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一直是我很尊敬的一位作家,初中看过他的《骆驼祥子》,那时候还很懵懂,并没有体会到那种苦难与悲惨。后来深入了解了那段历史,才明白老舍先生能将个体的悲惨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从而引起我们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对社会个体在这种背景下的悲惨生活的同情和关怀,我想这或许就是文学的意义。

《茶馆》这本书之前也读过,但有时电影或许更能引人深思。之前也了解过这段历史,但那都是置于国家这种宏大的背景下,很少有能从社会个体层面出发的。不得不说,老舍先生的《茶馆》在这方面确实是独当一面。很可惜的是老舍先生在文革期间投湖自尽,虽然后来被平反,但这样一位具有家国情怀和人民情怀的作家有这样的遭遇着实惋惜。

这部电影通过三个时间点以裕泰茶馆的兴衰命运为线索讲述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第一幕是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第二幕是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时期,第三幕是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围绕着裕泰茶馆的人来人往,二十年又二十年,世事变迁无常。

老舍先生刻画的许多人物也着实精彩。察言观色、处事圆滑的王利发,耿直爽快、心地善良的常四爷,心怀实业、一心救国的秦仲义......他们从年轻到年老,从胸怀大志到被现实压垮,每一个人物的命运无不诉说着时代的苦难。王利发一心只想要经营好自己的小茶馆,惨淡经营了几十年也逃不过茶馆衰败和被侵占的命运,最后只能大喊:“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想活下去。”常四爷是满清旗人,他心地善良,却因在茶馆中说了一句“大清要亡”而被捕入狱,晚年穷困潦倒只能靠卖花生为生,我忘不了他那一句“我爱我的国,可是谁又来爱我呢?”秦仲义一心想要依靠实业救国兴国,最终却无疾而终,一事无成。

最后一幕给我冲击最大,三位老人齐聚,满怀沧桑的讲述着自己的悲惨命运,为自己、也为这个社会撒纸钱,极具讽刺意味,不仅是埋葬了他们这些底层人民,也葬送了这个社会。是个体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

老舍先生通过他自己的同情心与怜悯心,将底层人民的生活百态一一展现,这是对人民的关怀,是对时局的反思,是对社会的批判。“灵感来源于现实”,好的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我们透过裕泰茶馆,看到的是穷苦困顿的底层人民,看到的是上层阶级对下层人民的压榨,看到的是动荡不安、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高中一篇必备的古诗文上有这么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茶馆》中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

和现在的电影不同,年代比较久远的电影更有韵味,更具有一定的反思和批判意识。我想电影就应该这样。


茶馆(1982)

又名:The Teahouse

上映日期:1982片长:118分钟

主演:于是之 郑榕 蓝天野 英若诚 黄宗洛 童超 金昭 林连昆 牛星丽 谭宗尧 童弟 吴淑昆 胡宗温 程中 李大千 李源 李翔 张瞳 任宝贤 尚丽娟 米铁增 田春奎 冯增祥 雷飞 林东升 孟瑾 孙峻峰 平原 曹世骧 王大年 王淑华 张华 丁海涛 朱旭 孙敬修 曹孟浪 何康理 

导演:谢添 / 编剧:老舍 Lao-She/谢添 Tian Xie

茶馆的影评

Eric
Eric • 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