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见乌鸦



关于《后会无期》,可不可以从专业电影载体的角度去解读电影,当然可以。可不可以抛弃电影技法从内涵和所处时代背景解读该片,当然也可以。二者的不同之处,就看你以如何的眼光去看待一部作品,心里装着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



韩寒是个合格的导演吗?仅凭一部电影来说难以判断,毕竟从作家到导演,属于国际级大改行,半路出家拍摄水平二五眼也是在所难免,那么我们下面就来看看韩寒这个新人导演算不算二五眼。



韩寒喜欢电影,也写过影评,在《零下一度》和《我所理解的生活》等书中都有过影评,有着自己对电影的独特见解,加上自己的文字功底,写出一部《后会无期》的剧本毫不意外。但韩寒拍摄这部电影是没有剧本的,幕后访谈里说,通常在大纲的基础上,脑中构思场景和台词,现场定脚本进行拍摄,听上去很想王家卫,但本质区别在于王家卫是真真正正的没有剧本,是科班出身,一部电影能拍个至少2年,期间有充分的机会去构思演员和脚本,《后会无期》则不同,电影拍摄周期不长,行程上还是很紧凑,因此韩寒的“没剧本”和王家卫的“没剧本”是不一样。



其实韩寒是在用写小说的形式拍电影。



《后会无期》是一部公路电影,韩寒也写过公路小说,叫做《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所谓的公路小说指的是以路途为载体反应人生观,现实观的小说。说穿了,就是公路电影的文字版。很多观众将公路电影定义为《泰囧》这样充满戏剧冲突的曲折情节的电影。其实则不然,真正纯正的公路电影跟公路小说的定义完全一样,标准故事模式多半是讲述主角在经历生活上的挫折后,选择自我放逐的生活方式,之后在一连串的事件后,慢慢地开始学会成长和改变,比如《在路上》、《逍遥骑士》、《史崔特先生的故事》、《摩托日记》等才是标准的公路电影,后来诸如《搭车人》、《泰囧》等恐怖、喜剧类型的片子都是在公路片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元素的产物。因此而言,作为一个写过公路小说作家、赛车手,韩寒选择了一个比较靠谱题材来完成自己的电影首秀。



下面再来看看电影的剧本结构。



剧本结构是电影的基础,目前常用的就是希德.菲尔德的三段式:建置、对抗、结局,还有黑格尔的“冲突律”:和谐、打破和谐、重行建立和谐等。韩寒没有上过一堂专业课,所以在处理剧本结构的问题上并没有突出,但作为耍笔杆子的,也一定会对文字结构心知肚明,他将小说的结构体搬到电影中,用影像化处理。但小说毕竟在文字与结构之间的空间很大,电影则不同,片中大量韩式台词和幽默段子加入其中,冲淡了的电影的结构,让本片看上去比较松散,这是问题之一。《后会无期》的剧本结构其实也是三段式,但就是显得比较散而已,看上去像是三个微电影拼成的故事,从此方面可以引申到电影蒙太奇艺术,也就是所谓的衔接。这也是公路电影的通病,叙事不流畅,不是韩寒没有能力把握,而是做得不够好,其实仔细品味电影整个故事,也是个严丝合缝的公路片故事,显得比较松散,是非专业导演的所要面临的第一个待解决的问题,《老男孩》也是这种问题,《后会无期》也是,这方面需要加强。



肯定的一点,这片是典型的公路片结构,其实最最纯正的公路片,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角色出发之间是具备一种状态和世界观,完成公路旅途之后,完全打破了之前的状态和世界观,其中的旅途无论以像《泰囧》这样的喜剧形式包装,还是像《搭车人》这样的恐怖题材点缀,都逃不出这个路子,本片也是一样,就引出了下面的环节。



再来看看人物。



不必多说,标准的公路片配置,冯绍峰饰演的浩汉,陈柏霖饰演的江河。浩汉大大咧咧,喜欢吹牛,自诩大风大浪过来人,是整体故事发展的推动力,为了追逐理想而前进。而陈柏霖属于小受型,在后者的推动下,进行了一场充满逗比色彩的旅行。而他不谐世事,初来乍到的作风又成为了旅途上几段故事的发起者,所有故事发展都跟他有关。冯绍峰是故事的推动力量,陈柏霖是蹚浑水的发起者,两个人一动一静,角色互补,就像法国电影《第八天》中的丹尼尔·奥图与帕斯卡·杜奎奈一样,有如美国喜剧明星劳伦和哈代那般,二者缺一不可,少了谁都玩不转整个故事。



两位角色都是对现实不满的主儿。被迫拆迁的小岛、发配的偏远的地方教书,冯绍峰闯荡多年,心存对改变现实的期望,为了寻找自己心中的世界,不惜炸掉自己的房子断绝后路;陈柏霖比较闷骚,面对惨淡的现实,在努力适应这个世界的同时,仍然对现实抱着一丝希望。



两人的公路之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也就延展到电影的主题。



很多人说《后会无期》没有主题,其实则不然。本片的英文名“The Continent”,翻译过来为大陆,指代片中横穿中国的旅程。其实该片的内核跟韩寒那本公路小说是一致的,说的就是“I wanna talk with the world”。该片用标准公路片的模式,将两位主演与这个外面世界“交谈”的内容展现给观众,沿途坎坷,一路艰辛,到头来,用句海报上的slogan便可概括:“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片中有趣的台词和桥段很多,会引发爆笑,但结局却令人唏嘘。在本片的先行版预告片中,钟汉良的对白占据了主要空间,那几句台词有板有眼,钟汉良在片中的举止像极了人生讲师,大段心灵鸡汤的灌输,可到头来却发现在现实的面前是那么不堪一击。两位主角之前经历的故事已经足够让复杂,在这一刻几乎崩塌。卫星的爆炸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理想对现实的问题全部在结尾爆发,二人分道扬镳后会无期,一段旅程承载了梦和自由,也没能在影片的结尾找到真正的答案。



这是一部让很多80后感同身受的作品,韩寒同为这个时代的人,想必在电影中融入了大量自我的时代情感。80后,这个处在尴尬时期的人群,在他们离开安逸的校园,刚刚步入这个社会的同时,就像开场冯绍峰大步流星上台发言一样,谁也不能阻止我的高亢的梦。然而现实摆在他们面前的又是什么呢?假装妓女的骗子、钱连玻璃被偷、梦中情人是兄妹,现实为理想打造了一个标准的棺材,埋葬了之前所有的激情。但韩寒并没有一味的悲观,片中冯绍峰的角色代表了被现实击垮的80后,对现实的厌恶,义无反顾地面对着前方的未知;而陈柏霖则代表了现实中的一线希望,不想被现实摆布,却又不得不遵从生存守则,这样游离不定的状态。两位角色二合一,就代表了一种状态,不仅仅是80后,而是一个族群,用梦想麻痹自己,却又现实中挣扎,一趟旅程,谈不上颠覆人生,却能改变状态。



对了,还有胡生,开篇以胡生的旁白作为引导,是电影里唯一一个独白的角色,但30分钟之后消失,其实这个角色代表着两位主角的过去,从名字的角色上就能看出来,片中的每一段故事都代表着一段过去,小故事结束之后,与过去的自己、梦想和世界观说在再见,并且后会无期,每个角色,每段故事都是一样。





电影结尾是光明的,但也是虚构的。它存在于陈柏霖的小说《旅行者》之中,故乡的复兴、心爱女人的陪伴,功成名就的自己,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这段光明之后,冯绍峰对小说结局的构想出现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与这个世界谈判的结果,依然后会无期。

后会无期(2014)

又名:The Continent

上映日期:2014-07-24(中国大陆)片长:104分钟

主演:冯绍峰 陈柏霖 钟汉良 王珞丹 袁泉 陈乔恩 贾樟柯 白客 孔连顺 高华阳 

导演:韩寒 / 编剧:韩寒 Han Han

后会无期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