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过阿莫多瓦的作品,你会发现他的作品一直以来水准都比较稳定,最差的作品也不过就是《吾栖之肤》的样子,但其实也并没有很差。阿莫多瓦的影像似乎是有一种魔力,尽管他讲述的是比较狗血的奇情故事,但他的电影中永远绽放着一种西班牙人的狂躁和热情,也带着一种对情感的细致描摹。
或许,这是gay导演与生俱来的特质。
上映于1999年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在第52届戛纳电影节上拿下了主竞赛单元的最佳导演奖。
阿莫多瓦在大部分电影中表现出的那种痴迷与疯狂,在这部电影中表现得没有那么的热烈,而代之以一种温情脉脉的目光,去注视着我们身边最亲的人——母亲,呈现出一种对母亲的热烈的爱。
开篇就是母子之间的对话,这段对话的内容其实不用详细叙事,大概就是母子之间的互相斗嘴,你我不让。字幕是出现在沙发上的母子二人中间的,其实也有暗示作用,代表的是母子之间两代人的鸿沟。
而在此后的全片中,这道鸿沟一直都存在,构成了阿莫多瓦去观察、解读亲情的切入口和重要部分。
接下来是一出模拟心理实验,将母亲置于电视中,告知丈夫已经死去,观察母亲的心理变化。这在于母亲看来是无动于衷的,但是却埋下了母亲作为女性最开始的感情线。
这场戏其实描绘了婚姻对于女性的价值和母亲的身份对于女性的价值的两者之间的衡量,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作为母亲的身份对于女性来说是大于一切的,所以我们看到了鲜明的对比,一种只是悲伤,而另一种是精神崩溃。
而这种区别,正是在敏锐捕捉到女性作为妻子和作为两种两种不同的区别的情感之后,所得出的结果。
所以在女主儿子出车祸死后的故事情节中,主要是以母亲和孩子为主。从开头到结尾最后十几分钟之间,相当长的篇幅里,男性只是作为点缀的符号出现,而没有任何机会获得表现机会,甚至都没有一个正面的特写。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本片才有更多的篇幅去观察女性、观察母亲,从而彻底地去剖析母亲这个角色的情感属性。
虽然片名叫《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但其实重要的戏份都在作为儿子的“我”出车祸死去之后,母亲艾拉踏上了寻找孩子生父罗拉的道路。
在寻找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三个不同的女人,一个是修女,一个是修女的母亲,另外一个是儿子最崇拜的女演员罗霍,而这三个女人的共同身份都是母亲。
修女罗莎一直以来都在做义工,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自己的目标。但是却被查出来未婚怀孕,而孩子的父亲正是罗拉,不仅如此,还被罗拉传染上了艾滋病。即使如此,依然坚持着将孩子生了下来,只因为对生命的不舍。
演员罗霍的女儿,其实是一个吸毒瘾君子,并且叛逆性格极其强烈。母女二人在登台演出前,经常爆发矛盾,甚至在激烈的争执之后,在演出前突然生病进了医院。但由于是自己的女儿,罗霍始终默默吞下了所有苦水。
修女罗莎的母亲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女人,而在罗莎坚持之下,她却屡次退步。从接受HIV开始,到了解妓女群体,再到了解孩子的父亲。一个伟大的母亲,因为亲生骨肉,改变了原先的信仰,尝试着接受了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
三个不同的母亲的敏感情绪,都被揉碎在生活中不断地冲突和矛盾中倾泻出来。而伴随着阿莫多瓦颇有西班牙风格的浓烈色彩喷薄而出的,还有关于亲情的种种解答。
阿莫多瓦一向擅长于表现在一段关系中彼此的掌控欲与反叛逃离,而这种反叛逃离在爱情中是归于人下半身产生的欲望的。但在亲情中,显然不存在这样的下半身欲望动力,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种无力的爱在其中。
这表现在,在母子关系中,占有实际主导地位,并且手握着对方最敏感的神经的那个人,其实是子女。我们不难看到,在《母亲的一切》这部电影中,所有的母亲虽然是主角,但是却时时都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中。
艾拉与儿子的关系中,艾拉始终是那个被动接受的一方。儿子要参与她的实验,她只能选择接受,儿子要追星,她要接受,儿子最后不顾一切的追向汽车,出了车祸,她还是被动接受的一方。
在罗霍与女儿的关系中,罗霍的地位也是处在被动的一方,虽然看上去强大,但女儿的叛逆依旧无可奈何,最后看着女儿生命消失在眼前。阿莫多瓦在拍摄母女二人换高跟鞋这一段的时候,特意用了一个颠倒的镜头,这个镜头的暗喻其实很有趣。因为在常人看来,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似乎应该是母亲管理着女儿的生活,其实完全颠倒了过来,女儿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
而在这个段落中,《欲望号街车》话剧的进入,又与影片有互文的关系。
影片截取了《欲望号街车》中的两个段落,其中一段是白兰芝受到粗鲁的斯坦利的排挤,怀孕的妹妹维护姐姐的一段。
在这一段中,男女双方的角色的关系与电影中艾拉与罗拉的关系是完全一致的,而母亲饰演的姐姐与女儿饰演的妹妹,这两人的关系却在台上台下完全互换。台上维护姐姐的妹妹,变成了台下疯狂反噬自己母亲的女儿,完全对调的暗喻不言而喻。
纵向的剖析四个母亲的自然反应,你会发现这种多线并行其实是互补的。几个女人分别代表了女人在成为母亲前后不同年龄的不同状态。
毫无疑问,罗霍的女儿代表的是结婚前的女人,那种完全不受束缚的心里和状态,大概是所有女人结婚前的真实写照。
罗莎代表的是怀孕后的年轻母亲,这个时候的女人情绪开始变得更加敏感,所有的选择都开始为绕着孩子进行。
而艾拉代表的是更年期的中年母亲,由于更年期撞上了青春期,所以在影片的开头才有了母子之前互呛的对话,非常真实。
而罗霍和罗莎母亲代表的是已经老去的母亲,还没有变成子女的累赘,就已经开始为女儿的终身考虑,最后落得老年丧女一场空。
四个母亲的悲剧与喜剧,几乎都是围绕着子女和男人展开的,其中子女当然是主要的影响。
而剧中唯一的男人罗拉,在整个关系中就非常微妙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整部电影的前面多半时间里,罗拉都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但是却无处不在。这个男人,几乎毁了所有女人的生活。
我们在阿莫多瓦的大部分电影中都能看到同性恋和变性人的存在,这几乎成了阿莫多瓦电影的重要标志。
而在《母亲的一切》中,变性人与男性角色的身份结合在一起,于是男性几乎就变成了不存在的虚拟符号。作为父亲的罗拉,并不是男性,而纯直男在这里面唯一的存在感,就是要求变性人闺蜜给自己Blowjob的那个男演员,可以说是很低了。
而当男性与父亲角色分开,这个讨论就变得相当有趣。男性不再承担其社会身份,而父亲也拒绝承担其家庭地位,这种安排让父权从社会中被剥离出来,母权入驻其中。同时又由于影片对父亲角色的排挤,而表现一种对父权、男权立场鲜明的反叛。
所以也就理解了,阿莫多瓦的作品中,为什么会永远把一个变性者放在相对主要的位置,就如同艾拉的变性闺蜜那样,同样被列入被罗拉伤害的行列中。甚至于,直男在求blowjob的过程中,从她的口中当面表达出对XX的不屑一顾。最后,从根本上,踢翻父亲、踢翻直男,踢翻所有代表男性权力的象征物。
从所有的作品中不难看出,阿莫多瓦一向是不屑于纯直男的,并且表现出对父亲这一角色的排斥,但因为这样,才有了对女性、母亲和LGBT群体细腻的情绪化解读。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这种情怀都被汇聚在母亲这个角色的家庭职能上,以此对母亲——这一在生活中重要的角色表达出来自儿女的崇高敬意。
影片的最后出现了一行字幕:献给我的母亲。很明显,这是阿莫多瓦献给母亲的一个礼物,如今我们也拿这份献给全天下的母亲。
母亲,辛苦了。
本文首发于锐影Vanguard,版权属于锐影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Todo sobre mi madre(1999)

又名:论尽我阿妈(港) / 我的母亲(台) / All About My Mother

上映日期:1999-04-08(西班牙首映) / 1999-04-16(西班牙) / 1999-05-15(戛纳电影节) / 1999-05-19(法国)片长:101分钟

主演:塞西莉亚·罗特 玛丽萨·帕雷德斯 坎德拉·佩尼亚 安东尼亚·圣胡安 佩内洛普·克鲁兹 罗莎·玛丽亚·萨尔达 费尔南多·费尔南·戈麦斯 托尼·坎托 埃罗·阿索林 卡洛斯·洛萨诺 费尔南多·古林 曼努埃尔·莫龙 乔斯·路易斯·托里霍 胡安·乔斯·奥特圭 卡门·巴拉格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 / 编剧:佩德罗·阿莫多瓦 Pedro Almodóvar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