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8-05

贞观长歌:聂远的李恪

2018-04-02 16:15:12
因为聂远的李恪而怀念这部《贞观长歌》。
剧里李世民没有少年夺权的算计,或许他的少年时代需要一个人来展现,这个人就是李恪。
李恪因为有前朝血脉而不能入主东宫,这个原因有些站不住脚。杨妃有二子:三子李恪、六子李愔,长孙皇后有三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李世民对嫡子的期许,而“恭敬、谨慎” 是为“恪”,“安静、寡言”是为“愔”。杨妃二子名中都含有退让之意,李世民对三位嫡子的重视显而易见。这或许从侧面说明,后代流传的李世民与隋朝公主的爱情故事,更多是附会或演绎。杨妃或许曾受宠,但是联系李世民夸赞长孙皇后为“嘉偶”、“良佐”,其书写的《女则》这一为妇的智慧结晶,显然,长孙皇后是一位懂得把握丈夫心意的妻子。其他女人没有一个曾打败她,从她手里成功争宠。为嫡,为恩,为爱,李世民就未曾打算过从其他皇子中立太子。
从出生,李恪就被他父王认定为应该做一位谦恭的臣子,可是他偏偏才华横溢、文武双全。我无法用语言形容聂远饰演的李恪的英勇不凡,这部剧因他而有光彩。剧情前期,是李恪雄姿英发的时期,他出使讲和,却寸步不让。昂然远眺之际,拉弓射箭,飞鹰随之坠落。好箭法!面对岑先生的指教,他能自述抱负,也能虚心听教。正是热血奔涌的少年,恰是壮志凌云的少年。之后他邂逅了这世间最纯粹的爱情,遇上了智谋过人又至情至性的阿史那云。他们可以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认定彼此是可以相伴一生的意中人。



多美好啊,聂远的相貌,他的演技,都赋予了李恪这个半真半假的角色灵动热烈的吸引力。他果敢机敏,他英勇有谋,他胸有凌云,他刚烈倔强,他孤高自许。所有的优点都灼灼耀眼。
剧中先为我们展现如此天纵英才的李恪,又想把他毁灭给我们看。为了说明他为什么没有夺得太子之位,为了给李世民的选择一个合理的解释,电视剧又给李恪安排了许许多多的缺点。他沉不住气,急于打倒李承乾,反而锋芒太盛。他眼界太浅,争夺一时封赏高低,不曾想失去父皇的信重。他没有大局意识,他鲁莽冲动,可是这些也都让他热血执着的少年模样更立体。
细想之,这些又和最初那个出使北境的英武少年,在智商上形成云泥之别。与其说观众在等着李恪智商上线,不如说观众心里也知道,李恪没有剧本里写的那么傻。他不会冒冒失失闯进侯君集家搜查赃款,他也不会在听了安康公主几句话之后,帮太子抵制魏王。 剧中对安康公主的谋略夸赞得太虚太假,为了烘托她,李恪几次智商下线,走出臭棋。又故意让李恪一意孤行,违逆圣意去杀颉利。简直让人无语问天,这哪里是那个压制住颉利的李恪啊!?
至于奸污太子妃海棠,则有待商榷。相比之下,剧中侯君集的设计不龌龊?史书中长孙无忌拒绝太宗立储李恪的目的不龌龊?李恪对海棠的不轨行为,或许是对李世民当年霸占巢刺王妃的一些影射。
剧中最爱的女子,无疑是阿史那云。她的男装有时比女装还好看。




《贞观长歌》中古色古香的女子不少,高贵恬淡的杨妃,机敏聪颖的郑丽婉,腰肢纤软的绿袖,眉目娇艳的海棠,她们都是那个年代该有的模样,足以表达人们对大唐气象的怀望与敬仰。

对李世民立储的选择,之前的分析流于片面。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观剧感受:
李恪非嫡非长,立他为太子与祖宗规矩不符。李恪得到观众认可的原因是,他有能力有才华。出使颉利和征粮打井两件事证明了他的能力。可是嫡长子继承制也有可取之处。如果立贤不立长,有能力的儿子不断壮大势力,结党营私,铲除异己。这样将助长皇子争斗,默许权利掠夺,激发种种矛盾。李世民夺权就是一例。李世民是皇子夺权的成功者,但当皇子的想的是夺权,当皇帝的想的却是守权。
除了祖宗规矩这一难以逾越的关卡外,李恪成为太子还有一个障碍。剧中多次提到两个反面帝王,隋炀帝和汉武帝。当时从皇帝到臣子,无不在反思隋二世而亡的原因,李世民因隋炀帝 喜出游而不敢出行,恐劳民伤财。魏征曾修录《隋书》,更是多次叨念着要为废太子杨勇写一篇序。帝国初建都要总结前朝灭亡的教训。当时君臣上下都认为,隋炀帝杨广是导致隋亡的根本原因。他好大喜功,连兴战事,巡游四方,劳民伤财。这些使得隋朝从一个疆域辽阔的王朝迅速被难民充斥。李世民在与李泰的对话中提到的汉武帝,也与隋炀帝一样,连年征战,将国力打衰。李世民说,他绝不做汉武帝。并不是隋炀帝、汉武帝无才无德,而是他们好战不屈的个性,并不利于国家长久昌盛。而李恪恰恰是这种性格。李世民希望国家大治,希望贞观之治的功业可以延续,他更倾向于敦厚宽和、能屈能伸的守成之士。被他评为“英果类我”的李恪,在这些方面,缺乏上下信服的宽厚之气。
之前提到,长孙皇后于李世民有恩。多年的辅助之恩之外,还有玄武门事变中长孙兄妹对李世民的拥戴与支持。李世民是个怎样的人?他弑兄篡位,但对有功的武将十分保护。他逼父退位,同时自己励精图治以开创贞观之治。他并非无德之人,相反十分顾念旧情。想来确实是迫于无奈,加上秦王府诸将的怂恿,才促成玄武门事变。其中长孙无忌在事变中的功劳最大,同时史载长孙皇后于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李世民对头号功臣长孙无忌的意见,是不能不听的。
李世民对众多和他出生入死的武将,有着深厚的情谊。这些武将的未来,也是他考虑立储问题时需要顾及的。秦王府旧臣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倾向于支持共事多年的长孙无忌。立长孙无忌的外甥,则开国元勋可以保全。立李恪,难保他对长孙家没有怨言,对这些人不赶尽杀绝。而一旦这些人的安全受到威胁,武将被逼造反,局势必然动荡。长孙无忌的外甥未必是最适合的太子,却是最稳妥的选择。

剧中点出,李恪输就输在一个争字上,似乎他不争才是上策。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他的才能让他不甘人后。他若想不枉此生,一展抱负,只有争这一条路。他是庶子,李世民嫡子就有三个,他若不冒头,就意味着不为人知,没人会在立储时想到他。像李世民那般,功高震主,依然要受制于长幼有序,不能被立为太子,何况是稍有能力的庶子。李恪想走的是一条孤险的道路,他想不断立功,功德盖世,在皇子中一枝独秀,让他父皇不得不选择他。
这条路终究被他父皇和老谋深算的臣子堵死了,他们看着他犯错,而且巴望着他铩羽而归。
若是他生在隋末,想来凭着一腔孤勇和抱负,也会和李世民一般礼贤下士,勇于担当,扫荡天下。只可惜年幼的他遇上的是李世民这样的父亲,和历练成精的长孙无忌之类的老臣,终究是臣子一生。

贞观长歌(2007)

主演:唐国强 张澜澜 聂远 白庆琳 张铁林 杜志国 王绘春 曹培昌 刘毓滨 唐嫣 万弘杰 孙飞虎 饶敏莉 马浴柯 张丹峰 宗峰岩 张喜前 朱宏嘉 席与立 武强 牟凤彬 徐少华 李庆祥 

导演:吴子牛 / 编剧:周志方 Zhifang Zhou

贞观长歌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