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联合BBC 2频道合拍的电视影片,根据南亚海啸的真实素材,在泰国的普吉等遭受海啸的灾区,叙述人们如何面对灾难的故事。
如下是剧中的几个人物主线:
一对寻找女儿的英国夫妇,海啸发生时妻子出岛,她耿耿于怀丈夫没有照看好女儿,一度想把长相很相像的另一个失散小孩带走;
一个泰国青年失去了家人,苦心经营的家庭旅馆化为乌有,整个村庄还面临迅速进驻、打着重建灾区口号的大型连锁度假酒店争夺用地;
一个雄心勃勃的欧美记者,想方设法采访泰国权威的地震专家,证明官方对于学界早早提出的海啸预警信号置若罔闻,同时还要披露连锁度假酒店侵吞村民用地的掠夺行为;
一个英国妇女携带小儿子,发现丈夫丧命,大儿子迫切需要返回英国治疗否则面临截肢甚至生命危险,苦苦央求使馆官员早日出手解救;
一个英国领馆官员面对求助不堪重负,但是无法突破层层上报的官僚制度,反应迟缓,最终只能惭愧与自责,对体制信心破灭;
一个不知疲倦的西方慈善组织志愿者,她在泰国驻扎多年,既能迅速组织灾民回撤山上,又能直接调配欧美的支援力量……

灾难来临的时候,伤害是类似的。这是一部关于死亡、生存与希望的影片,其实这也是每一场灾难的核心元素。


因为灾后不足两年,影片即在原地取景还原灾难,不少当地人抗议,认为如此迫不及待地重现灾难,再度撕裂灾民们尚未愈合的灾后创伤;而另外一些人则欢迎影片制作带来工作机会,认为影片能够帮忙人们重新振作,并让外界认识海啸的巨大灾难。

影片还有一些反应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细节:

泰国官方面临大量尸体处理问题,他们依照习俗在寺庙用木头焚烧,欧美出身的文字记者与他搭档泰国人摄影记者围绕是否应该拍照,发生大争执:

文字记者希望借此批评泰国政府仓促处理尸体,而泰国人摄影记者则强调拍摄这样的场景是不道德的,最终,西方人还是占了上风。欧美记者的玩命职业态度可能不合时宜,会得罪一些人,但是,倘若不是他的不折不挠,又怎能在第一时间披露大型连锁度假酒店掠夺村民用地?

失去祖母家人的泰国青年,也失去了家庭旅馆,但是他由始至终很平静,很平静地接受灾难夺去亲人的现实;海啸之后他没有像西方人那样呼天抢地寻找亲人,虽然自己也受伤了,但是努力拯救所看到每一个需要帮忙的人;在废墟里他检到祖母的手镯,寻找失物,却被警方当作掠夺而关起来;在铲车开到村里,清理海滩迅速开工重建之时,他在铲车面前的抗议却是无助,最终还得接受在大型连锁度假村工作的命运。

汶川地震之灾,令人悲伤,但是灾难之后我们要学会疗伤。也许在反映南亚大海啸的这部影片,我们能看到汶川地震的影子,意识到灾难中,每个人可能面临的处境。

南桥兄在《苦难不是消费品》说得好:
http://www.chinapressusa.com/zhuanlan/2008-05/24/content_109406.htm

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悲剧的“宣泄”效应:你看到本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发生到了悲剧主角的身上,从而感到一种释放。可一些媒体就是把灾难当成一个舞台悲剧来弄,突出他人的不幸,背后恐怕也是迎合这种舞台悲剧的心理吧。
然而,灾难毕竟不是舞台,我们也都不是观众。海明威说得对,“丧钟其实是为你我而鸣”,我们唯一合理的心态是人溺己溺的同苦同悲,而不只是做导演,把人家摆设了一次次给人看,更不能当看客。




海啸之后Tsunami: The Aftermath(2006)

又名:南亞海嘯: 傷痛過後

上映日期:2006-12-05(英国)片长:186分钟

主演:切瓦特·埃加福 蒂姆·罗斯 苏菲·奥康内多 托妮·科莱特 

导演:贝瑞特·奈鲁利 / 编剧:艾比·摩根 Abi Mor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