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伊桑·霍克透露了“爱在系列”第四部的构想,又能看到两人甜齁了的浪漫故事,暗自欣喜。

重温爱的三部曲,再次被两人的爱而感动。虽然没有曲折的感情经历,没有落入俗套的“第三方”情节,但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展现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最为真挚的爱情。一小时有一小时的篇幅,不仅不显得冗长,还让人回味无穷。

既然没有什么“故事”情节,简单概括,它几乎就是“看男女主角聊天”的三部电影——确实,一百分钟的对白,不表现的烦闷,还令人泛起许多心思,剧本功底由此可见。那么既然是以“对白”胜出的影片,它的台词就是值得含英咀华的。

欣赏台词,当然不能只是像做语文阅读理解题一般咬文嚼字地“分析”,公式化、单一、而又毫无意义。作为入门,推荐一本书:罗伯特·麦基《对白》。

言归正传,来看电影。1995年,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也就是《Before Sunrise》上映。在此背后,有一段真实的故事:

1989年,29岁的导演在费城与20岁的女孩Amy相遇。两人度过浪漫一夜,聊艺术、电影、科学;这段经历促成了Before Sunrise,一直以为Amy会看到这部的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直到影片上映后很久才知道,Amy早在1994年就在一场车祸中去世。

在2013年的《爱在午夜降临前》片尾,导演对远在天国的Amy表示了感谢。虽然不能再次相见,但她一定看见了他独自一人完成了他们的故事:还完成得非常好。

在开头的火车相遇,他们谈论了很多。关于婚姻、关于爱情、关于死亡。火车上一对夫妇的争吵让它们相识;进行了一系列聊天后,才带来了他们的相知。

说对白,一定不得不提及场景。在火车的座位上,是男女主角的第一次交流(本人看的是英文字幕,翻译可能有些拙劣):“你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吗?夫妻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丧失了互相倾听的能力。”毫不经意,就事论事,却成为了他们走向彼此的第一步。

餐车里,令人大呼“精彩”地,我们看到了两个人的进一步交流。先是语言学习、再到行程、灵感、童年,最后谈到死亡。、表面上是“这无聊的好像是人文版的国家地理杂志”,潜台词却是:“看,我的境界比你高啊。”——对我来说,能找到一个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更何况是遇到一个合得来的陌生人——结果,《Before Sunrise》在刚开始几分钟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人一旦学会了思想,不管他思想的对象是什么,他总是思考着自己的死亡。”男主角话锋一转,聊到小时候刚认知到死亡的事时,实际上是试探性地产生思想的碰撞:果然,正合观众之意地,Celine不甘落后(真的懒得翻译了):
“When I was in a plane, I can see it. I can see the explosion. I can see ma falling through the clouds you know, when you for sure you’re gonna die and I am so scared of those few seconds of consciousness before you’re gonna die.”表面上是“我好怕死啊”,实际上潜台词中已经渐渐完成了两人思想上的磨合。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段对于“grandmother”的描写以及关于死亡的对白,也为《Before Sunset》开头因Celine祖母逝世而造成的两人的错过埋下了伏笔。

其实真正令人害怕的不是死亡,是在死之前那苟延残喘痛苦挣扎的几分钟时间。当危险来临时,我们总是在过激而冲动地为了那几秒的到来作出很多愚蠢的举动;等到雨过天晴,再次审视过去,会为自己如莎翁剧中Crown一般可笑而又可悲而感到愧赧。这是我的看法,如肖斯塔科维奇《第二交响曲》一般,很悲观,也很不美好。

也许就是这样,才为Celine跟着Jesse下了火车解释了原因:浪漫、也非常地惊喜。我曾经做过关于这个话题的调查,很多人站在Celine的角度,都坦言自己“不会跟着陌生人下车”。这也是我在Celine角色看到了自己(别想太多本人男)的原因,进入现代人如木心《从前慢》般的堂庑,也是这系列电影带给我很大触动的重要原因罢。

《菜根谭》里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意,只是本然。”吸引Celine的,也许不只是伊桑霍克级别的颜值,更是人物Jesse的“本然”吧。

重复,在《对白》一书中,被定为为“日常生活对于戏剧性对白应该删去的部分”(显然这句话是我瞎说的,但原文大意如此),在剧本对白中,会让人引起不自然、乏味的感受。但本片中的对白并不缺少重复的泛滥与堆砌,反倒出奇制胜,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在一部“话痨”电影中奇迹般地显得非常的合理。

虽然“本然”,具有思想,但双方也有各自“虚伪”的时候。正如《对白》中“冲突”的介绍,影片中也不断地给我们制造一些矛盾:在公园的那个晚上,他和她不愿为对方留下联系方式,在我们的角度看似难以理解,但走入角色内心,其实也不难得知:谁不想装的文艺范,谁不想矜持,将这段美好的关系永远停留在这美好的时刻?

但私心不同意。在黎明破晓时的火车站,他们的倔强终于被内心的不舍所打败。热情相拥,互相倾诉着留恋,许下六个月后再次相见的誓言:九年后,他们也为当初的烂漫懊悔不已。

在河边,男主角对女主角说:“这仿佛是梦一场。”梦的美好持续六个月,半年后,美梦破碎。直到九年后他们才再次相见。

从黎明破晓开始,到午夜降临结束。三部曲的摄影即使不“惊艳”,但确实说的上考究。和其他电影一样,三部电影的开头的镜头是最为精雕细琢的(第三部的鞭辟入里不一样):景深、长镜、蒙太奇;画面构图合乎比例,代入效果、情绪渲染也恰到好处。

写此段文字只是想对某些“艺术片”导演说,镜头只是用来表达艺术的:而不是用来装那什么的。

镜头很长,长如《Roma》。不同视角的设置,也在种种优秀的影片中相形见绌。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镜头总是随着男女主角的脚步匀速后退,仅有两三次的场面调度——坐在代步车中也是如此——可能偶尔一两秒的背影,是为了弥补长镜头下演员偶尔失误或瑕疵吧。总体来说,没有任何俯仰地、我们面对面地看到主角静止在他们的二人世界中,只是周围的景物在后退。

就这样,他们从维也纳走到巴黎,再到希腊的伯罗奔尼撒,组建了家庭。移步换景,聊天的内容也随着经历不断地变化,但潜台词只有一个:爱。

当然在两人面对面而坐时,亦或餐车、亦或饭店、亦或咖啡馆。我们的视角变成了男女主角的视角,看着对方。这种手法常见而不值称道,但也只有通过眼睛这一“心灵的窗户”,我们看到了角色的内心。也就有了“面对面打电话”这一浪漫的情节。

面对面对话的情节:堪称经典

在三部曲中难得的一次仰拍镜头,是在CD店中两人共听音乐的场景。逼仄的空间里,想看对方又有些矜持,如惊鸿一瞥;试探性的眼神,伴着音乐,非常美好。

法国,巴黎。2004年,在那个书店他们相遇。讳莫如深,她和他仿佛已经失去了九年前的浪漫。从寻常巷陌到咖啡馆,成熟后的他们谈着自己的事业、政治以及理想,仿佛看不见当初的浪漫——正如塞纳河畔Celine的抱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把一生所有的浪漫在一夜之间消耗光了。”

直到随着他们脚步,我们来到了那个花园、那个墓地——他们谈及性、谈论信仰、谈到爱情。虽然Jesse变得更爱调侃、Celine更加故作矜持,但他们真的回去了;换句话说,即使没有《午夜巴黎》般的色彩和奇遇,当初的浪漫回来了,这就够了。

午夜降临前,他们已老

这是文化的碰撞,更是思想的碰撞。最后,她为他唱起了为他而写的那首歌,美国男孩依然那么直白,法国女孩仍然保持着她的含蓄与矜持:就如当初他们在餐车的见面一样。日落黄昏,让他们从不断谈论“无聊的现实”到回归当初的浪漫,作出这一转变的,还要得益于公园长椅上那耐人寻味的一句“假如今天是我们的最后一天了怎么办。”

午后的巴黎街头散步,塞纳河上就着巴黎圣母院的背景泛舟,就如命运的捉弄,快乐的时光像烟花一样醉人且短暂。最爱日落黄昏,成熟的他们找回了当年的纯真。

成熟的他们找回了当年的纯真

塞纳河上,看着巴黎圣母院,他们再次回归了生活的美好。但随着“你能想象有一天巴黎圣母院会消失吗”的一句有口无心(被誉为史上最为传奇预言),“冲突”又渐渐地大了起来。美国男孩开始懊悔当初的天真,开始责备,开始焦躁不安。正如九年后他们结婚后的生活,充斥着争吵,充斥着对互相不理解。

史上最传奇预言

午夜降临,《廊桥遗梦》式的情节没有发生,他们已成夫妻。九年而又九年我们看到了人物一步步地走向了成熟,他们的谈话内容更具生活气息。当初的美国男孩变成了男人,当初的法国女孩也已成妇人:她不再弹吉他、不再唱歌,年轻的浪漫已被生活的琐碎替代。

在酒店的床前她依然为之争吵、为之哭泣,那一去不复的浪漫, 随着《围城》式的《Marriage Story》烟消云散。呼应了十八年前她对他说的那第一句话:“夫妻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丧失了互相倾听的能力。”即使如此,“坐在海边看日落”的浪漫情调仍存。

坐在海边看日落的浪漫

虽然第三部曲潜台词中不断强调的现实与浪漫的冲突并不为我所喜欢,但仔细想来,这是未来的我们必然经历的事实。午夜降临,他们重归于好,也是导演的浪漫主义在这残酷现实之下最为美好的寄寓。如《Some Things Never Change》中所唱,是永恒。

对白中不仅强调了场景和潜台词中的冲突对于影片的化学作用,角色专属对白也是一个好电影剧本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如李云龙“老子TND意大利炮呢”,角色台词在表现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升华角色形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三本全然是对白的剧本(还提名了奥斯卡,三次!),角色专属对白当然要见微见绌。造就这样贴近人物的、真实的,不仅有演员的表演,编导的因素也非常重要。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那令人感动的“电影背后的故事”,在《爱在午夜降临前》我们能看到书迷“you are the real Madeleine,right?”,但在现实中我们却看不到真实的Celine。若把三部曲看作导演理查德送给Amy的礼物,这份真挚的感情融入作品怎能不令人感动。

如果稍加留意,不难发现事实上在日落黄昏的巴黎之行之后,我们就能在编剧的列表里面看到女主角Julie Delpy的名字。有趣的是,Delpy事实上就是一位生于巴黎、长于巴黎的优秀电影人:表演、编导、摄影、作曲、演唱各方面都有专才。

演员自己参与剧本的编写,双方面到达了“编剧进入角色”、“演员进入角色”的效果;这样的表演无疑真情实感。在《爱在日落黄昏时》开头,我们听到她的深情献唱;以伊歌声始,以伊歌声终,这样回环往复的浪漫何人不想往——如Jesse角色潜台词:我宁愿误了飞机,也不愿误了你。与其说她在饰演Celine,不如说她在展现浪漫主义滤镜下的自己。

Celine弹吉他长期为他而作的歌

比起《蓝白红》三部曲残酷的现实(个人最喜欢三部曲之《蓝》)、《巴黎两日情》(也是由Delpy编导、表演,并承包了大部分插曲),《爱在三部曲》的亦真亦幻的浪漫气息,是Julie Delpy所有作品中“Before系列”让我尤其喜欢的重要原因。尽管非常地矛盾,非常庆幸,三部曲不断地拉扯着阻止我被迫走向现实;正如尼采“狄俄尼索斯”式狂放的悲观被加缪《反悖》中的阳光温暖了后背。

最后说一句,如果要评比一个本世纪最亮的电灯泡,日落黄昏中的司机先生是金榜夺魁的不二人选。

2020年2月20日
作于家中
(网课真无聊)


爱在日落黄昏时Before Sunset(2004)

又名:日落巴黎(港) / 爱在日落巴黎时(台) / 日落之前 / 情留相逢时 / 爱在日落余晖时 / 爱在日落黄昏前

上映日期:2004-02-10(柏林电影节) / 2004-07-30(美国)片长:80分钟

主演:伊桑·霍克 朱莉·德尔佩 弗农·多布切夫 路易丝·勒莫瓦纳·托雷斯 罗多尔·保利 玛丽安·普莱施泰格 迪亚博洛 丹尼·弗拉 艾伯特·德尔佩 玛丽·佩里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 编剧:理查德·林克莱特 Richard Linklater/朱莉·德尔佩 Julie Delpy/伊桑·霍克 Ethan Hawke/金·克里桑 Kim Krizan

爱在日落黄昏时的影评