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维尔多兰的电影,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带着泽维尔多兰典型的电影色彩,这场电影讲述了不同的故事 。而泽维尔多兰的电影标签还都在:与母亲的矛盾关系与和解、同性恋情节的展示或暗示、MV式的电影叙事、典型的家庭困局与身份怀疑 。这些却也都是我喜欢泽维尔多兰电影的原因,带着对于《只是世界尽头》的些许失望,这次的《约翰·多诺安死与生》更加大气与成熟,少了些家庭式的争吵,多了些对话与旁白,多了些情感的传递与交流,更多了些留白,给观影者以自省。
[只是世界尽头]
以情感变化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这个电影实际上并未有清晰的情节或发展。如果非要有情节的话,大概是小主人公与大主人公之间信件泄露引发了情节的裂变。然而,更应该算的上情节的,应该是大主人公因不得不撒谎的郁郁寡欢到接受自己&小主人公寻求外界认可的过程。然而合二为一 ,电影中的两个主人公都是在寻求认可,不同的是,成年主人公是在寻求自己认可自己,承认自己;而童年主人公是在寻求外界认可,其老师,其妈妈,乃至社会。因此这样的情感始终在带动着我们的心绪,而具体的事件情节,实际上并非主线。
2.家庭式永恒不变的话题
小主人公之所以出现寻求认同问题,乃是其居无定所,随着母亲不断搬迁,生活中更是缺少了父亲角色的出现,甚至母亲也因为忙而无法完整地出现在其世界里,导致其寻求外界的认可,甚至主动想要从事母亲的事业去得到母亲的认可,延续母亲的梦想;而大主人公,与母亲和家庭的关系同样破碎,与小主人公类似的是,父亲角色的缺失同样存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主人公愿意与大主人公通信,因为潜在的父子关系是小主人公无形中依赖的;大主人公在最终的结尾幡然醒悟,也是来自一个父亲年龄相仿的老人的指点。环环相扣,却又互为衬托。对于父亲角色的依赖,是整个电影中的潜在线索;而与母亲的和解,更是明线,与母亲共同生活,却无法满足,只能与母亲产生矛盾的关系,这也映衬了泽维尔多兰对于家庭的印象:爱恨交织(从《只是世界尽头》可看出)。总而言之,家庭关系是我们所有关系的开始与结束,更是全部。
3.与自己和解,承认与认可自己
电影中的成年主人公之所以难以自拔,就是其同性恋身份的挣扎与家庭身份的非议,其陷入了自己身份的认可性障碍,因为其既是同性恋,还有着自己的女朋友。总的看来,身份认可是其泥沼,这也在电影记者与回忆者的对话中看到,Identity是电影的一个关键词。根据最后的那封信,电影告诉我们成年主人公承认了一切,和解了一切,然而依旧选择suicide去结束这一切。但是正如电影中一直出现的”liar“一样,是真是假,只是回忆者的阐述而已,只是一封信的表述而已,也就是说真相无从得知。然,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小男孩长大后成为了成年主人公,小男孩承认接纳了一切,成为了正面版的成年主人公,这更像是一次生命的接力,由negative转向了positive,而那封信就是Turning point。
回忆性与纪实性的表达手法,典型的泽维尔多兰元素,复杂多元的成长、身份矛盾,造就了这个想象多元的电影,没有唯一的主题,只有不断思考的观影者。

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John F. Donovan(2018)

又名:多诺万先生的生与死 / 约翰·F·多诺万的生与死 / 约翰·唐纳文的生与死

上映日期:2018-09-10(多伦多电影节)片长:127分钟

主演:基特·哈灵顿 雅各布·特伦布莱 苏珊·萨兰登 娜塔莉·波特曼 凯西·贝茨 本·施耐泽 埃米丽·汉普希尔 迈克尔·刚本 坦迪·牛顿 贝拉·索恩 克里斯·泽尔卡 莎拉·加顿 杰瑞德·基苏 阿里•米伦 阿玛拉·卡兰 吉斯·布洛姆 

导演:泽维尔·多兰 / 编剧:泽维尔·多兰 Xavier Dolan/雅各布·提尔尼 Jacob Tier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