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导演米歇尔·弗兰克的戛纳之路畅通无阻,先是凭《露西亚之后》获“一种关注”大奖,再凭《慢性》在竞赛单元拿到最佳编剧奖、《艾普尔的女儿》荣获“一种关注”评审团奖。他能在短短几年间成为戛纳宠儿,绝对要归功于他的伯乐——蒂姆·罗斯。两人结缘于《露西亚之后》,此后罗斯为弗兰克多部影片担任监制,并主演了《慢性》和《日落》两部作品。

《慢性》是两人初次携手的作品。尽管有这位大明星的加盟,但影片并没沦为好莱坞式的温情娱乐之作,而是一个冷酷压抑的人物研究。故事讲述一位专门照顾重症病人的护工,他喂病人吃饭、替他们淋浴、帮助他们大小便,做一些连最亲的亲人也不愿意干的事情。他沉默寡言却对病人照料得无微不至。病人过世后,他会感到很悲伤。而在参加病人的葬礼后,他又要开始找一个新病人,建立一段注定要以悲剧终结的关系。

▲蒂姆·罗斯(左)饰演一个难以捉摸的角色

这个有点匪夷所思的故事其实源自导演接触到的真实人物,而其构思更接近于“希腊诡异浪潮”作品,特别和兰斯莫斯的《阿尔卑斯》有不少交集:主人公在不同角色的扮演过程中自我疗愈。不过,这部《慢性》的现实感更为强烈,而非兰斯莫斯反乌托邦的荒诞设计。透过主人公先后与四位病人的相处经历,塑造出一个难以捉摸的角色。

蒂姆·罗斯演绎出一位沉默寡言,却对病人无微不至的护工,有时过分越界,给病患家属造成误会。他内敛的表情动作看似无趣,却又能在细节里反复解读出各种复杂多变的情感,尤其是他面对病患临终时的克制表情,给人无尽想象的空间,填补了这个角色性格上的空白。这种不动声色的演绎与罗斯之前的夸张过火表演有着天壤之别,为揭密人物复杂的心理提供了绝妙的线索,称得上是影帝级水准。

▲罗斯饰演一位照顾临终病人的护工

不仅这个核心人物难以捉摸,故事情节同样充满着神秘色彩。剧本在多个关键处留白,却又留下一些线索供人揣摩,观众要全神贯注才不会走漏细节,才能辨清迷惑的人物关系。一开始男人开车跟踪的是谁?主人公和瘦骨如柴的女人是夫妻吗?他为什么要扮成建筑师的弟弟去参观别人的房子?导演用隐藏重点的叙事来操纵观众的好奇心,故意引导观众误会主人公的身份与行为动机。这种当年大行其道的叙事手法相信是这个剧本在戛纳获奖的杀手锏。

弗兰克不止一次公开宣称对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的崇拜,所以从他的处女作开始便充斥着对这位大师模仿和致敬的痕迹。零配乐、固定长镜头、对白偏少。这部仅为 93 分钟的影片竟由 97 个长镜头组成,意味着每场戏的长度接近一分钟。绵长缓慢的画面节奏与绝症病人等待死亡降临的情形十分相似,足以解释片名的来历。而且,该片涉及到临终病人安乐死的敏感话题,恰好与哈内克二度擒获金棕榈的《爱》呼应。而结尾突如其来的一场交通意外,其惊悚感与冲击力毫不逊色于哈内克的《隐藏摄影机》里老人割喉自杀的镜头。

▲涉及安乐死的敏感话题

冷酷的暴力美学刻画出生死无常的命运,但这或许不是一部反思生命与死亡的哲学电影,而是一个经历了亲人变故而心理受创的人物个案研究。主人公早年因目睹儿子身患绝症而亲自给他安乐死,自此背负着沉重的内疚感,选择与不同的绝症病人相处。在给予他们临终关怀过程中,他有意扮演着病人至亲的角色,他尝试在这种替代关系里为自己对儿子的过失行为赎罪。于是解释了他不断越过病人与护工的界线,混淆自己真实身份的举动。这种因亲人变故而造成的情感缺失的话题延续了弗兰克前两部作品《丹尼尔与安娜》和《露西亚之后》里的人物关系,而这种心理创伤最终均引致悲剧的结局。


慢性Chronic(2015)

又名:非常看护(港) / 慢性病(台)

上映日期:2015-05-22(戛纳电影节) / 2015-10-21(法国) / 2016-04-08(墨西哥)片长:93分钟

主演:比茜·图诺克 蒂姆·罗斯 玛莉贝丝·梦露 大卫·达斯马齐连 克莱尔·范·德·波姆 莎拉·萨瑟兰 塔特·艾灵顿 罗宾·巴特利特 迈克尔·克里斯托弗 乔·桑托斯 劳拉·尼米 卡丽·科尔曼 蕾切尔·皮卡普 内莉·诺温德 

导演:米歇尔·弗兰克 / 编剧:米歇尔·弗兰克 Michel Fran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