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2@CCTV-6艺术影院。安娜·卡列尼娜 Anna Karenina (2012)英国版,最大的特点是豪华的形式主义,既像舞剧,也像歌剧,还像话剧,可惜这些原本可以作为现代美学而成立的表达手法,唯独与托尔斯泰所创造的安娜不亲,像是安娜的远方亲戚。女主演奈特莉(Keria Knightley)戴着安娜的面具,穿过迷宫一样的俄罗斯贵族沙龙(其实又不像俄国,像是奥匈帝国的上流社会),也仅仅是面具而已,主人公命运内在的线索、结构没有体现出来,除了场景的堆砌,根本看不到线性的故事进展以及复杂的人物关系。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导演乔·赖特(Joe Wright)想去掉19世纪俄罗斯式的文学性,跨入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学,但是安娜这位可以说是19世纪最成功的文学人物,能否洗掉她身上的俄国味儿,转向我们在这个世纪所理解的——为情感与欲望挣扎的女性?必须说奈特莉的出演太糟糕了,除了假装深情地凝视、莫名其妙的撇嘴之外,安娜作为母亲、妻子、情人那种内心的复杂与缠结根本就没有展示出来,只是一个自私并逃避责任的风尘味女性。饰演渥伦斯基的亚伦·约翰逊(Aaron Johnson)也很差,虽说有一双非常漂亮的蓝眼睛,面部俊美,但这种诱惑力缺乏真情,在电影中并无说服力,相反让人生厌。只有裘德·洛(Jude Law)饰演的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基本上准确,但是他在这个三角关系里不重要,托不起也救不活另两具木偶;而剧终他坐在草地上看两个孩子玩耍的和谐景象,分明是对安娜自作自受的巨大谴责(这也充分印证了导演改编的立场)。
观影中,其镜头、配乐、服饰都不无吸睛效果,却对安娜没有好感,只是凭着对托翁安娜的信念坚持看下去。途中想到,此片的编剧斯托帕德(Tom Stoppard)和导演赖特是以《莎翁情史》(1998)和《傲慢与偏见》(2005)蜚声英美的名家,为何错位如此?除了导演选角的主要失误,这两位成长于英仑的编导尽管握有英语戏剧与文学的勋章,恐怕对于驾驭俄国文学名著是过于自信了。
自然,名著改编从来都是冒险,改编二流作品很可能会使导演与原著相得益彰,彼此熠熠生辉,但是改编一流作品,会引发新闻效果,不过陷阱跟着就来。2014年美国版的《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非常弱,就有与此片相同的问题:出演艾玛的米娅(Mia Wasikowska)也令人感到这不是那个让著者福楼拜最终都落泪的包法利夫人,无法让人同情。这些名著改编的电影涉及到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即导演的文学功力如何,将直接决定电影的质量。比如,小说中作为情节推动的火车站与场景寓意的火车,在此片中的重要性却大大降低了,更像是用电脑合成的卡通形象,取而代之的是泛滥的舞会、剧场镜头。
文学性其实是一种厚度和基础,单凭镜头的推拉摇移,玩尽各种视觉的花样与魔术,但欠缺文学这张厚重的毯子在下面支撑,舞蹈的人物就无从站稳,也可能摔得鼻青脸肿。很多人认为文学过时了,其实没有这回事,我们能把人理解成机器、玩偶与面具吗?人与人的关系能用吊线木偶来表现吗?再多性感的容貌、豪华的场景、漂亮的衣服(此片获得2013年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没有文学性的骨骼、血肉以及复杂的神经系统在里面伸展,就只会是一个空洞的形式。
借此机会,重温了几个版本的电影安娜,托翁描述的这位“红润可人、服饰朴素而高贵、光芒四射”的俄国贵族少妇,经过几位欧美大明星的演绎,确实各具风采,却又与安娜存在着各种距离——嘉宝(1935)太高冷,费雯·丽(1948)有些娇弱,苏菲·玛索(1997)过于清新,还是只有苏联的塔吉娅娜Tatyana Samojlova(1967)版较为接近这个原著中纯洁而堕落的受难者形象。虽然,作为大工业的电影,难以避免种种堆砌所造就的资本的神话,导致烟花散尽,安娜却已经丢失。幸而,有托翁的文本在。其实安娜一直都在那里,我们都能看得见,即使你们更改了她的国籍、户籍以及地址。



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2012)

又名:贵族孽缘:安娜·卡列尼娜(港)

上映日期:2012-10-16(中国大陆) / 2012-09-07(英国)片长:130分钟

主演:凯拉·奈特莉 裘德·洛 米歇尔·道克瑞 凯莉·麦克唐纳 亚伦·泰勒-约翰逊 艾米丽·沃森 马修·麦克费登 奥莉维亚·威廉姆斯 露丝·威尔森 艾丽西亚·维坎德 多姆纳尔·格里森 

导演:乔·赖特 / 编剧:汤姆·斯托帕德 Tom Stoppard/列夫·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安娜·卡列尼娜的影评

山鬼
山鬼 • 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