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撤离朝鲜的时候,志愿军文工团集体创作了五场话剧《友谊》。话剧反映的是曾经被志愿军从虎口救出的朝鲜妇女,勇敢掩护并舍身救助志愿军伤员的故事,作为向祖国人民献礼和汇报的节目。归国后,这个戏在北京连续演出了几十场,受到首都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喜爱。周总理看了以后,感觉不错,说:“是否可以拍摄成电影。” 与此同时,八一厂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故事片创作也在积极酝酿之中。
1958年由王冰、李舒田导演的《长空比翼》已经问世,描写共和国年轻的飞行员们在朝鲜战场与美军飞行员激烈较量并取得胜利的故事片,在国内受到好评。趁热打铁,八一厂决定也把话剧《友谊》搬上银幕,因为李俊曾经在朝鲜拍摄过《宽待俘虏》,就被指定执导《友谊》。
1959年国庆节前夕,李俊接到拍摄任务。他抓紧搁下《回民支队》的庆祝活动,开始观看话剧《友谊》。李俊看完话剧后,感觉内容比较紧凑,线索也很明朗,开始着手改编电影剧本。李俊对朝鲜战场比较熟悉,话剧《友谊》剧本也较为成熟,没费多大功夫,李俊就把电影剧本搞完。电影剧本比原来话剧更为简洁利索,李俊通过活泼可爱的小“友谊”把故事有机结合起来。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侦察兵在完成抓“舌头”的归途中,碰到一群美国兵正在鞭打被捕的朝鲜妇女,何排长带领侦察兵把她们救了下来。其中一位叫金顺玉的朝鲜妇女已濒临生产,在志愿军战士的悉心照顾下,她顺利地生下了孩子。金顺玉为了感谢志愿军,给孩子起名“友谊”。不久,何排长接到侦察敌人炮位的新任务,在返回的途中,他们被敌人发现。何排长为了掩护小杨顺利回到总部,他敌人火力吸引过来,作战中受伤被捕。金顺玉得知何排长被捕的消息,万分焦急,带上手榴弹偷偷前往救排长。在敌人准备开枪杀死何排长的千钧一发时刻,赶来的金顺玉用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最后,部队把小“友谊”转给朝鲜人民。
10月,成立《友谊》摄制组,李俊选择了许又新、石凉为副导演,许又新去过朝鲜,拍摄现场也比较勤奋。1960年,许又新自己也导演了反映志愿军小分队奇袭敌后,炸毁康平桥的惊险战斗故事片《奇袭》。摄影是张冬凉,后来,他和李俊还在《南海长城》里合作过。美工李俊选择了任回兴,他热心业务,对导演的要求也能准确表达,后来再次和李俊合作《闪闪的红星》。
为了节省时间,赶进度,主要演员直接把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的全部演员搬过来。李冀明扮演何排长,他在话剧《友谊》里面就是何排长的扮演者,是当时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的台柱子。另两名主要角色金顺玉、小杨则分别由张泽、王锐饰演。《友谊》中的两个美国兵有谁扮演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那个时候找个老外演员不容易,再说时间也不允许。最后,李俊想到了和自己关系不错的维佳和万涤清。前者是个二毛子,他父亲是留苏学生,母亲是前苏联人。据说他父亲参加过十月革命,还给列宁站过岗。后来他父亲带着苏联媳妇来到中国,并生了维佳,但是他母亲不适应中国生活,又回苏联了。一段日子过后,维佳的父亲想念远在他乡的苏联妻子,但是缺少路费,他父亲就一边耍猴一边向新疆跋涉,最后转道去了苏联。父亲走后,维佳却留在了中国,说着一口普通话,看上去却是一个外国人。另一个美军由万涤清扮演,他是个犹太人,可能有以色列血统,个头高、鼻子大,样子很适合扮演外国人。
李俊给演员说戏的时候,重点强调了话剧与电影的区别,话剧表演要夸张,而电影表演则要自然生活化。开始,话剧演员有些不太适应电影拍法。后来李俊启发演员:“生活中怎么样就怎么演。”毕竟演员行当不分家,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的演员很快便适应了电影表演。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摄制组并没有去朝鲜拍摄,而是把外景选在八达岭、西山一带。时间排的也很紧张,大家几乎没有空闲时间。但是有一次例外,李俊特批大家休息了一天。那天,李俊正在现场说戏,见演员们三三两两的议论着什么,精力也不够集中。李俊心生疑问,就问:“大家有什么事情啊?拍戏这么不集中。”有的演员说:“能集中吗?今天日本‘东洋魔女’女排来北京比赛。听说这可是一场硬仗,李导演,你说我们能放得下心吗?”李俊回头给制片主任商量了一下,“既然大家都想看比赛,我看就特批一次吧。也许看完球,明天大家更有精神头了。”那天,剧组人员都回市里看排球赛去了,尽管中国女排技不如人,但是观众热情却空前高涨。果然,爱国热情激发了干劲,第二天摄制组进展速度加快了不少。
北京的初冬,已是寒气袭人,又加上国家已经进入自然灾害期,李俊他们在西山拍摄影片,可算是忍饥挨冻。当时摄制组生活很困难,伙食很差,李俊也不享受什么特殊补助,大家同甘苦共患难。团结就是力量,困难没有阻止拍摄速度,李俊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友谊》。1960年初,影片便在全国上映了。
《友谊》放映后,观众反映不错。有的专家在《大众电影》撰文评价《友谊》:“影片最大的特点,是内容生动、深刻,形式精练、紧凑。”李俊对影片却不是太满意,他觉得《友谊》最大的尝试就是实现了话剧的电影化处理。但是李俊坚信拍摄《友谊》是他的一种职责,电影要为军队服务、要为政治服务是不容质疑的。

根据王颖等集体创作的同名话剧改编。
朝鲜战争期间,我志愿军侦察兵在完成“抓舌头”任务的归途中,碰到一群美国兵正在鞭打被捕的朝鲜妇女,侦察兵们把她们救了回来。其中,一个叫金顺玉的怀孕朝鲜妇女,被美军打成重伤,已经濒临死亡。为了抢救她,志愿军女医生李芝华和护士小兰冒着危险,越过炮火封锁线,来到前沿。经志愿军战士为她献血和医生的抢救,金顺玉转危为安,孩子也生了下来。金顺玉为了感谢志愿军,给孩子起名“友谊”。
排长从团部接受任务回来,和战士小杨去敌后侦察敌人炮兵阵地的情况,他们在完成任务回来时,被敌人发现。排长掩护,把敌人的火力吸引过来,让小杨把敌人阵地图带回去。小杨受了重伤,他坚持爬回阵地,报告了排长在沙田里受伤的消息后,壮烈牺牲。
沙田里是金顺玉的家乡,她要求去救排长,被班长拒绝。她带上手榴弹偷偷前往。班长请示了上级,深入敌占区寻找排长,并准备用报话机将敌人的情况报告给上级。负伤在敌后的排长,发现敌人的炮兵阵地已经转移,原来侦察到的情况失效,就拖着受伤的身体,重新侦察了敌人的阵地。他因伤重晕倒在山上,被金顺玉的母亲朴大娘救回。朴大娘从排长那里知道了金顺玉还活着,孩子也生了下来,母子平安。
美军到朴大娘家搜查志愿军,残酷地毒打朴大娘。排长忍无可忍,出来与敌人拼命,被敌人抓住。在敌人准备开枪杀死排长的千钧一发时刻,赶回来的金顺玉用计引开了敌人,为了救护排长,她用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排长与班长会合,他们及时向上级报告了敌人炮兵阵地变化的情况,使这场战斗取得了胜利。
人们缅怀金顺玉——这位崇高的国际主义战士,志愿军李医生将活泼可爱的小“友谊”交给了朴大娘。

友谊(1959)

主演:王锐 徐燕鸣 

导演:李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