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3-20

八千里路云和月:导演说

《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编导史东山(1902~1955),是一位爱国、进步的杰出电影艺术家。他编导的电影作品具有明确的思想追求和艺术追求,意义进步,旨趣高尚。20世纪20年代,他进入电影界,22岁编导了处女作《杨花恨》;之后相继编导了《同居之爱》、《奋斗》、《女人》、《人之初》、《狂欢之夜》等片,都力求探究一点“社会”和“人生”问题。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地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全身心地关心着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他相继编导了《保卫我们的土地》、《好丈夫》、《还我故乡》等片,还导演了田汉编剧的《胜利进行曲》。这些抗战影片里,始终贯穿着史东山饱满的政治热情,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初,史东山由重庆回到上海,与阳翰笙、蔡楚生、郑君里等组建了联华影艺社,后又与昆仑公司合并,建立了战后进步电影的新阵地。与此同时,史东山编导了战后第一部震撼人心的现实主义力作《八千里路云和月》。由于该片深刻的暴露性,反映现实的及时性,公映后轰动了当时的中国影坛,受到社会进步舆论的高度评价。田汉认为,此片“替战后中国电影艺术奠下了一个基石,挣到了一个水准”;蔡楚生认为,这一作品是史东山“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好的诗篇”;还有评论说,该片“继承了战前国片的优良作风,而且将中国的电影艺术向前推进了一步”。
《八千里路云和月》以抗敌演剧队在抗战期间和胜利后的生活为依据,通过江玲玉和高礼彬这两个爱国青年历尽艰苦、服务抗战和周家荣利用抗战发财的鲜明对比,从一个侧面概括了战时和战后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生活的真实。表达了编导者史东山对抗战胜利由希望变失望的悲愤心情。梅朵评论史东山及其《八千里路云和月》时说:“因为它没有说谎,它没有欺骗,它不轻浮,它不玩异,它让生活真实的在我们面前展现。因此,它比别的国产片好,比别的国产片有价值,比别的国产片伟大。”“它让我们的精神跃然奋起。”
《八千里路云和月》在艺术上有显著的特色。首先是纪实性的叙述风格。为了真实地再现抗战历史和战后的社会现实,影片突破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电影惯于采用的戏剧式叙述方法,而大量地运用了纪实性的叙述方法。如,上海影剧界救亡演剧队沿津浦铁路北上,沿途深入群众、深入军队,在苏州街头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在徐州会战时为军队演出,陷入敌军重围,队员们化装成难民进行突围的情景;以及之后演剧队辗转武汉、长沙,在湘桂、黔桂撤退中,大批难民涌向火车、公路;演剧队不顾疲劳与饥饿,坚持慰问伤兵员,鼓舞士气等场面,都如同纪录片似的再现了当年特定时代的真实历史面貌。再如,演剧队到达重庆后,住的破房子,供给困难,队员们营养不良,许多人都病倒了。而玲玉的表哥周家荣也来到重庆,依仗做大官的姑父,大做投机生意,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日本投降后,周家荣亦官亦商,又乘飞机回上海做接收大员,发劫难财去了。而演剧队员也要回家乡、回上海,经过许多努力,才搞到一条木船,等待他们的仍然是失业与贫困。所有这一系列情节,仿佛就是生活素材本身,几乎完全是无线性因果关系的纪实化历史场景的连缀,完全以当年抗敌演剧四队和九队的真实经历为原型。在镜头形态上,也极力贴近纪录片风格。在表现历史环境的一些镜头上,如布满美军吉普车的马路,摆满美国商品的橱窗,当时报纸新闻标题的特写镜头:“大批国军空运东北”、“江西灾情——惨”。这些镜头都具有表意作用,使影片呈现出深厚的新闻纪录片的意味,从而有力地服务于影片的揭露与控诉的主题。纪实风格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电影现代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史东山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正是这一变革步伐中的一部开山之作。
《八千里路云和月》在艺术上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其富于激情的政论风格。新中国成立前三年左右,是国民党统治区最黑暗的时代。史东山敢于冒着被国民政府迫害和镇压的危险,在上海编导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愤怒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他借主人公江玲玉之口,用大段台词痛斥其表兄周家荣的罪行:“我是一个新闻记者,我有我的责任,我有我的良心,我该说的话也是一样要说的。这个世界,都像你们这样搞下去,还成世界?明敲暗诈,强夺霸占,人人切齿痛恨你们。人家被逼了,稍微发几句牢骚,你们就把什么帽子套在人家头上,常常一个一个的人不知道被你们拖到哪里去了!你们就不想一想,你们欺侮了人家,还不许人家诉一声苦,是多么野蛮、残酷的事,这简直连人性都没有了!你居然嘴上也挂着‘民主’、‘自由’,你简直在糟蹋这两个词。”这些如炮弹般有杀伤力的语言,是编导者史东山内心抑制不住的怒吼!是他通过电影主人公在银幕上面对千千万万观众,向反动统治者发出的怒吼!人们透过白杨饰演的江玲玉形象,可以真切地叠化出编导者义愤填膺的身影,如闻一多拍案而起的气概!这是何等强烈的政论色彩!这个段落是《八千里路云和月》整部影片的高潮,亦是史东山导演艺术的经典段落。因此,演剧队九队队员致信给史东山称该片“在目前的国产影片里,是一部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八千里路云和月》在艺术上的第三个特色,是细腻的心理刻画。史东山认为,三流导演排场面,二流导演排动作,一流导演排心灵。心灵是思想和意志,性格和感情的总和;心灵是内在的,只有借助于与之相适应的外在动作,才能成为感性的艺术形象。史东山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心理状态。如影片开头,江玲玉受抗日洪流感染,也想参加演剧队,但遭姨父母及表兄的一致反对,内心斗争很激烈。她在昏暗的屋中踱着步,她耳边响着《毕业歌》,接着画外又响起《义勇军进行曲》。编导在这里运用比兴手法,以屋里的昏暗暗喻主人公心中的迷惘,然后通过歌声的增强表现了她受到启发、下了决心的心理历程。她一抬手亮了灯,昭示了她内心的明亮,于是拿出皮箱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再如影片最后段落中,江玲玉晚上在报社写完文章,回家的路上遇雨,昏厥在街边。高礼彬在家久等妻子未归,他走到楼梯口俯视,楼梯冷清无人。由于思妻心切,他眼前出现了幻觉:江玲玉从门口走进来,一步一步沿楼梯走了上来。实然又消失了,楼梯上仍然无人。导演在这里运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方法,揭示了高礼彬此时的心理真实。这个幻觉是有心理依据的,表现了在特定情境下人物的内心活动。
《八千里路云和月》在艺术上的第四个特色,是蒙太奇语言丰富,镜头运用灵活。如演剧队从徐州撤退到长沙这一段时空,先是队员们在狂风中前进,进而是水中的船,奔驰的火车,再是地图上前进的墨线,达武汉,再至长沙。飞速叠化的镜头,表现了演剧队辗转跋涉的历程,同时也完成了叙事任务。再如,江玲玉送走寡妇之后,倚在门框上思考时,渐隐渐显出周家荣摔报纸的镜头。特写标题显江玲玉揭露接收舞弊的文章,时空转换简洁有力。再如,江玲玉痛斥周家荣一场戏,整个段落长达5分56秒,中间的镜头切换只有7次。但由于人物和镜头处于不停运动中,运用了推拉摇移各种镜别及灵活的场面调度,使人物情绪连贯。在中景中既可见江玲玉的愤怒表情,又可见周家荣的反应;几个近景,强调了她的愤怒表情;一个特写镜头,更进一步加强了控诉的力量。这样长的一段言词,并不使人感到枯燥,而是在镜头的不断变化中,让观众感到了言词的痛快淋漓,体现了丰富的蒙太奇语言的无限艺术魅力。史东山认为:“电影蒙太奇就是观众的眼睛。导演对镜头的分切、场面的调度、镜头推拉摇移跟,都必须为观众着想。你影片中出现的每一个镜头,都要引人入胜,不能随心所欲地砌豆腐块。”
对于史东山的导演艺术造诣,蔡楚生有真知灼见的总结。他认为史东山作品,“结构的完整、风格的清新,节奏的明快、蒙太奇的谨严,构图取景的美好,处理手法上的洗练等等,都有其独特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史东山于1951年编导了影片《新儿女英雄传》,实现了他想从正面表现人民战争的夙愿。该片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荣获了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导演特别荣誉奖”,成为新中国在国际电影节第一个获奖的影片。之后,他又满怀信心去大连造船厂深入生活,构思新作。同时,又接到出任北京电影学院第一任院长的任命,他兴奋不已,感到任重道远。谁料,他因长年积劳成疾,身患肝炎而病倒,不幸于1955年2月23日去世,享年52岁。资深的老文艺家梅朵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时候,撰文怀念史东山说:“历史已经证明,史东山先生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在黑暗年月,他敢于斗争;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他不说假话。”“为了民族,为了人民,他把一切献出来,直到把自己的生命献了出来。他的死,他以自己的手结束生命,绝不是什么怯懦,而是抗议,是对借人民之名施行暴政者的抗议。我们中华民族不正因为世世代代有着这样的硬骨头,所以才能经得起一切风浪,永久不倒下去吗?”

八千里路云和月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

又名:胜利前后 / 8,000 Li of Cloud and Moon / Eight Thousand Li of Cloud and Moon

上映日期:1947-02-02片长:124分钟

主演:白杨 陶金 石羽 高正 周峰 黄晨 

导演:史东山 / 王为一 / 编剧:史东山 Dongshan 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