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04-30

羊之歌:生的本能

[img=4:C][/img][img=5:C][/img][img=6:C][/img][img=7:C][/img]


时隔多年,重看电影还是爱得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把动漫也全看了。最后还是回到最初起点来回味电影。

我对致郁系的作品都比较不能抗拒,甚至会格外深刻。 这部剧是朋友推荐的,因为我们俩都爱花男。可看完却是另一番滋味,早就把花泽类和小滋忘得一干二净了。在那以后,千砂成了我记忆深刻的角色。

电影似乎被很多人吐槽节奏过慢,过于晦涩,似懂非懂。我觉得导演是为了突出细节,塑造压抑的氛围。 电影版延续着漫画和动画的一贯阴暗,但是却比前者更灵动鲜活了很多。黑白漫画整体的画风,动画为了节约成本过于粗糙而反复重叠的画面,都让人看下来极其阴郁。可电影因为真人化了很多场景,虽还是觉得压抑。但是在慢慢的发展中明了,结局甚至一改动漫的纯悲剧,有豁然开朗的意味。

高城千砂作为《羊之歌》里的灵魂人物,无疑是最特别的存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我只顾着惊艳加藤夏希的千砂,只当千砂的冷漠是因为她经历太多,看惯了生死。这一点确实是导演的失职,对千砂这个角色处理不够细腻,而多过着墨于一砂的内心变化。

千砂在《羊之歌》里是个彻彻底底的悲剧人物,她从小就不被看好的来到这个世界。童年的记忆只有病痛反复的折磨,发作失去心智的母亲,和把她当成母亲替代品的父亲。毁掉一个小孩只需要一句“她不该来到这个世界”已足矣。明明活得已经很艰难,却要被否定她生存的意义。难以想象那个一次次从死亡痛苦边缘挣扎过来的小女孩,是以什么信念活下来的。她明明不想活下去,却觉得自己需要和被需要,灵魂对生的欲望与本能,让她甘为替代品,用最卑微的方式支撑生存的理由。父亲的自杀让她再也找不到理由了,可一砂的出现让她微弱的本能又开始有了有力的讯号。

人是一种既脆弱又强大的生物,身体逃不过生死宿命,却更扑不灭灵魂要活下去的欲望.

大概死才是宿命,而生却是一种天生便有的本能。

《羊之歌》与其说是在绝望的诉说禁断之恋与宿命的悲凉,不如更像在诉求人对生的欲望。在活下去面前,尊严、爱情、亲情又算什么?可偏偏生让它们成了能活下去的羁绊。是一种舍弃不掉的,不能被切割的复杂情感。是软肋,也是盔甲。那是一种置死地而后生的悲壮。

电影版是从一砂的角度去表达的,对比于动漫少了一丝幽怨和绝望,更多的是孤独,无助,迷茫,恐惧和挣扎。很喜欢千砂和一砂两人坐在庭院前聊天的画面,和千砂抱着一砂表现出的那种唯一不可的羁绊。安静诉说的背后隐藏着所有的孤独与绝望的挣扎。无害善良的人,被告诫自己会伤害人而与这个世界隔离,为了不伤害人便以伤害自己的方式来维持所谓的平衡。这让人看到不禁觉得讽刺,有人本无害也无心,只是看起来异于常人,可被世俗观念定义为有害异类。而有些视为普通人的人,却在人群里藏着一颗害人之心。

导演用血,风铃,画和一砂千砂的拖鞋做物象还是很有表达欲望的,也让电影更加意味深长。结局甚至一改动漫的悲剧,让一砂有了新的领悟,可能也是导演对原著自己的理解吧,生的希望不应仅是羁绊,而是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才是一种该有的本能。

千砂在最后应该也懂了这种意义,所以才不再阻止八重坚去见一砂。从那时起两人一起生活不再是当对方的替代品,无助等死,是有了自己应该活下去的理由—被希望活着,被希望幸福。所以当姐姐死了,一砂才不会只剩绝望。但这一点导演延伸的太短了,就是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前面描述太多无助和恐惧,却轻飘飘的以一砂和养父的谈话,千砂发病后两人的羁绊,再到送画,就想推翻前面全部的消极定论。若想表达新的观念,就不该全篇侧重氛围表达,至少应该留一半去诠释最后的寓意。这种结构构成让整个电影逻辑性欠缺,如果再多一点应该会更深刻。

导演在选角上还是很赞的,人物还原度很高。加藤夏希的高城千砂真的让我眼前一亮,这四张图是我以前看时截下来的,也是我对千砂最深刻的一幕。而当年小栗旬演的一砂,把少年青涩,迷茫,无措,消极诠释得很到位,能传达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喜欢他在学校发病时幻想吃人血,和千砂发病时的这两场。特别是后面那一场,一下子让两人转变了地位。一砂难得坚定了,想要保护姐姐。他不再是需要,而是被需要,更是想给予。从他的肢体语言里能看出,两人之间的羁绊应该是从这一刻有了真正意义的加深。整部剧一些细节表达还是很细腻的。

如果喜欢类似的风格,我强烈推荐《百鬼夜行抄》的真人版,也是这种灵异阴郁类,也是让人唏嘘感慨。比起大家都爱的治愈温暖系《夏目友人帐》,我更喜欢残酷一点的风格,更真实,总会引发我对生死的思考。可能这也算一种对生死的本能体现吧?

羊之歌羊のうた(2002)

又名:Hitsuji no uta

上映日期:2002-03-30片长:109分钟

主演:小栗旬 加藤夏希 美波 

导演:花堂純次 / 编剧:渡辺麻実/花堂純次 Junji Hana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