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不是看展览,不是看静物写生,不是走马灯式的播映连环画,我们看电影看的是故事,是架构故事的逻辑,是故事中渗透的感情。所以信息、情感、智慧,三个要素在一个优秀的传播行为中缺一不可。

对于速8这种动作片巨制,导演恰是要在情感上大做文章的,防止影片流于强力冲撞,街上碎片横飞的被人快速消费的特效,只可惜,在第七部把感情纽带“family”已经运用比较饱和的情况下,这一部仍然决定咀嚼这块儿干瘪的面包。结果可想而知,针刺一样的family无论发音多么性感也是把观众给整得精神呕吐了。


以我多年读书的经验,感情总是不宜滥用的。你不可能抛开个人生活总是把家国天下挂在嘴边。正如我一贯弘扬和力证的那个观念:人应该为自己而活,当你能把个人生活状态提升到最好,你便获得了最好的物质和能力,尽到了活着的义务,而放大开去,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也因每个个体的自我完善而达到最高。
也许迫于宗教理念或者什么信仰和主义,有些人不认同这个观点,那也无可厚非。世界多元,幸福总是参差百态(罗素说的),当然我希望所有的信仰最终殊途同归,能引导所有信众提升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热情生活,别无说教。


抛开观念上对family这个设定的批判,即便单从表层的审美分析,这个设定依然是一个让人提不起兴趣的重复了太多遍的话题。所谓重复太多就会造成审美疲劳,在寻求平衡上,美国导演的智慧应该不亚于我们普通观众,只是投资方和大家逐利心的急切也许压缩了导演的思考时间,于是有人拍案而起:还是用老梗儿吧,省事儿,就孕育了最终的速8。


再退一万步,就算连审美都放弃,我们只谈最最浅层的剧情设定,这电影依旧是有点畸形,好像本来行动已经很缓慢的蜗牛换了一套金属壳儿,于是它在金灿灿的炫目的外壳的重压之下享受着更慢更慢的速度前进……
也就是说,像很多其他近年涌现的大片一样,电影里边科技水平的设定实在太高了。
如果你打一个电话就会被track,前脚出门儿后脚家里老婆孩子就让坏人拐走了,你开的车你用的电脑等一切数码物品全都能被hack彻底,被人远程控制玩儿得你团团转还不让你猜着幕后黑手是何许人也,这样的配置之下还能产什么多少想象空间啊?最极端的想法:反正我干什么都得让人迫害,连自杀没准儿都有人干预,那我还需要思考什么应变之法啊,随着本能走就是了,反正最后结果都差不多。
导演和编剧应该稍微注意一下,即便不是让一个飙车电影变成催泪文艺片,对于无脑的情感触发:“绑架家人要求你抛弃自我”还是应该留给想象力不是很丰富的创作者运用的好呀。


拍电影终极目的仍然是为了讲故事,否则它不会是一个好作品,这一点我仍然坚信。像过去我最爱看的香港片,技术元素太有限了,特效手段也太低级了,低级到创作团队不想应用出来被人贻笑大方。所以现实阻碍倒逼创作者在台词和表演上狠下功夫(情节上也不见得多么高段位),用最平白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展现幽默、搞笑、冷酷、残忍等等。大量港片受到两岸人民的深厚喜爱,历久弥新。


可能用文艺片和动作片直接对比有失偏颇,但我觉得电影创作遵循的规律一定是一致的,“最好的”讲故事的方式也是一致的,只是搭载的形式有文戏和武打之分,如此种种。
所以说,好电影应该跟一本好书,一次好的旅行等等一切好的事物都一样,它应该给观众展现它行走在追求这种好和优秀的路上的状态,而不是松松散散懒洋洋的,被商业化或者其他什么沿途的武器随便一击就散成碎片。

速度与激情8The Fate of the Furious(2017)

又名:狂野时速8(港) / 玩命关头8(台) / 速激8 / 速8 / 速度8 / 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8 / Fast & Furious 8 / Fast Eight / Furious Eight / Furious 8 / Fast 8

上映日期:2017-04-14(美国/中国大陆) / 2017-04-12(法国)片长:136分钟

主演:范·迪塞尔 杰森·斯坦森 道恩·强森 米歇尔·罗德里格兹 泰瑞斯·吉布森 卢达·克里斯 查理兹·塞隆 库尔特·拉塞尔 娜塔莉·伊曼纽尔 卢克·伊万斯 埃尔莎·帕塔奇 克里斯托弗·海维尤 斯科特·伊斯特伍德 帕特里克·圣埃斯普利特 卢克·霍克斯 奥莱克·克鲁帕 加里·维克斯 马修·康威尔 特戈·卡尔德隆 唐·奥马尔 塞莱斯汀·考尼尔 布莱恩·鲍曼 马科·查卡 David Dman Escobar 

导演:F·加里·格雷 / 编剧:克里斯·摩根 Chris Morgan/盖瑞·斯科特·汤普森 Gary Scott Thompson

速度与激情8的影评

无事公
无事公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