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什么推理剧里可以加入女性角色(爱情元素)?

反对加入的人,喜欢搬出“推理小说十诫”,按照“十诫”的逻辑,推理小说需要理性,而女性代表感性,女性的行为不符合逻辑,会干扰读者对凶手的判断,所以不能加入。

然而所谓“十诫”是被过誉的,它只是一百多年前,一个极端保守的宗教人士个人的主观观点,饱含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和偏见。推崇“十诫”的人,只看到了他的正面意义,却没有看到其中的偏见。

正面来讲,“十诫”把推理小说单纯作为一个谜题,为了保证读者能够解得开谜底,为了保证读者和作者的力量平衡,对作者进行的约束。所以“十诫”的核心是小说要讲逻辑,不能机械降神,加入“非逻辑”的元素。

那么,他的局限性就很明显了,一方面,他限制了小说的创作,之后的历史证明,加入玄幻(超自然现象)、科幻(未发明的毒药和机械)等因素,极大地丰富了西方小说这个文学体裁。

另一方面,“十诫”的作者,错误的把某些元素(中国人、女性)列入了“非逻辑”的行列。没错,“中国人”也赫然在列,因为在作者看来,中国人都会功夫,而功夫在他眼里就是巫术(傅满洲就是一个精通“中国邪术”的形象),巫术是不符合逻辑的。

中国人=功夫=巫术

女人=感性=情绪化

这个偏见等式何其相似,“十诫”作者在一百多年前,以他自己西方男性宗教徒的身份为中心,主观臆想了这两个不符合逻辑。

那么,现代男性为什么即使没偏见,也会反对加入女性角色呢?

同样的句式,现代女性(不反对女性角色了)为什么反对加入爱情因素呢

因为很多男性作者往作品里面加入女性角色的手法非常得拙劣。通常只是将其作为“工具人”加入,作为男性主角的附属品,这样反而加剧了读者对女性的偏见,更加觉得女性碍事,进而反对加入,恶性循环。事实上,“十诫”之所以提出,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当时的推理作家“下台阶”,因为在阿加莎之前的推理作者都是男性,他们根本写不好女性,所以直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所以,我们需要有女作家去创作科幻作品,然后让女演员去出演其中的女主角。然后我们就会发现,功夫里面也有科学的成分,感性里面也有逻辑的成分,心理学也是一门实证科学,你觉得女性行为“没逻辑”,不是他真的没逻辑,而是你没有理解里面的逻辑。让女性作家为你抽丝拨剑背后的逻辑。而且另一个层面,并非所有女性都感性,就像不是所有中国人都会功夫。

第二部分,为什么要男性读者接受女性科幻作家和角色?

因为基于上述历史遗留原因,推理、科幻圈存在一些厌女色彩,典型案例,有对《三体》中程心这个角色的攻击,有对《流浪地球》中韩朵朵的攻击,还有误把“黑暗森林”当真,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的。

这就更加需要女性作家的参与,化解这种厌女、社达的氛围,至少把正常的科幻迷争取过来,给他们更多的“弹药”,去对抗这些极端的脑残粉。

而从作者以往的采访来看,他也意识到的自身的这个社会责任,《开端》的原著,就是反对网络暴力,反对“遇难者有罪论”。

与剧版的改编不同,原著中王萌萌负担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但是作者用优秀的剧情给大家传递了这样的观念:所谓的”交通事故责任“只是法律意义上的“责任”,不等同于道德上的责任。它只是个专业的法律术语,不等同于我们日常生活所说的责任。

网路上很多人,为了缓解对交通事故的恐惧,就搞“遇难者有罪论”,试图将自己和遇难者“划清界限”。觉得遇难是因为犯了错,只要自己不犯错,就不会遭遇不幸。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意外事故之所以被称之为意外事故,即使因为意外,因为他的随机性,他不管你有没有错,都会找上门来。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事情的关键不是妄图避免意外,而是意外发生以后我们如何面对

责备遇难者,在遇难者的伤口上撒盐,施加二次伤害,现在不是正确的面对方法。

所以,我们需要女性作家创作的科幻作品被更多群体接受,去消除误区,化解对立。原著读下来你会发现,作者对心理学的研究不浅,而且对人物心理动机形成的描述远比现在播出来的剧版多(剧版播到了13集)。虽然原著的艺术表现力没有剧版精彩,甚至很多细节没有大团队作业做得到位。但是就个人完整意图的表现来说,一个人写的原著,要比打团队做出来的商业化产品更加自洽。

最后,教给大家一个小技巧,怎么从男粉角度吹《开端》。

其实想要让男性对女性遭受的歧视产生同理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告诉他,他也会站在被歧视的那个位置,让他感觉感觉。告诉他“十诫”里面也有歧视中国人的内容,把上面那个“偏见等式”一列,一个正常的男性都会被你说服,进而更有力量去对抗周围的厌女言论。

具体来说,就是沿着作者在采访中提到的思路,说这是文化输出,是为中国人扬眉吐气,哪怕把之前“看中国网文戒掉毒瘾”的老段子翻出来,也不为过。

祈祷君:有一种女英雄 可以不谈爱情,却照样活得精彩

祈祷君:回归到文学本质

还有一句题外话,算是打个预防针吧,我看到了小组里一些站在男粉角度吹《开端》的帖子,下面的部分回复说“不必尬吹”、“没必要让男人喜欢”,好像很不屑于争取男性读者。

我觉得这其中谦虚的部分是对的,就是不希望过度捧杀自己喜爱的作品,预防塌方。比如像《流浪地球》,明明是学习了外国几十年前的经典,非要尬吹成中国特色,说只有中国才有家园情怀,这样确实不好。所以对《开端》的称赞,也要控制在“学习了外国先进的东西”的程度,既没有抄袭,也没有闭门造车、凭空起高楼。

而另一部分,可能是不希望自己喜爱的作品卷入太多的争议,出于保护。这方面只能说树欲静而风不止,作者自己也有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展开说。

抛出这两种原因,剩下的不屑感就令人不适了。像是一种过分乐观,圈地自萌,郭敬明的那种“1%的人喜欢我,为我掏钱就足够了”的态度,殊不知郭敬明的作品,对于喜欢他的那1%粉丝同样也是一种伤害。所以,我感觉这种言论,是在自己的“信息茧房”待久的结果,过分乐观、缺乏对斗争残酷性的认识。

同样过分乐观的典型案例,就是觉得,剧版对于“抢方向盘”的改编是好的,让一个本就不完美的遇难者,变得更加不完美,这样斗争得更加“彻底”。但我觉得饭要一口一口吃,这样的改编不利于争取中间群体。

总之,我感觉剧版对网络暴力描写的着墨太少,只是一笔带过,不暂停都看不清那些弹幕。对于原著提到的一些段落,只是简单的堆砌,提一嘴交差。这样作品的批判性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而原著则采取了非常巧妙的结构,一点点得让读者跟作者的思路走,深入浅出就像良师授课一样,让读者慢慢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


开端的影评

歧幻
歧幻 • 一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