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票房至上的娱乐时代,不换演员班底的“马拉松”电影也不能算稀奇,J·K·罗琳的《哈利波特》写出来就一集一集地拍,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前后各自相隔9年,说到底是商业利益催生的产物——观众买账嘛!可这回林克莱特一下子拍了12年的电影《少年时代》就比较像一种行为艺术了,不考虑撤资、不考虑罢演、不考虑种种变量导致中途夭折,他一口气拍下了男孩梅森12年的成长经历。无怪英国权威电影杂志《Total Film》评价:“形式很卓越,内容很‘寻常’,这是一部有野心、私密而令人难忘的电影”。

十二年磨一剑,行为艺术?
林克莱特的这部新片开拍于2002年的夏天,在2013年的秋天结束。为了不影响小演员的成长,全班人马每年一聚,时间就安排在暑假,每次拍摄几段10-15分钟的短片,最后缀连起12年——电影最初就叫《12年》(12 Years),但为了跟《为奴十二载》(12 Years a Slave)相区分,最终更名为《少年时代》(Boyhood)。在这12年里,导演用摄像机追踪了男孩梅森从6岁到18岁的成长经历,从童年时的懵懂到青春期的叛逆,再到成年后的稳重,当然,镜头里也少不了他一同长大的姐姐萨曼莎,和日渐老去的爸爸妈妈。
有人说,导演,你多找几个演员,3个月就拍完了。世上有的是讨巧的办法,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找到《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夏雨、姜文这样神似的演员。可12年的变化,你觉得仅仅是演员表里同一个名字后边有没有括号区分童年、成年扮演者的区别?看似每次成长都像不动声色地翻过一页,其实小演员大演员都需要面对“岁月是把杀猪刀”的巨大勇气。导演最怕的就是演员出状况,可据爆料,最先掉链子的就是他的宝贝女儿罗蕾莱·林克莱特,她在剧中扮演梅森的姐姐萨曼莎。最初是她哭着喊着也要来拍这部片子,结果到了第3、4年的时候就厌倦了,要求“爸爸把我写死吧”,遭到林克莱特的无情拒绝:“不行,那太戏剧化了!”至于导演自己,他们也考虑了最坏的可能,如果林克莱特突遭不测,则由饰演爸爸的伊桑·霍克来继续完成拍摄——换言之,剧组的每一个人都在其中经历着真实的时光流逝和生命的不确定性。所以我太相信饰演梅森的埃拉·科尔特兰会在影院里看到大银幕成片的时候哭成狗,谁不会被触动呢?这部片子最终也得到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肯定。

谁的成长,谁的苍老
当我们第一次看到梅森的时候,他正在躺在草地上畅想黄蜂的由来,等着妈妈来接他放学回家。一个6岁的少年,和妹妹、单亲妈妈住在一起,因为周围的人和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日子多少显得有那么点颠沛流离:为了重返校园攻读硕士,妈妈决定搬到离姥姥近一些的地方,而后和大学的教授结了婚,与他的一对子女组成了新的家庭,但稳定的生活被专横而酗酒的继父打破,妈妈再次带着孩子们离开。到了叛逆的青春期,梅森又不得不学着和妈妈的新男友相处;不过和一些离异家庭不同的是,爸爸仍然关注着姐弟俩的生活,常常开着他那辆酷酷的GTO来接姐弟俩过周末。随着他们渐渐长大,和爸爸相聚的时光里少了玩乐,多了交流;而梅森呢,换了一所又一所学校,和小伙伴们结交又告别,和初恋相爱又分手,也终于从高中毕业升入大学,即将开始新的人生阶段。
所谓成长,镜头里一目了的变化是身高、体形、胡子啊头发啊的小细节;看不到却可以体会得到的是他从中懂得的一切,比如爱和失去。第一次搬家,梅森擦掉自己门框上一年一年划下的身高线,萨曼莎与院子、紫薇、邮筒一一告别,他们却来不及跟骑着自行车追在后边的小伙伴告别。第二次仓皇逃离继父家,继父的子女站在楼梯上无助地望着他们,以梅森姐弟为视角的镜头则不断后退。就这样,很多人和事没有在生命中再次出现;影片中还充斥着一些美国式的成长教育,年复一年,梅森除了不断被问到作业做了没有,就是“think about who you want to be”,他跟朋友们喝酒、聊女孩、爆粗口、玩乐队,艺术摄影最终成为他今后的职业目标,于是在影片的最后他也可以故作老成地跟刚认识的女孩感慨:“时间抓住了我们,我们却无法抓住时间,只能把握当下”。不过我最喜欢的梗还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儿时梅森曾坐在车后座上,听他无比爱叨叨的老爸教育姐弟俩应如何与亲人积极交流,长大后梅森开车载着女孩出去,女孩低头猛刷屏,同样惹来梅森絮絮不止地告诉她应放下手机,关心周围人真实的声音,多妙啊,他长成了他老爸的样子。就好像某位大文豪说过的,当你意识到越来越像自己父亲的时候,你就开始老了。
但是不得不说,片中大多数角色内心戏的缺乏,让人物塑造略显平面化,相比之下妈妈倒是比较丰满有力。像是儿女成长的对照,她经历着衰老,却似乎一直很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为之努力:她不甘于现状,就重回校园深造,以换得更理想的工作;她多次遇人不淑,也绝不忍气吞声,总能毅然离开;当孩子们都离家求学之时,她立即决定卖掉共同居住的房子换到更小的公寓,坚强么?却在儿子收拾东西的时候情绪崩溃哭了起来:“我的一生好像就这样了,怀孕,结婚。离婚。又结婚,拿到硕士学位,离婚,把萨曼莎送去读大学,把你送去读大学,接下来是什么呢,我的葬礼嘛!……我只是以为还会有更多……”,这才是真相吧,即便努力抵抗,时间也不会放过任何人。妈妈半生的经历,自然比两个孩子谈论时间的流逝更令人动容。

林克莱特式写实主义
说到风格,林克莱特有自己的特点。
没有励志人生,没有英雄拯救世界,林克莱特拍的一向是非典型美国片。他青睐选取现实的、非理想化的普通人生;相比刻意地制造戏剧冲突,他更喜欢挖掘角色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相比激烈的动作表现,他更喜欢大段大段的生活化对白,即便长到已经近乎独白,听起来也绝不乏味,上文提到的妈妈的爆发就可见一斑。不过,喋喋不休的爸爸才是最林克莱特式的人物。片中有一段印象深刻,当他询问起孩子们的近来生活,姐弟俩敷衍的应答惹来了老爸长达一分钟的牢骚:“不对,这不是我们交流的方式,是吗?不是的,我已经跟过去不一样了,你不能把我归入那类的,是吧?(他装出孩子们不屑一顾的样子)‘每两周都和我待在一起的亲生父亲与我进行礼貌的交谈,他开车载我闲逛,给我买一些垃圾玩意儿。’不!跟我说话!‘萨曼莎,这周怎么样?’(他学起萨曼莎的口吻)‘不知道,爸爸,有点难熬,比利和艾伦分手了,艾伦有点生我的气,因为她看到我跟比利在餐厅说话……还记得我一直刻的雕塑吗?好吧,它是一只独角兽,它的角断了,现在变成了一只斑马,可我仍坚信我会拿到A’(他转向梅森)‘梅森,这周过得如何?’(又学起梅森的口吻)‘好吧,老爸,有点难熬,乔伊可真是个混蛋,他偷了一些烟想让我抽,但我拒绝了,因为我知道你当时戒烟时很痛苦,爸爸’这样交流怎么样?有什么难的?”为了教育孩子们学会交流,这个老爸时而威严,时而温柔,时而还要模仿骄纵的儿女,也真够难为他的。
为了写实,导演还在《少年时代》里运用了很多呈现时代感的元素,比如梅森手中不断更新换代的游戏机,从GBA到XBOX到Wii;比如早先的非智能手机被后来的Iphone取代,梅森拿着它和爸爸视频通话;比如布什任上的伊拉克新闻,到奥巴马参与大选;比如电视里的动画片,影院里的《哈利波特》的上映;以及姐弟俩和爸爸去观看的那一场棒球比赛,是在2005年8月18日真实上演的密尔瓦基酿酒人和休斯敦太空人大战,这些都给人非常清晰的时代坐标,一来可以取代字幕提示,展现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二来使得电影超过个人体验的范畴,勾勒出一副更具有普世性的当代美国风情画。

——原文刊于《看电影》 text:不言

少年时代Boyhood(2014)

又名: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港) / 年少时代(台) / 少年12年 / 十二年 / The 12-Year Movie / Growing Up

上映日期:2014-01-19(圣丹斯电影节) / 2014-08-15(美国)片长:165分钟

主演:埃拉·科尔特兰 帕特丽夏·阿奎特 伊桑·霍克 罗蕾莱·林克莱特 史蒂芬·切斯特·普林斯 利比·维拉利 马可·佩雷拉 杰米·霍华德 安德鲁·维拉利尔 谢恩·格雷厄姆 苔丝·艾伦 戴维·布莱克维尔 塔玛拉·若兰恩 埃薇·汤普森 布拉德·霍金斯 尼克·克劳斯 梅根·迪瓦恩 詹妮·图利 理查德·琼斯 山姆·狄龙 佐伊·格瑞艾姆 理查德·罗比查乌克斯 克里斯·杜贝克 安德里亚·陈 莫娜·李·富尔茨 比尔·怀斯 马克西米利安·麦克纳马拉 泰勒·韦弗 杰西·梅希勒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 编剧:理查德·林克莱特 Richard Linklater

少年时代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