己的坑洞而存在。即使是母与女这样不讲求利益的关系,母亲还是在无意识中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精神虚无的填补品

大艾迪确实脱离了单纯依赖于婚姻关系,但是她却转向了依赖于与情人之间的“爱情”,当这种所谓的“爱情”失去到时候,她又转而去依赖自己的“亲情”,让一个人来陪自己,因为我自己接受不了孤寂的噪音,那种面对自我的空白产生的无声而巨大的噪声,令我几近崩溃,而为了不至于让自己崩溃,还是让我去找到一个人,去忘掉真正的问题吧——这就是现代人常见的逃避手段。

灰色花园在哪里?

它其实并不在东汉普顿,也不在梅索斯的电影,它在每一个人的心,当你的心充沛,它也充沛,当你的心成为废墟,它亦会变成废墟。不要去害怕世界,要永远去相信它,真正的力量之泉永在你心,只要你相信,它永不枯竭。

----------------------------------------------------------------------------------------------------------------------
此文为微信公众号山茶花camelia的“情绪电影”专栏,转载请联系山茶花camelia。

灰色花园Grey Gardens(2009)

上映日期:2009-04-18(美国)片长:104分钟

主演:德鲁·巴里摩尔 杰西卡·兰格 珍妮·特里普里霍恩 肯·霍华德 肯尼斯·威尔什 阿尔耶·格罗斯 路易斯·费雷拉 丹尼尔·鲍德温 马尔科姆·戈茨 

导演:迈克尔·苏克西 / 编剧:迈克尔·苏克西 Michael Sucsy/帕特丽夏·罗兹玛 Patricia Rozema

灰色花园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