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猫王》是冲奥片,但我没想到冲奥也能冲得这么难看。

有的人一站上舞台就有核弹般的光热。这种巨星气质需要天赋和长期“红”的加成。因此,演员无法演出巨星风采。这在《波西米亚狂想曲》已为人诟病——拉米·马雷克连拉话筒杆的动作都模仿到了,但神态却经不起任何特写。他能演出弗雷迪寂寂无名时的羞涩,却不能演出大红大紫后的飞扬自信、“星味儿”天成。

好在,观众的要求也没那么高。只要在妆造、口音、肢体动作等方面刻意琢磨做到“形似”,音乐一起,便也沉醉其中了。但奥斯汀·巴特勒塑造的“猫王”实在了了。

《波西米亚狂想曲》(2018)的巨大成功(全球票房9亿美元;奥斯卡五项提名;男主狂扫各种影帝奖)显然使好莱坞制片商们发现了音乐传记片-“情怀片”这个商机——仅歌迷和粉丝群体便能保证票房收入,而工整的传记片一向是颁奖季的心头好。

一时间,各种音乐传记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就在今年,我们还将看到惠特尼·休斯顿的传记片。可惜,《猫王》这个跟风多少鸡肋了。

《猫王》讲述了美国摇滚乐之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一生。也即我们熟知的“猫王”。

影片采用传奇经理人汤姆·帕克(汤姆·汉克斯饰演)的“反派”视角,由发掘喜欢和黑人音乐家们一起演出的白人小子始,由“他不是死于心脏病,也不是死于药物过量,而是死于爱”的盖棺定论终,最后以猫王去世前一周的真实演出画面《奔放的旋律》(Unchained Melody)轻轻收束全片。

擅长音乐歌舞片的导演巴兹·雷曼早在《波西米亚狂想曲》之前便有拍摄猫王传记片的打算,趁着《波西米亚狂想曲》的东风拿到大制片厂的支持立项。

甫一立项便被视为奥斯卡热门之一。其中又经历了全世界疫情停摆无法拍摄、汤姆·汉克斯感染新冠无法拍摄等多重困难,终于拿出这部《猫王》。如此波折,更令人期待。

《猫王》显然是有野心的。它试图呈现主宰猫王生命的矛盾和联系:猫王和家乡孟菲斯的黑人音乐家群体间不可斩断的联系;和家人亲厚的联系和成名后不可避免的矛盾;猫王与经理人汤姆·帕克关于音乐理念的矛盾;猫王和爱妻普莉西拉·普雷斯利间爱而不得的矛盾……以及作为时代背景的种族矛盾、政治事件、民权运动和社会变迁。

应该说,2小时39分钟的时长应该能够容纳这些矛盾(至少是部分)的展开了。然而,《猫王》对这些矛盾的呈现是极为肤浅的。传记片的优势——对人物内心的深入刻画,在这里聊胜于无。

能看出奥斯汀·巴特勒为了从“小鲜肉”、“美男”的标签转型是下了苦功。他显然琢磨了大量猫王本人演出的影像资料,将肢体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但匪夷所思的是,他跟猫王不能说是毫无关系,只能说是貌合神离。猫王本人倾倒众生。奥斯汀·巴特勒的“猫王”倒像是2020年代会出现的练习生,擅长舞蹈那种。他那费了大劲儿的肢体动作模仿只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油腻版“猫王”。

当奥斯汀·巴特勒扭动臀部和抖动双腿,向台下女性释放性张力时,我只看出“他演得好努力……”;当他在各种文戏中舒展长腿、眼波流转、邪魅一笑时,我仿佛看到了好莱坞黄教主;当他接住女性歌迷扔来的内裤挂在头顶,我恨不得送给他一些清热去油丸;而当他在高档酒店的豪华套房里演绎曲终人散、黯然神伤时,我又只看出“他演得好努力……”有人的舞台性张力是自然流露,有人的性张力则是“快看,我帅不帅!”奥斯汀·巴特勒显然属于后者。

猫王本人的脸颊肉肉的,腮帮子略鼓,那或许是他在健康状况很糟时一开口也中气十足、惊为天人的原因之一?而奥斯汀·巴特勒则是油光粉面的好莱坞小生,脸颊瘦削,五官尖锐。烟熏妆和深眼线一加,那种轻薄、邪魅之感更扑面而来。

特别需要指出,猫王职业生涯后期受困于发胖,而奥斯汀·巴特勒的“猫王”依然一副孱弱的身板,严重违和。或许,这正是导演在结尾部分匆匆收场,引入猫王真实演出影像的原因之一。

一个塑造成功的反派对传记片的成功是绝对性的。《莫扎特传》(1984)中反派萨列里的形象比莫扎特本人还要深入人心,演员也因此荣膺奥斯卡影帝。

但在《猫王》里,汤姆·汉克斯大叔的正直形象太深入人心了(阿甘、米勒上尉、萨利机长……),即使穿上反派大哥专用花衬衫配上狂狷笑容也根本不像反派。

或许是为了蹭到汉克斯大叔的星光,《猫王》用大量篇幅描写了经理人汤姆·帕克和猫王间的矛盾。

猫王身后,众多资料揭示出这位经理人对猫王的经济压榨。1970年以后,在猫王健康状况急剧恶化的情况下,还需要在世界各地奔走演唱。

而《猫王》对这种压榨的描写是极为暧昧的。制作方似乎特意想将矛盾拔高为理念冲突:经理人认为音乐只是“生意”(business),不应介入种族矛盾等现实议题;而对猫王来说,音乐是关于“唱让我快乐的歌”,关于给人们带来温暖,关于爱。

在医院一节,因心脏病发作入院的经理人说服猫王为他策划世界巡回演出,而本就因决意离开而心有愧疚的猫王吞吞吐吐、无法拒绝。随后,是更变本加厉的控制和压榨……从知遇之恩到为利益反目的转折本该很有看头,《猫王》却一笔带过。

《猫王》似乎更想让电影成为一场演出。正如猫王本人的演出往往成为狂欢,电影也特意搞得花团锦簇,张狂飞扬。导演把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纸醉金迷的风格贯彻下来,再加上各种华丽丽的视觉效果,再造了一场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演出盛况。

那是一个激情和火热的年代——黑人在争取平权,女性在争取自由,法国有“五月风暴”,匈牙利有“布拉格之春”;那也是一个动荡和死亡的年代,肯尼迪被刺杀、马丁·路德·金被刺杀……这是一个属于美国的童话。《猫王》夸张的美学风格是适合刻画这一时代的。猫王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不只为快乐而歌,更为自由、平等、博爱而歌。

问题出在拉跨的剧本。各种矛盾均浮皮潦草、一笔带过。在《猫王》里,“猫王”和亲人的爱是凯迪拉克和大房子,和妻子的爱是无声的“我爱你”,其他时间都在唱、跳、和经纪人闹矛盾。

《猫王》有意刻画时代背景,却局限于“民权运动领袖被刺杀→大家都很难过→猫王唱歌鼓舞大家”的三段论。如此,观众很难产生共鸣。可以说,《猫王》全片花里胡哨了两个多小时,可能都不及片尾猫王本人那一曲悠长的《奔放的旋律》令人心醉和心碎——那是在死亡逼近时对生命的歌唱。也许,试图消费这样的歌唱来赚钱才是亵渎。

曾经,音乐传记片需要扎实的剧本,更需要演员苦练乐器或歌喉,前者如《善良的风采》和《钢琴家》,后者如《与歌同行》、《玫瑰人生》、《灵魂歌王》,这些电影中出个奥斯卡影帝/影后并不稀奇。

现在,音乐传记片只需把传主人生拍成流水账,模仿形象和肢体动作,音乐一配,情怀一卖,坐等赚得盆满钵满。果真如此吗?观众可不买账。


猫王的影评

1
1 •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