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2-11

贞观之治:重读谏太宗十思疏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忧馋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看到魏征去世那一集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重新看一遍谏太宗十思疏。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高中时候学过这篇文章,到现在接近有15年的时间了。当初是全文背诵,现在重读真是字字珠玑。历史留下来的东西是有它颠扑不破的道理的。
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这些大道理这么明显,为什么历史上会有这么多无能的昏君呢,怎么会有这么多失败呢?李承千既然已经是太子,为什么还要这么着急呢?侯君集几乎已经位极人臣,又已经步入老年,为什么还会想着造反呢?跟李世民争天下的这些人为什么就是没能斗得过李世民呢?
也许道理也很简单,就是知行合一太难了。
电视剧里对大臣的着墨除了长孙无忌之外,最多的就是魏征。剧里着重刻画了李世民多次气的摔东西骂人,但对魏征仍然几乎做到了言听计从。每到这些片段,我就问自己,我能做得到吗?我现在能做的到吗,我现在即使能做到,也是觉得自己是人微言轻,还没有功成名就,需要听得了批评。
但如果我是李世民呢,我觉得我现在就做不到。每个人都听过忠言逆耳的道理,但是做起来真的太难了。回想起过去生活中的种种事情,对于批评,我只能听得进我觉得对的,对于我不认可的我连听都不想听。其实这根本算不得虚心,算不得闻过则喜。
所以即使有同样的资源,最后的成就可能就是大相径庭。

所以我认为李世民作为我心目中的千古一帝,第一个过人之处就是能做到知行合一。
我认为虚心以纳下是对的,我就在我治理朝政中严格的执行虚心以纳下。不论我觉得他有多么的以下犯上,不论我自己有多么生气,不论我觉得对方是不是在利用我的虚心沽名钓誉。我都要冷静的让他说完,然后做出自己最合理的选择。

李世民一向也以能广纳人才被称颂。凌烟阁二十四群臣几乎个个都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国家能有如此多的精英臣子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国家不可能不兴旺,事业不可能不成功。
但是为什么是李世民呢?为什么不是隐太子呢?
我记得电视剧里有好几个细节是在描述李世民在遣人做事时的心思,我让你做这个事情,不只是这个事情你是得力合适的,还会考虑到你做完这个事情其他的大臣会是什么反映,是会让你得到大家的钦佩,还是会招致大家的嫉妒。
有如此心思,群臣不得不肝脑涂地,誓死效忠。
天下之道,贞观者也。
以正为核心价值体系,则群臣对皇帝的赏罚贬褒无可非议。在日常事物中又能设身处地的为臣子考虑,并且能够让臣子体会到超越君臣关系之外的由衷欣赏感激之情。是李世民能够招揽并且得人心的关键。

房谋杜断。
是说李世民有两个搭配很得当的智库幕僚,一个善于谋划,一个善于决断。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决断要重要与谋划。三国里对这一点也有很多描述。
杜断其实还是李世民来断。以我的经验和见识来看,决断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好的,或者应该说是一般人最难做到的一点。
我自己觉得自己就是在某些方面优柔寡断。我也进行过自我分析。
决断很难。
最多的情况是目标不清晰或者不坚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然无法做出决断,因为没有目标作为参考自然无法判断哪个决定是对的。
即使目标清晰坚定决断还是很难。
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害怕,决断总意味着要改变一些东西,我担心我无法承受事情的结果,例如玄武门之变,如果失败就是杀身之祸。我不想死,所以我不知道该不该做。
令一种情况是贪心,决断也总需要去放弃一些东西,比如我要不要把心爱的女儿远嫁西藏。我想边境安宁,但是我也希望享受天伦之乐。面临这种抉择的时候往往都是违反人性的时候。谁能说哪个更重要呢,又回到了目标是否清晰和坚定这一点上了。
要想善于决断,首先目标要是清晰的。我想做皇帝,所以我必须要冒风险。我是皇帝,我的身份决定了国比家重要。


知行合一,贞观者也,善于决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贞观之治(2006)

主演:马跃 苗圃 马精武 马少骅 陆剑民 金士杰 

导演:张建亚 / 编剧:阿城 A Cheng/孟宪实 Xianshi Meng

贞观之治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